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康复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按照治疗的向后顺序,将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4月之间接收并治
疗的41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在围手
术期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按照回顾式方法对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
疼痛指数、身体康复速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
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子宫肌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中年妇女,患病的可能性最高,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主要手段是子宫肌瘤切除术。

目前,手术治疗在我院
的应用范围较广,它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患者承受的痛苦也较小。

但是,传统的护理方式将术后护理当作重点,对于患者来说,需要更加有效地方式来保
证术前和术中的护理。

因此,本文将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具
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8月份以来共收治了41例子宫肌瘤患者,经检查,这些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无其他先天疾病,能够进行治疗和护理。

本文按
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观察组(20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
对照组(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7—47之间,平均年龄(36±5.6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1—51之间,平均年龄(38±4.92)岁。

两组患者治疗前
均存在经血过多、下腹疼痛、排尿异常等病症,其年龄、体重、身高、职业和受
教育水平等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分析和对比。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
护理、营造适宜的治疗环境、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和饮食护理等内容,常规护理的
重点是术后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医护人员将
重点放到了围手术期,即整个手术过程的护理。

1.2.1 术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应该进行详细的常规检查,查看
是否符合手术治疗的标准,医护人员应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前,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将手术目的、时间、结果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告知患者,使其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和焦虑感[1],同时,
尽量与病人家属维持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确定手术时
间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备皮,控制患者饮食和饮水,做好手术的准备。

另外,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
过程的顺利进行。

1.2.2 术中护理术中一般会对患者实施部分麻醉,这时患者的紧张情绪最为严重,医护人员应该通过眼神或者适当的语言与患者保持交流,例如告知患者手术
进行到了哪一个环节,手术还剩多长时间等,减少患者的焦虑心情。

同时帮助患
者维持正常的手术姿势,密切的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2],留意术中出血量,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手术的最佳效果。

1.2.3 术后护理手术完成之后,患者的疼痛感会随着麻醉药效的消散而逐渐增强,医护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娱乐方式,包括电视、电影等,转移患者的
注意力。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每隔1—1.5h量一次体温,以此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和引流管进行详细
的观察,根据切口的流血量和引流物的性质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这些内容
进行记录和分析。

一般来说,术后48h之后,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医护人
员应该将注意事项及时的告知患者,并协助其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缓
解心情压力。

有些患者病情较严重,手术切口大,医护人员应该适当的按压患者
的皮肤,尤其是腿部肌肉,使之保持弹性,促进血液循环。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
的饮食进行科学控制,少盐少辣,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与病人家属做好
协商工作,在保证病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避免营养过剩情况的出现[3]。

患者完
全康复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防止妇科疾
病的方法,改变不良习惯,防止疾病复发。

1.3 统计学分析本文使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对我院收治的41例子宫肌瘤患
者的不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2
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指数根据相关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为Ⅰ
级的患者有14例(66.66%),Ⅱ级的患者有6例(28.57%),Ⅲ级的患者有1
例(4.76%);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为Ⅰ级的患者有5例(25%),Ⅱ级的患
者有9例(45%),Ⅲ级的患者有6例(30%)。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指数明
显低于对照组,且数据的差异较大(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11d,平均住院时间(7.15±
3.8)d,平均住院费用(4012±241.5)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
22d,平均住院时间(13.1±5.23)d,平均住院费用(4972±296.1)元。

观察组患
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康复的速度快,患者承受的痛苦较小,护理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护理满意度本文对我院近期收治的41例患者进行走访和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十分满意的有19例(90.47%),基本满意的
有2例(9.5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十分满意的有10例(50%),基本满意的有5例(25%),不满意的有5例(25%)。

以上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两组结果
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复发情况观察组出院后2个月之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肌瘤复发和
其他不适情况,患者的康复速度很快,月经出血量和周期也逐渐恢复正常。

对照
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有3例(15%)患者出现了伤口感染的情况,其他患者月
经情况也有所改善,但速度较慢,依然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腹痛现象,复诊后,本院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定的药物支持,目前所有患者均在逐渐康复。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主要病症表现在,患者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异常,非月经期间不
规则出血,同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腹痛现象。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出现有效的药物
能够彻底治愈子宫肌瘤,只能通过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因此,患者需要更加合理、科学的护理方式,保证术前、术中、术后三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医疗
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与此
同时,护理干预作为影响患者康复速度的重要环节,也应该有新的发展突破,这
是医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我院近期收治的4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护理干预,并且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这些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指数较低,患者的康复速度快,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综合护理中,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了手术干扰,术后及时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等信息进行了详细记录,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异常情况的出现。

结果表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加快子宫肌瘤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较为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袁中草,王定清,袁爱珍,吴柳玲,刘映文.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2,118:130-131.
[2]曹原玲.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
学,2012,936:115-116.
[3]陈霞.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J]. 中国实用医
药,2014,913:226-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