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江花月夜(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江花月夜学案
组题:康建英时间:3月9日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

学习重点:
1、这首诗的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通过诗歌中意象和措辞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
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

学习过程:
导读:
(一)、作者简介(P25注释①):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清商曲辞、吴声歌。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
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

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
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

打破了六朝以来
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

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

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
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诗歌鉴赏(P26-27)
导学、导思
1、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又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哪部分呢?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2、从整体上来看,本诗写的是什么景?明的是什么理?传的是什么情?
3、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4、第一部分中,作者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怎么样的遐想?
5、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
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提问: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6、《春江花月夜》在主题上有什么特色?
二、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三、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
宇宙奥秘的探索,景、情、理水乳交溶
导练
1、解释下列词语
滟滟芳甸
扁舟子明月楼
月华
2分别写两句古诗文中描写明月、江水、落花的句子。

附参考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
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像
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
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
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
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
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
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
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
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
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
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