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老视眼的验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讲座-老视眼的验配
✧老视,俗称老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
的肌力逐渐下降而引起调节功能降低,发生视近困难的生理现象
✧老视的发生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其他因素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
高、阅读习惯、照明、全身健康状况以及人、地域等也会对老视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老视的定义
✧随着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眼调节力逐渐下降引起的以视近困难为主要表
现的屈光状态称为老视(presbyopia)。

老视的机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力不断改变。

✧36岁时近点已经退到14cm,其调节力为7.0D
✧到45岁时,近点退到25cm,调节力只有4.0D。

✧到60岁时,大约只保持着1.0D的调节。

✧老视眼可以在36-50岁开始出现,通常出现在40岁左右,但可以有比较大的
个体差异
老视发生和发展有关因素
(1)屈光不正: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视的时间早;近视眼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普通框架眼镜者出现老视要早
(2)视力要求: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的症状,因此从事精细
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患者的身体素质:长手臂的高个子相对比手臂较短的矮个子有比较远的工作距离,需要比较少的调节,因此后者相对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4)患者的地理位置:因为温度对晶体的影响,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们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5)药物对患者的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忧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的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比较早出现老视。

临床表现
1.视近困难
✧患者会逐渐发现在往常习惯的工作距离阅读看不清楚小字体,看远相对清
楚。

患者会不自觉地将头后仰或者把书报拿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把字看清,而且所需的阅读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
✧开始时,晚上看书有些不舒适,因为晚上灯光较暗。

照明不足不仅使视分
辨阈升高还使瞳孔散大,由于瞳孔散大使老视眼的症状更加明显。

✧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在白天从事近距离工作也易于疲劳,所以老视眼的
人,晚上看书喜欢用较亮的灯光。

有些老人喜欢在阳光下看书,就是这个道理。

✧室内光线,老年人可用提高照明度来改善视力。

阅读材料,老年人对光亮
对比度要求高,故应对老年人提供印刷清晰,字体较大,黑白分明的阅读材料,避免用蓝、绿、紫色背景。

3.视近不能持久
✧调节不足及调节反应迟钝,当睫状肌的作用接近其功能极限,并且不能坚
持工作时,就产生疲劳。

✧看报易串行字迹成双,最后无法阅读。

✧某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眼酸、眼胀痛、眼皮抽搐、眼干涩、畏光流泪、头
痛、头晕、恶心、烦躁等一系列视疲劳症状,老视是中老年产生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老视的验光
✧目前,矫正老视眼的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仍为佩戴老视眼镜,利用凸透镜
补偿调节力的不足,把近点移到习惯工作距离以内,这也是矫治老视眼最传统的方法。

✧在远用屈光度完全矫正的基础上
✧双眼同时加相同的、适当的近附加(A d d)
✧一般应保留1/3~1/2的调节力作为储备力量
✧试镜时在近工作距离的前后应有适度的清晰范围,这样在近距离工作时,
才感觉最舒适。

✧根据年龄确定近附加的度数一般平均为:45岁+1.00D,48岁+1.50D,50岁
+2.00D,55岁+2.50D,60岁+3.00D。

✧这种传统的老视验光仅仅在远用屈光度数上加上年龄相关的经验值,简单
而机械地采用年龄~调节力关系曲线,是不正确的。

上述方法是以正视眼为前提,并且近工作距离设定在33c m的位置。

✧事实上,每个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包括生活习惯、工作条件和照明条
件、身体健康的不同等均对老视度数的最终确定产生影响。

✧老视眼镜度数不准确,会出现头晕、头痛、眼痛等视疲劳症状,使患者对
配戴老视眼镜产生恐惧,更有甚者会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不治之症,产生焦虑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科学规范的老视验光显得更为重要
✧为了能够把眼镜配得合适,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工作种类及其习惯阅读距离
并且要测定眼的屈光度和调节程度。

✧根据这些情况给予适当的矫正镜片,不但要补足近距工作所需要的调节力
还要有足够的保存力量。

✧若是一个非正视眼,必须首先测定屈光情况和近点距离使之在戴了矫正镜
片之后,其远点在无限远,其近点在近距工作范围之内
✧综合验光仪老视验光是目前老视验光最好的方法。

✧在客观验光的基础上进行精确的主观验光
✧包括初次M P M V A、初次红绿测试、交叉圆柱镜精调散光、再次M P M V
A、再次红绿测试、双眼平衡等规范远用验光步骤
✧在双眼刺激等同的基础上取得最合适的远用屈光矫正。

✧老视眼的矫正,必须以每个人的调节力为基础。

在任何年龄,调节范围变
化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每名患者都要分别测定两眼的近点。

✧所戴镜片的深浅,应根据近点距离而不是根据年龄。

✧个别的病例,两眼之间的调节程度也有差别,例如一眼为1.5D,而另一眼
为2.5D。

在这种例子,就不能按常规的办法,而要两眼分别处理,把调节力较弱的一侧配较强的阅读眼镜。

各种不同的老视镜片
✧凸透镜矫正老视的原理:补偿晶状体调节力的不足从而达到矫正老视的目
的,这其中包括传统的单光(单焦)镜以及最近几年出现的双光(双焦)、渐变多焦镜。

✧单光镜:单光镜是所有矫正方法中最简单普及的一种方法,它只适用于近
用。

✧双光镜:双光镜可以为患者同时提供远、近视力,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
出现远视欠矫或者近视过矫的情况,在配镜之后就会发生中间的视力模糊,从而致使患者很难得到所期望的视觉质量。

✧渐变多焦镜:渐变多焦镜,是通过同一个镜片上不同的区域看到近、中、
远距离的物体,它很好的解决了双光镜造成的中间的视力模糊问题,是目前为止比较理想的矫正老视的方法。

✧它在保证了清晰近视力的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中远距视力。

✧但是框架眼镜的镜片和角膜的顶点有一定的距离,致使高度数镜片有一定
的放大率,容易使配戴者有一定的不适和眩晕感。

手术矫正
✧虽然通过手术矫正老视并不十分普及,但随着手术技术不断研究和进步,
手术方式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手术部位不同可分为
✧角膜屈光术、
✧可调节的晶状体(IOL)植入
✧白内障摘除手术已不再是传统观念的复明性手术,而正在向屈光性手术转
变。

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Refractive Cataract Surgery)可以较为准确地定义这种全新理念下的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工晶体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提高以及功
能性人工晶体的开发已使白内障手术成功向屈光手术转化
✧在国际性眼科学术会议上,眼科医生对完美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后的效果
进行了如下描述:See it far(看得远)、See it near(看得近)、See it clear (看得更清晰)、See it sharp(看得更敏锐)、See it natural(看得更自然)、See it real(看得更真实)。

✧现如今不仅仅是矫正老视方法的多样化,而且其方式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
化。

✧其中MV矫正技术也越频繁的引入到矫正老视的手术中。

✧MV矫正方式于1958年被提出应用于矫正老视,其理论为其中一眼矫正以看
远,另外一眼矫正以看近,而并非单一矫正单眼视觉,MV理想的双眼的清晰范围和单眼之和是相等的。

✧自90年代起,随着激光手术的流行和广泛应用,MV技术被大量应用在
PRK、LASIK以及IOL等手术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生物纳米技术,高分子人工合成材料的
不断研发和更新、临床手术技术的完善,老视的治疗正在向更快、更好、更多样的时代发展,从而为不同阶层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跟多更完善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