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大体内涵及关键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大体内涵及关键技术
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是国家局确信的重火专项之一,是夯实中式卷烟原料基础,形成中式卷烟风格特色的必然要求,对打造中式卷烟核心技术,提高中式卷烟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烟草行业的进展已经进入了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进展时期,市场的竞争已从过去的产品竞争进展到品牌竞争时期。
中式卷烟的进展对烟叶的风格特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对特色烟叶的内涵进一步统一熟悉,加大研发力度超级必要。
一、特色烟叶的大体内涵
所谓特色烟叶,是指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质量风格,能够在卷烟配方中发挥独特作用的烟叶,是打造烟叶生产核心技术,构建烟叶原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开发中式卷烟的重要原料基础。
特色烟叶的内涵要紧从“特”、“优”、“名”三个层次进行明白得。
一、特。
特是特色,是工作定位。
不同烟区基础条件、生态环境、技术和治理水平不同较大,具有生产风格多样化烟叶的客观条件。
特色烟叶内涵要紧包括烟叶质量、基础条件、技术水平和治理水平四个方面。
通过充分发挥基础条件、技术水平和治理水平的特色优势,最终形成适应中式卷烟进
展需求的风格多样化的优质烟叶。
二、优。
优是优质的质量,是进程操纵。
需要产区在深切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制约特色烟叶形成的要紧因素,并围绕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切研究和开发,制订和完善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以提高技术到位率为中心,以生产优质特色烟叶为目的,增强进程操纵,生产适应中式卷烟进展要求的特色烟叶。
3、名。
名是名牌,是工作目标。
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是企业形象和产区形象的象征,也是市场认可的象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
品牌要有鲜明的质量特色、较好的生态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标准的技术要求、较高的科技投入、适度的生产规模、良好的市场信誉和久远的进展计划。
通过明确工作定位,增强进程操纵,生产特色鲜明、质量稳固、知足中式卷烟进展要求的名牌烟叶,是烟叶产区特色烟叶研究与开发的不懈追求和尽力方向。
特色烟叶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大体特点:一是特殊性:特色烟叶必需具有不同于其他烟叶的特点。
要紧包括烟叶内在品质、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平安性等几个方面。
二是稳固性:特色烟叶的特色,不管是化学成份、物理特点,仍是内在品质,都有必然的范围值。
三是可用性:卷烟工业的认可和利用,是可否成为特色烟叶的关键,是特色烟叶可否生存下去的条件。
四是高效性:特色烟叶在经济效益上相关于一
般烟叶要高,因为烟叶的特色给予它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五是规模性:特色烟叶必需具有必然的规模。
只有形成必然规模、烟农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在卷烟产品中才能取得稳固的利用,形成批量的产品,产生经济效益。
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关键技术
1 生态条件
特色烟叶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和必然的栽培技术下产生并在卷烟工业的利用中所形成的。
特定的生态条件,是难以改变和摩仿的,这正是特色烟叶形成的生态基础。
(1)气候条件
研究说明适宜我省特色烟叶开发的要紧气候条件是:旺长期降水量范围为219mm-434mm,其空间散布有较明显的区域特点,随纬度降低,降水量慢慢增加。
降水量能知足优质烟叶生长需要,但烟区生产中常常显现短时间干旱,对烟叶生长会有必然不利阻碍,需要适时浇灌。
大田生长期日照时数达887h一993h,随经度(向东)和纬度(向南)增加,大田期日照时数慢慢增加,优质烟叶大田生长期的日照时数要求达到500-700h,日照条件完全能知足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
成熟期气温是评判烟叶生产热量条件的重要指标。
我省烟区成熟期平均气温均高20℃,随纬度转变特点明显,纬度降低(由北向南),气温慢慢升高。
一样以为,烟叶成熟期平均气温20℃左右利于优质烟叶生产,大部地域具有适宜优质
烟叶生产的热量条件。
综上所述,我省烟区热量资源较丰硕,雨量充沛,光照充沛,能知足优质烟叶生产的需要。
烟叶成熟期气温、旺长期降水量和大田期日照时数的空间散布规律明显,大致表现为成熟期气温自西北向东南慢慢升高,旺长期降水量自北向南慢慢增加,大田期日照时数自西向东慢慢增加。
但是,由于我省烟区地形复杂,立体气候特点十分显著,海拔、坡度、坡向等因素都会阻碍气象条件和土壤性质,从而阻碍烟叶质量和风格特色的形成。
(2)土壤条件
我省植烟土壤pH4.5-8 5之间, pH5.5-7.5占82.5%,其中pH6.0-7.0约占60%,说明多数植烟土壤pH适宜生产优质烟叶。
土壤pH空间散布无明显规律。
有机质从3.39/kg 至0689/kg都有散布,变异大。
