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练语文高二上必修五文言文分类阅读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学练语文高二上必修五文言文分类阅读
答案
高二语文(上)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分类阅读参考答案
专题一科学之光
探索与发现
一、积累运用
1.A(B胚pēi间jiànC畜chù栖qīD阐chán札zhá) 2.D(A征-症B从-崇C苍-沧) 3.A
4.C(A“饮鸠止渴“喻用有害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更严重的后果,应改为“讳疾忌医”;B“文不加点”指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并非指标点符号);D“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前面已有“目前”一词,词义有重复。
)
5.D(A成分残缺,句子最后可加上“的原因”。
B“晚上来”有歧义;C“奠定”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的基础”)
6、A(解析提供了往年高考试卷中不曾有过的新鲜感,它作为将近义词辨析与语意衔接题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当为今
后语文基础题的命题提示一种新颖的角度。
“滋养”与水有关,而“浸渍”是贬义词,答案不言自明)
二、文本研
(一)《物种起源》绪论
1、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2、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
3、答案:因为本句中有“还不够完备”的话,所以作者只说提供“指导”,说明作者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
如果换成“证据”,句意就变成了可以提供带规律性、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
这句话也能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严谨、周密。
4、答案:C思路解析:A项曲解了原文的意思,作者是说物种演变的理论还不够美满。
B项是说因为当时还不能完全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若何变化以获得如此美满地、合理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以是这种演变的理论还不够美满。
D项“这也是作者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是无中生有。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5.指人类基因组计划给人类带来好处的的同时,有可能被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利用,也可能被滥用。
6.基因组研究的非宁静使用的可能性。
7.利用致命的病因和基因工程生产的衍生物制造与人类基因有关的生物武器。
三、拓展浏览
(一)老山汉墓的几个谜团
1.B(要从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这个角度来推断。
这句话是针对“墓中骸骨是盗墓者”这个说法而言的;据常识可知,武侠小说的情节多不成信,因此,作者说“这情节太像武侠小说了”,其意思正如B项所说,实践上,B项就是这句话的直白说法。
这句话是B项的类比说法。
其他三项都不符合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
)
2.C[根据文章内容可知①③都是肯定墓主是XXX的根据。
②与墓主是不是XXX无关,不能作为根
1
据。
文中说,如果墓主是XXX,就有可能从墓中出土大量先秦西汉古籍,这是先假设,后推测,并不是已成事实,而④中的“墓中出土的先秦西汉古籍”的说法含有已成为事实的意思,这不合原意。
还未出土(有没有还很难说)怎么能知道
“与《汉书·武五子传》记载相同”呢?既然还没有证明“相同”,就不能作为判定墓主是XXX的根据,故含有④的项就不能选。
根据文章可知,古墓附近有随旦自杀的后妃之墓的前提是:这座坟墓的墓主是XXX。
现在墓主是不是XXX还不清楚,怎么能断定古墓附近有随旦自杀的后妃之墓呢?既然不能证明此处一定有随旦自杀的后妃之墓,那就不能用它来作为判定墓主是XXX的根据,故含有⑤的项就不能选。
]
3.C(C.XXX生前虽好经书杂说星历数术,但随葬品不一定就有这些东西;文中也只是说“很可能”,而非一定。
故C的推断不正确。
A.据第二节可知,通过检查尸骨的“前脸”和在实验室中进行综合鉴定,是能够确认尸骨的性别的。
因此,
A项的推断正确。
D.据原文第三节最后两句可知B项的推断正确。
D.原文第四节有这样的话:“不过,不止一位专家并不认同,他们指出,XXX十几岁被封为燕王,从XXX元狩六年至昭帝XXX元年,在位共38年之久,他死时年龄应该在50岁左右,那具‘初步判定为35岁至45岁’的骸骨应不是XXX的。
”XXX先生初步判定骸骨为35岁至45岁。
根据这些,可以断定D项的推断是正确的。
)
4.C(C.第四节最后有“通过其他器物如钱币也可以推断出墓的年代,但墓主的身份就只能推测了”,据此可知钱币
不能作为“判断墓主身份的确凿根据之一”,故C的推断不正确。
A.确定了骨架的性别,只能缩小判定墓主的范围,并不能仅凭此来判定墓主是谁。
因此A项的推断正确。
B.文中说,关于骸骨,多数人不认为是殉葬者或盗墓者,而是墓主人。
墓主人墓时是在棺中的,现在发现他的骨架趴在漆案上,据此就可以推断缺少的小腿骨可能存在之处就如B项所言,所以B 项的推断是正确的。
D.XXX是XXX、汉昭帝时人,而那时还没出现“金银平脱”技术。
既然古墓中漆器上的镀金动物花纹是用“金银平脱”技术制作的,可见墓主是XXX、汉昭帝以后的人,而非XXX。
因此D项的推断是正确的)
四.语言和思想实践
示例二:菊花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花卉,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
示例三:菊花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
(栽培历史,
1分;种类,1分;价值,1分;象征或喜爱,1分,意思对即可。
每超出2字扣1分)
【解析】首先要归纳综合其首要内容,注意说明性语段往往引见其特点、汗青等内容。
语段引见了菊花的汗青、种类的分类、欣赏代价和实用代价及象征意义。
2.解析:本题既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生动,也考查概括压缩,能力层级为E。
本题主要主要有文字和图片两部分构成,需要考生综合两种信息,理解题旨,进而完成题目。
“设计理念”和“住宅特点”主要从文字部分寻找相关信息、压缩。
“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此处是理念部分。
以下三个分号为三个特点。
误区警示:本题设计较为新颖,但难度不大。
考生可以从文字部分了解信息进行概括,需要注意的是关键信息的关键词语在文中都有所体现,考生只需要找出这些词语就能组成答案,而不需要重新选择语言重新组织。
答案:①以人为本;②生态和谐;③空间舒适;④生活节能
2
3.略。
4.论点:XXX一小步,中华民族一大步。
论据:二00八年九月二十七日下午,神七航天员XXX在太空行走20分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5、略奇异的自然
一、积累运用。
1. D(A渍zìB龟jūn C宿xiù) 2. B(A 宠幸C孽-蘖D理-里)
3.C。
