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实务第六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个人所得税,虽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可能有过接触,但作为在校学生,并不十分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及税率,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知识等知晓这方面信息及税率规律,完成计算。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引出提问:
1、父母职业、月薪多少?
2、是否听过个人所得税,生活中是否接触过?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由个体工商户与个人(自然人)之间的同异来引出并举例说明[例6—2],让学生了解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与计算公式,并学会独立完成该项所得的计算。
提问
学生结合切身实际回答
老师提问
学生参与回答
多媒体展示与举例说明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回答
提问
总结、复习前面所学成果
多媒体展示与举例说明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回答
教案首页
单元/章节名称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续)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学时
2
学期总课次
72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41、42节
学习目标
通过本堂课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偶然、其他所得的计算,并学会个人所得税的账户设置与处理。
教案首页
单元/章节名称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学时
2
学期总课次
72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37、38节
学习目标
通过本堂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相关法律、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以及减免,并初步掌握个人所得税中个人工资、薪金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已学过的各项应纳额的计算公式
上新课: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续)
一、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举例说明[例6—9],让学生了解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税率与计算公式,并学会独立完成该项所得的计算。
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举例说明[例6—10]、[例6—11],让学生了解虽然同样适用20%的税率,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税率与计算公式的不同,并学会独立完成该项所得的计算。
教学反思
虽然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偶然、其他所得都适用20%的税率,但也有不同,财产转让要减除成本及合理支出;剩余则以全额计征。而且正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项目多,范围广,更要分清项目来源及特点,以便计算,并学会个人所得税的账户设置。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复习提问:
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2、工资、薪金所得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上新课: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续)
一、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会区分来源并举例说明[例6—3]、[例6—4],让学生了解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与计算公式以及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税率与计算公式,并学会独立完成该两项所得的计算。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区分个人所得税中的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偶然、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核算的账户设置,以及按处理要求的不同完成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账户处理。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计算个人所得税中的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偶然、其他所得。
通过举例、实际操作、电脑软件直观地了解个人所得税核算的账户设置与科目,并按处理要求的不同完成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账户处理。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个人所得税的免的各种情况。
个人所得税中个人工资、薪金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知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通过举例等方式直观展示个人所得税中个人工资、薪金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范围,并结合书本表格,完成这两项目的计算。
由于来源的不同,所以要区分对待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及个人的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对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及个人的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算。
通过讲解案例、来源特点,区别各项所得,完成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及个人的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算。
上新课: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概述
首先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最好能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清晰讲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相关法律、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以及减免等重要知识点。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可举之前所问的答案并结合[例6—1]来让学生实际体会、了解工资、薪金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与计算公式及其组成,并学会独立完成该项所得的计算。
二、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举例说明[例6—5],让学生了解稿酬所得与其他个人所得项目的不同,应纳税额的税率与计算公式的各异,并学会独立完成该项所得的计算。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举例说明[例6—6]、[例6—7]、[例6—8],让学生了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税率与计算公式以及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税率与计算公式的不同,并学会独立完成该项所得的计算。
教案首页
单元/章节名称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续)
学时
2
学期总课次
72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39、40节
学习目标
通过本堂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个人所得税中承包经营、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了解并学会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及个人的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算。
教学反思
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按年进行计算,并适用七级比例税率;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同样以4 000元为界限,但劳务报酬适用三级比例税率;稿酬减征30%的税率,特许权使用费以及财产租赁直接适用20%的税率。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复习提问: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个人所得税核算的账户设置与处理
举例说明[例6—11],让学生了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账户科目,并学会个人所得税核算的账户处理方式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