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脉连翘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脉连翘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摘要对金脉连翘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6-BA 2.0mg/L+KT 0.3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2.0mg/L+NAA 1.5mg/L+B9 0.5mg/L,当组培苗的根系生长到3~5cm、大棚湿度100%、移栽基质为新蛭石+草炭土(2∶1)时,移栽成活率最高。
关键词金脉连翘;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金脉连翘是落叶灌木,是连翘的一个变种,主要利用扦插、压条、分株、播种繁殖。
以上繁殖方法都受其繁殖材料多少的限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繁殖大量的苗木;但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繁殖大量的成品商品苗。
利用组织培养繁殖苗木主要有以下优点:①能快速繁殖成品商品苗;②培养优质整齐一致的苗木;③利用组织培养能保持品种遗传上的相对稳定。
现把金脉连翘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取在高温消毒细沙中繁育出的金脉连翘的嫩梢。
1.2试验方法
基本程序方法:在消毒细沙中栽培金脉连翘→培育出小苗→剪取其茎尖消毒→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中→扩繁培养→生根培养→大棚炼苗移栽。
1.3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将金脉连翘的茎尖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6-BA、KT,筛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
1.4生根培养基
当金脉连翘试管苗分化扩繁到一定的数量及苗高3~6cm时,从其基部剪下,分成若干茎段,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基的试验(生根培养基是以大量元素减半,加入不同浓度的IBA、NAA、B9)。
1.5试管苗的大棚炼苗移栽
试管苗在培养室的培养瓶中生长,其瓶内小环境的湿度达到饱和而瓶外的环境湿度极底,温度日夜变化大,尤其是湿度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影响最大。
因此,当组织苗在生根培养基生长到4~6cm、根有4~7条、根长3~5cm左右时,用小镊子把组培苗轻轻地夹出,放在预先配制好的0.1%的多菌灵水溶液中,洗去附在根上的培养基,然后栽至配制好的基质中,设置小拱棚增加湿度,及时喷水。
根部浇灌0.1%的多菌灵水溶液。
为保证组培苗的正常生长,还应施肥,施肥用10%MS培养基液浇灌。
当组培苗缓苗返青生长,就可以大田移植(组培苗在试管中生长一般比大田生长苗泛黄)。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浓度的6-BA、KT组合对金脉连翘繁殖和生长的影响
加6-BA、KT等进行不同添加量的试验,设计4种培养基配方。
从表1可以看出,培养基MS+6-BA 2.0mg/L+KT 0.3 mg/L愈伤组织形成到有芽萌发时间最短,而且丛生芽数、高生长、叶片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
MS+6-BA 2.5mg/L+KT 0.5mg/L培养基使用6-BA过多,愈伤组织易水渍化,形成芽数少,而且生长差。
如果6-BA使用较少,愈伤组织形成较慢。
因此,MS+6-BA2.0mg/L+KT0.3mg/L为最佳培养基。
2.2不同浓度IBA、NAA、B9对金脉连翘的生根影响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分别设计4种不同浓度的IBA+NAA培养基做对比试验。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IBA、NAA、B9对金脉连翘的生根时间、根长、根数、根粗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1/2MS+IBA 2.0mg/L +NAA 1.5mg/L+B9 0.5mg/L培养基最适合金脉连翘的生根。
2.3影响大棚炼苗移栽成活率的因素
组培试管苗的移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移栽基质、根系移栽时的长度、大棚湿度等。
从表3可以看出,新蛭石+草炭土是最好的移栽基质,这是因为新蛭石无菌,避免根系染菌腐烂,草炭土能提供少量种苗所需的营养物质。
2.4移栽时组培苗根系的长度对组培苗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根长3~5cm时移栽成活率最高。
组培苗的移栽,并不是根越长越好。
根越长,由于根生长时间长了,主根上有了毛细根,毛细根附带琼脂较多,而琼脂容易腐烂,组培苗的根系又比较脆弱,琼脂腐烂根系也随着腐烂,影响根的生长,所以成活率较低。
根较短,吸收营养的能力较差,也影响组培苗的成活率。
2.5湿度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大棚炼苗,大棚内的湿度是至关重要的,湿度越大,成活率越高。
这是因为组培苗刚从试管中移栽出来,木质化成度低,含水量高,湿度低,造成苗木失水而死亡。
因此,只有提高外界的湿度才能提高成活率。
3结论
(1)金脉连翘的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6-BA 2.0mg/L+KT 0.3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 2.0 mg/L+NAA 1.5mg/L+B9 0.5mg/L。
(2)当组培苗的根系生长到3~5cm时,移栽到大棚,湿度为100%、移栽基质为新蛭石+草炭土(2∶1)时,生长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