其中,259/kg以下的仅占41%,359/kg以上近1/3,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偏高,这也可能是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易偏高的缘故之一。
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烟叶生产后期氮素调控问题。
全省植烟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130m9/kg,处于中等水平,但碱解氮含量在65-100mg/kg仅占20%左右,100-150mg/kg占44%,150mg/kg以上的占26%,多数地域土壤供氦水平较高。
土壤碱解氮含量空间散布的区域特点明显,整体呈西低东高的趋势。
土壤速效磷平均仅12mg/kg,
近一半含量不足10mg/kg,大部份区域低于20mg/kg,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
研究发觉,磷肥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因此,在烟叶生产中,应充分重视磷肥的施用。
土壤有效钾含量12-538mg/kg之间,变异超级大。
56%的土壤低于150mg/kg 的临界水平,其中14%的土壤低于80mg/kg,属于极度缺钾土壤。
土壤供钾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散布特点,从西北到东南,土壤供钾能力呈慢慢升高趋势。
绝大多数土壤互换性钙含量在800mg/kg以上,互换性镁大于100mg/kg,属钙、镁比较丰硕的土壤,但Ca/Mg比值较大,会显现钙镁离子拮抗作用,致使镁缺乏现象。
湖北省烟草科研所近期已发觉部份地域大田烟叶有明显的缺镁病症,因此,在这些地域中应适当补充镁肥。
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1.03mg/kg,有39%的土壤处于供锌的临界范围,14%的土壤处于缺锌或极缺锌范围,因此,烟叶生产中应适当施用锌肥。
土壤有效硼含量为0.03-0.82mg/kg,平均0.32mg/kg,88%的土壤样品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21%的土壤属有效硼含量极低的土壤。
因此,烟叶生产中应大力推行含硼的烟草专用肥。
土壤氯离子含量普遍较低,多数土壤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在0.3-13.8mg/kg之间,平均3.9mg/kg,97%的土壤氯离子含量低于10mg/kg,这可能会在必然程度上阻碍烟叶的柔韧性。
上述分析可知,我省植烟土壤pH适宜优质烟叶生长;有机质含量和供氮水平整体较高;磷和钾相对缺乏:土壤氯
离子含量普遍较低,硼普遍缺乏,锌部份地域缺乏:部份地域 Ca2+/Mg2+比值偏高,可能引发镁的缺乏。
生产上应高度重视氮素的合理调控,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硼、锌、镁肥。
2 优良品种
XX~XX年在竹山、房县、保康和兴山设置多点品种比较实验和生产示范,对云烟87、云烟20二、 CF20五、红花大金元、K326(CK) KRK2六、KRK2八、H89二、中烟100、粤烟9六、豫烟5号11个品种进行了适应性与挑选鉴定。
从产量、质量、抗病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云烟87和K326是目前我省烟区适宜种植的优良主栽品种,其中云烟8了适宜在十堰市种植, K326适宜在恩施、宜昌和襄樊市种植。
红花大金元、CF205品种在完善配套技术后有较好的推行应用前景, KRK2六、KRK28有较好的进展潜力。
3 配套生产技术
特色烟叶的生产技术定位,是指通过相应的配套生产技术,让烟叶的质量特色取得更充分表达,彰显烟叶特色,提高烟叶质量,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知足中式卷烟进展需要,提高烟农的经济效益。
生产技术的配套要依照区域划分有针对性地进行。
通过实验研究,形成针对不同区域的一整套从品种、育苗到整地、施肥、栽培治理、成熟采收、烘烤分级的定向生产技术,使烟叶的质量特色在各个区域都能充分彰显。
研究说明我省烤烟烟区以亩施纯氮5~7kg较为适宜。
其中恩施5~7kg较适宜,襄樊5~6kg较适宜,十堰、宜昌以6k9较适宜:白肋烟烟区以亩施纯氮12.5~15k9较为适宜。
N:P205:K20为=1:1.2:3硝态氮比例以50%比较适宜:基肥以移栽前15~30天随整地起垄一路施用:以饼肥为有机氮源,有机氮占总施氮量30%左右为宜。
合理的移栽期及植烟密度是生产特色优质烟叶的必备条件。
在海拔800~1000m烟区以5月10日~20日移栽较好,在海拔1000~1200m烟区那么以5月15日~25日移栽较好。
我省烟区烤烟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010—1111株/亩,单株留叶20~22片为宜。
白肋烟烟区适宜种植密度为1111~1333株/亩,单株留叶22~24片为宜。
特色优质烟叶的生产要注重水氮耦合,土壤水分含量和施肥量的增加,都可增进烟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值提高,水肥互作效应明显,高水+高肥处置,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高肥低水会阻碍烟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峻阻碍烟叶产质量的形成。
特色优质烟叶的生产必需做到生态平安无公害。
研究说明我省烟区土壤重金属Cr、Ni、Cu、Zn、 As、Cd、Pb、Hg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78%和22%土壤别离处于清洁僧人清洁水平,符合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同时,特色优质烟叶的生产必需选择低毒、少害、
无残留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省烟草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