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A选项正确;
B.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B 选项错误;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C选项正确;
D.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D选项正确。
故选B。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 Na 22.9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A.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 B.Si的元素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C.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错误;
B、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由图可知,Si的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故正确;
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故错误;
D、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故选B。
3.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易失电子
B.易形成阴离子
C.带正电荷
D.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选项A正确;
B、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B正确;
C、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带负电荷,选项C错误;
D、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
故选C。
4.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B在阳光下,湿衣服比较容易晒干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
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C。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C. 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
故选B。
6.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
B.氟元素为金属元素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D.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X>10,则该微粒属于阳离子,故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原子序数为9,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故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答案】C
【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
8.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物;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
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
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的运动,不是分子消失了,错误;
B、气体膨胀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正确;
C、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A。
10.“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
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
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决定物质种类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C. 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 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
1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
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
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
故选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错误的是
A.锶属于金属元素
B.锶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C.图2所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Sr2—
D.核电荷数为38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锶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锶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正确,
C、因为锶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容易失去2个电子成为锶离子,符号为:Sr2+,错误,
D、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为38,正确,故选C。
13.最近,我国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又名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原理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上涂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由此制成可导电、可发电的半导体材料。
镉元素的信息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8
B.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64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x=48-18-18-8-2=2,故A错误;B、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112-48=6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C正确;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粗盐C.生铁D.纯碱
【答案】D
【解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纯碱是纯净物,而空气中成分比较多,粗盐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氯化镁等杂质,生铁中还有碳,所以都属于混合物,故选D
15.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错误;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错误。
故选B。
16.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会变小
D.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以用来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间的间隔逐渐变小,而不是微粒会变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的,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并不是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9
B.氟、硫、氯都是非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是9,质子数是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氟元素和氯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
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
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
故选B。
19.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20.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单质
【答案】B
【解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15.无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