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天气图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天气图分析
河北省气象培训中心
教学义; 了解空间垂直剖面图和时间垂直剖面图的 绘制和分析; 了解单站高空风图的填绘和分析。
剖面图有两种,即空间垂直剖面图和时间垂 直剖面图。空间垂直剖面图取水平距离(即剖 线)为横坐标,以高度或气压的对数为纵坐标。 在需要较详细地分析某一天气系统或某一地带 的天气情况时制作。时间垂直剖面图是以时间 作横坐标,以高度或气压的对数作纵坐标,用 来了解某一点(测站)上空一些气象要素随时 间的连续变化情况。



温度层结曲线是由探空资料点绘出来的,表示测站上 空气温垂直分布的情况,也称为环境曲线,它在各层 的斜率即代表各层的实际温度递减率γ; 露点层结曲线也是由探空资料得到的,表示测站上空 水汽垂直分布情况; 状态曲线是指气块上升过程中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 于气块在水汽未饱和时按干绝热递减率降温,在饱和 后按湿绝热递减率降温,因此状态曲线是由饱和点以 下的干绝热线和饱和点以上的湿绝热线组成
图3.1
d Z T

d Z T

位温: 气块从它原有的温度和压强经绝热膨 胀或压缩到标准气压(1000百帕)时所具 有的温度,在干绝热过程中,位温守恒。 它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气压情况下的空气快 的热力差异,如稳定度问题。 一般情况下,温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减小的,如果大气层结稳定,则等位温线 较为密集,且位温随高度递增。
高空风时间垂直剖面图
图上,各个时间所填写的气象要素和分析项 目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来选择,常用的有温度、 湿度、风、气压(或位势高度)等。为了便于 比较,对于气温、气压和湿度等要素可绘成等 值线。 时间垂直剖面图,虽然不能表示同一时刻某一 垂直剖面上的大气状况,但能表示某一测站上 空大气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特别在研究某 一天气过程经过某一测站所引起的天气变化时, 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二、T-lnP图的应用


⑼ 对流有效位能 CAPE : 即气块在给定环境中绝热上 升时的正浮力所产生能量的垂直积分,是风暴潜在强 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图上,CAPE正比于气块上升曲 线和环境温度曲线从自由对流高度( LFC )至平衡高 度(ELC)所围成的正面积区域。单位:J· kg-1。 ⑽ 对流抑制有效位能 CIN :CIN 正比于图上自由对流 高度下的负面积,表示要发生对流需克服的能量。 CIN 太大,抑制对流程度,对流不易发生;太小,不 稳定能量不易在低层积聚,易发生不太强的对流。
图3.3
(二)时间垂直剖面图
时间垂直剖面图以纵坐标表示高度或气压的对数, 以横坐标表示时间,时距可根据需要和观测资料的多 少而定。为了便于分析系统的过境时间,时间坐标的 方向,通常根据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来选择:对于天 气系统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剖面图的起始时间应列在 右端,时间从右向左推进(见图)对于天气系统主要 自东向西移动的,起始时间应列在左端,时间从左向 右推进。这样,在剖面图上分析出来的系统,可与等 压面图上的系统对照。例如,等压面图上西风槽前为 西南风,槽后为西北风,剖面图上槽线前后风的分布 也是如此。
图3.2 等温线与等位温线分布图
分析位温时,天气过程要能够满足绝热条件 或近于满足绝热条件,因此在有降水等非绝热增 温天气过程中,要考虑位温的变化,或改用其他 的保守参数,如:假相当位温。 假相当位温: 未饱和空气块先干绝热热线抬升到凝结高度 后,再湿绝热抬升,等全部水汽潜热释放出来, 且所有凝结物均落出气块,气块干绝热压缩到 1000百帕时所具有的温度。 假相当位温,在干绝热过程和湿绝热过程中 均守恒,因此在水汽较为充沛的地方或时段,分 析假相当位温。
二、T-lnP图的应用


常用特征高度和指数的意义及应用 ⑴ 抬升凝结高度LCL:指气块绝热上升达到饱和时的 高度。在T-lnP图上是通过地面温压点B的干绝热线与 通过地面露点A的等饱和比湿线的交点C所在的高度为 LCL。超过这个高度就有水汽凝结现象,故LCL的高低 反映了云底的高低。 ⑵ 自由对流高度LFC: 指在条件性不稳定气层中,气 块受外力抬升,由稳定状态转入不稳定状态的高度。 图上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由下向上的第一交点 D 所 在高度为 LFC 。在此点之上气块的温度大于环境温度, 故即使不加外力,气块也能继续加速上升,使对流能 自由地得到发展, LFC的高低决定了对流所需抬升力 的强弱。
二、T-lnP图的应用


⑶ 对流凝结高度 CCL: 指假设地面水汽不变,而由于 地面加热作用,使层结达到干绝热递减率,在这种情 况下气块干绝热上升达到饱和时的高度。在图上通过 地面露点A的等饱和比湿线与层结曲线交点F的高度即 为 CCL 。它是空气热对流开始凝结的高度,可用来估 计气团内部局地热对流产生的对流云云底高度。 ⑷ 对流温度 Tg :指气块自对流凝结高度干绝热下降 到地面时所具有的温度。在图上,由 F 点沿干绝热线 下降到达地面时所对应的温度为对流温度Tg,Tg-T的 大小决定着局地热对流发生的难易,若地面加热使气 温能超过Tg,则就有发生热对流的可能,否则将不会 产生热对流。


⑺ 沙氏指数SI:SI=T500-TS,其中T500为500hPa上 的实际温度,TS是850hPa等压面上的湿空气团沿干绝 热线上升到达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至 500hPa时所具有的气团温度。理论上SI负值愈大,愈 有利于不稳定。单位:℃。 ⑻ K指数: K=(T850-T500)+Td850-(T-Td)700,K指数 是一个经验指标,它同时反映了大气层结稳定度和中 低层的水汽条件。一般K值越大,潜能越大,大气越 不稳定。单位:℃。
二、T-lnP图的应用


⑸ 对流上限:为对流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也是 经验云顶、平衡高度ELC。在图上,状态曲线与层 结曲线由下向上的第二交点E所在高度。 ⑹ 0℃层高度:指环境温度为0℃所对应的高度, 是形成冰雹条件的一个特征参数。一般在600hPa 上下,约4km高,有利于冰雹的产生。
二、T-lnP图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