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物理(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炸弹位移是炮弹位移的2倍
B.炸弹最小速度是炮弹最小速度的2倍
C.炸弹最大速度是炮弹最大速度的4倍
D.炸弹下落高度是炮弹上升高度的4倍
【答案】BD
【解析】
【详解】D.炮弹做斜抛运动,根据题意D点是斜抛的最高点,利用逆向思维,在竖直方向上有
炸弹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
解得
即炸弹下落高度是炮弹上升高度的4倍,故D正确;
A.重物的加速度越来越小B.重物的质量为
C.钢索拉力做功为 D.起重机输出功率与时间成正比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根据动能定理
由图可知,合力不变,则重物的加速度保持不变,A错误;
B.重力势能随高度的关系为

图线b的斜率为
重物的质量为
B正确;
C.上升x0高度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动能增加 ,即重物机械能增加 ,钢索拉力做功为 ,C错误;
D.由于神州十七号变轨时需要点火加速,其机械能增大可知,神州十七号在变轨后的机械能大于变轨前的机械能,而空间站始终在其原有轨道上运行,其机械能不变,则可知,在变轨前神舟十七号和空间站总的机械能小于组合体在轨运行时总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ABC为边长为L的等边三棱镜的截面图,一束单色光照射在AB边上的D点,入射角为45°,三棱镜对光的折射率为 ,折射光线在BC面的反射光照射到AC面的E点(图中未标出),不考虑光在AC面的反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光从D点传播到E点所用的时间为()
B.由于上述 , 分别为炮弹与炸弹的水平分速度大小,即分别为炮弹与炸弹的最小速度,根据上述解得
即炸弹最小速度是炮弹最小速度的2倍,故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炸弹在D点速度最大,炮弹在B点速度最大,结合上述,炸弹与炮弹的最大速度分别为

解得
即炸弹最大速度是炮弹最大速度 2倍,故C错误。
故选BD。
8.如图甲所示为俯视图,虚线的右侧有垂直水平面向下的磁场,离虚线距离x处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与x关系如图乙所示,一个边长为d、电阻为R、质量为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线框进磁场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大小恒为 ,线框运动过程中ab边始终与虚线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某同学要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装置如图甲所示,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绕过定滑轮的轻绳与木块和重物连接,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以下对本实验的要求不必要的是______________
A.调节定滑轮,使牵引木块的轻绳与长木板平行
B.开始时,木块靠近打点计时器
C.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光刻机为了尽可能减小光的衍射,提高精密度,主要是利用紫外线作为光源,其所用紫外线的光子能量范围为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一群处于 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辐射的光子中,能满足光刻机雕刻且波长最长的光子能量是( )
A. 时刻,坐标原点处质点沿y轴正向运动
B.坐标原点处质点振动频率为2.5Hz
C.坐标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D.质点P与坐标原点处质点振动相反
【答案】B
【解析】
【详解】A.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刚好传播到 处, 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振动,所以 时刻,坐标原点处质点沿y轴负向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波长为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角为 ,则根据折射定律有
可得
做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所以 为等边三角形,而 ,因此可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可知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距离为
可得传播的时间为

联立可得
故选B。
5.x轴上坐标原点处的质点在 时刻开始沿y轴做简谐振动,振动沿x轴正向传播,在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刚好传播到 处,P是x轴上平衡位置位于 处的一个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故选D。
3.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神舟十七号乘组成员顺利送入太空.对接前,空间站与神舟十七号的轨道如图所示.对接后组合体在空间站之前的轨道上运行,已知空间站距地球表面约400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神舟十七号从图示位置变轨实现对接,空间站一定沿顺时针方向运行
(2)为了精确测量该电阻,实验小组成员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组成测量电路,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池组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为0.5Ω);电流表A2(量程0~0.2A,内阻约为2Ω);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RV1约为6kΩ);电压表V2(量程0~0.5V,内阻为RV2=1kΩ);定值电阻R1=5kΩ;定值电阻R2=10kΩ;滑动变阻器R(0~2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D.根据
a→b过程,气体体积不变,做功为0;b→c过程,气体体积逐渐增大,外界对气体做负功;c→a过程,气体体积逐渐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由于b→c与c→a两个过程气体体积变化大小相同,可知b→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负功的绝对值大于c→a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的绝对值,则a→b→c→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负功,由于气体的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正确。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由光子能量公式
可知,波长最长的光子能量最小,由能级跃迁知识可知,辐射光子的能量为
可知,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和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以及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均小于 ,则符合条件的光子应为 能级跃迁到 能级,则有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三个状态,图中ba的延长线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实验小组成员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该电阻,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挡的“×10”挡,通过欧姆调零后测电阻,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较大,说明被测电阻较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先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挡的______________(填“×100”或“×1”),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指针指在图甲所示位置,则被测电阻Rx=___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D.重物质量m要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
(2)通过正确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此次实验中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减小测量误差,该同学先保持木块质量M不变,通过改变悬挂重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测得多组重物质量m及对应的木块运动加速度a,作 图像,得到图像与横轴的截距为b,则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________;该同学再保持重物质量m不变,通过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木块的总质量进行多次实验,测得多组木块和砝码的总质量 及对应的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作 图像,得到图像的斜率为k,由此得到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________。
A.由于到达D点时炸弹速度方向与炮弹发射的初速度方向刚好相反,令这两个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对炮弹的运动进行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有
对炸弹的运动进行分析,则有
可知,炮弹与炸弹的发射初始位置的连线沿斜坡,其中 , 分别为炮弹与炸弹的水平分速度大小,解得
则炮弹与炸弹的位移分别为

结合上述解得
即炸弹位移是炮弹位移的4倍,故A错误;
A.a→b过程,由于气体分子密度增大,压强增大
B.b→c过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中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均增加
C.c→a过程,气体放出的热量小于气体内能的减小量
D.a→b→c→a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a→b过程,由图像可知
可知该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气体分子密度不变,故A错误;
由题意可知0.25s波传播0.5m,则波速为
所以波的周期为
则坐标原点处质点振动频率为
故B正确;
C.坐标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故C错误;
D.由
可知质点P与坐标原点处质点的距离是波长的3倍,所以振动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甲,起重机用钢索吊重物从静止开始加速上升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上升高度x变化的规律分别为图乙中b和a,重力加速度为g,重物在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零,则重物上升x0高度过程中()
D.起重机输出功率为
重物加速度不变,则起重机输出功率与时间成正比,D正确。
故选BD。
7.如图所示,军事演习时,要轰炸倾角为θ的斜坡上的D点,坡底的大炮发射的炮弹刚好落在D点,且到达D点时速度刚好水平;轰炸机水平投出的炸弹也刚好落在D点,到达D点时炸弹速度方向与炮弹发射的初速度方向刚好相反,炸弹运动时间是炮弹运动时间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炸弹和炮弹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C.根据题意,由公式 、 和 可得
则线框进磁场过程中的时间为
线框进磁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B正确;
D.由于线框进磁场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大小恒为 ,则克服安培力做功为
设线框进入磁场瞬间的速度为 ,完全进入磁场瞬间的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有
又有
联立解得
故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174分.
可得
可知在变轨前神州十七号的线速度大于空间站线速度,而变轨过程中随着轨道的升高,神州十七号的线速度逐渐减小,从后方追上空间站,在空间站所在轨道实现对接,可知从图示位置变轨实现对接,空间站一定沿逆时针方向运行,故A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
则对接后,组合体的加速度与对接前空间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
B.b→c过程,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速率分布中速率大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增加,但速率小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减少,故B错误;
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得
c→a过程,图像上点与原点连线斜率逐渐增大,则气体体积逐渐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由于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少,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减小量,故C错误;
【答案】(1)CD(2)1 19
(3)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为保证摩擦力与拉力在同一直线上,则应使牵引木块的轻绳与长木板平行,故A正确;
B.开始时,木块应靠近打点计时器,故B正确;
C.本实验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对物块和重物整体进行分析,不需要重物质量m要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故C、D错误。
B.若神舟十七号从图示位置变轨,变轨后神舟十七号速度一直增大才能实现对接
C.对接后,组合体的加速度比对接前空间站的加速度大
D.图中神舟十七号和空间站总的机械能小于组合体在轨运行时总的机械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神舟十七号由低轨道与高轨道的空间站对接,对接开始时需要点火加速,脱离原有轨道,此后做离心运动与空间站实现对接,而在神州十七号做离心运动与空间站实现对接的过程中,两者绕行方向必定一致,且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本题选择不必要的,故选CD。
【小问2详解】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得
【小问3详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变形可得
可知作 图像,得到图像与横轴的截距为b,则有
可得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变形可得
作 图像,得到图像的斜率为
可得
10.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
A.线框进磁场过程中一直做加速运动
B.线框进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截面的电量为
C.线框进磁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线框进磁场的过程中拉力做功为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线框进磁场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大小恒为 ,由于总电阻不变,则感应电动势不变,由 可知, 的乘积不变,由于 随 均匀增大,则速度 随 均匀减小,则线框进磁场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