解析:“蜕化”与“退化”虽一字之差,但意思却相去甚远。
“蜕”,指蛇、蝉等动物脱皮,“蜕化”就有了像动物脱皮那样发生质变的意思,于是多用来比喻人变质、腐化堕落。
“退”,指向后移动、后退。
“退化”则有退步、减退的意思,于是多用来形容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而这个事物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置疑、质疑:二者都与有疑难问题有关。
不同的是:“置疑”是加以怀疑的意思,如“这个问题不容置疑”;“质疑”是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的意思,如“研究是一个不断质疑问难的过程”。
推托: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
推脱:推卸责任、错误等,侧重指推的结果。
以至连词。
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连词。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文所说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4.C(“面目全非”贬义,此处不妥)5.D(A“医院、学校、公园和非商业区”概念不能并列;B“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重复累赘;C应为“不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 C(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语段。
爱听、看新
闻报刊的读者都知道,首先交代其地理位置,确定⑤,即可排除所有答案)
二、文本研
(一)南洲六月荔枝丹。
1.(1)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2)“通常”“还有一些”2.荔枝不耐贮藏,主要与荔枝肉有关系,所以把这一自然段紧接在介绍荔枝肉的后面。
如果把这一节移到介绍荔枝核的后面,行文就不如现在的安排自然。
3.充实文章内容,厚实相关的知识,使文字生动活泼,加强文章的文学神韵,引起读者兴趣,寓科技知识于文学写作之中。
4.删去转折句,将否认句改为肯定句,这就使辞意变为荔枝能够南移,与段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相矛盾。
(二)斑纹。
5、有关。
它直接说明眼睛生长在什么部位,是生存的需要,也就暗含着生物生长什么样的斑纹也是生存的需要,不同的生物的斑纹各不相同。
6、说明鹿在自然界里生存的艰难,一头鹿能活到衰老而死亡,说明它经历过无数次的成功逃脱,那么,这幸福里也含有斑纹的功劳。
7、不脱节,生物生存的本领有很多,弱小生物不仅有斑纹的保护,还通过群居方式来保护自己。
8、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道德约束不了猎杀,保证不了生存,尊严在暴力面前是脆弱无力的。
三、拓展阅读(一)1.C(“生物群体的总称”与原文开头“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说法相差很大。
)
2.A(B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是生物灭绝的其中一个原因,而非“主要原因”,原文说“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
........
经灭尽。
C原文说”物种灭尽和生态体系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成逆的,也是不成弥补的”,由此看来,并非“生物质本的利用”一定导致物种灭尽和生态体系被破坏。
D原文说“普通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尽,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以是题....
3
中“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的说法不妥。
)
....
3.C(A“只有”表充分、唯一条件,明显不当。
B只能尽最大可能得到保护,而非“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D推断不确,当务之急应是采取有利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4.A(原文有“在极光卵所包围的内部区域,通常叫做极盖区”)5.C(“纬度高,极光活动越频仍”的说法不当,原文有“在该区域内,极光出现的机会反而要比纬度较低的极光区来得少”)6.B 7.D
四、语言和头脑实践。
1.答案:胶囊旅社是在日本加班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一种空间小、装备齐、费用低的旅社。
.2.数目极大;谐音定名;追捧各自偶像。
3.①理想楼层是不超过六楼,窗外环境好,有利孩子健康。
②不超过六楼的家居,氛围清新,环境幽雅,是孩子健康发展的乐园。
美丽的创造
一、积累运用1.D(A缂KâB冈-岗C延-衍)2.C(词序错,应将“每年”移到“10%”之前)
3.C解析:“反应”多是被动的,而“反映”多是自动的;“反应”普通不能带宾语,例如“守门员还没反应过来,球已经飞入网底”中的“反应”做谓语动词时没有带宾语。
“反映”能够带宾语,例如“这篇小说反映了中国乡村的新变化”中的“反映”
带了宾语。
淹没:(普通指水)漫过,盖过。
如:河里涨水,小桥都被淹没了。
湮没:(普通随时间的流逝)埋没。
如:人类有多少文化成果湮没在汗青的长河中。
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像没有看到一样。
描述对事物漠不关怀。
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有瞥见;或看到了,没引起注意,只当做没瞥见。
指不正视,不在乎。
从词义上看,“熟视无睹”强调看的次数多,而“视而不见”既能够指看到的次数多,也能够是只看到过一两次;从感情色采上来看,“熟视无睹”强调客观究竟存在,但主体故意不睬睬、不关怀,瞥见了当做没瞥见,是贬义词;而“视而不见”既能够是指客观故意忽略,也多是主体无心,因此它既能够作贬义词,也能够作中性词。
4.D(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饶有兴味:很有兴味。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未可厚非:厚非:过分责难、责备。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
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这里用以形容画面各部分的配合显然不当,适用范围对象有误。
)
5.B(“不下10余条”表达错误)6.A(④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②后,排除B;①
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空后是句号,可排除C;AD都以③续前,①写晨风,后面⑤作描写,似乎可以,但②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
)
二、文本研
1.B2.C(由后面“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可知。
)3.A(由“道理”后面的标志词可知。
)4.B
三、拓展浏览
(一)1.C(C与原辞意思不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请求各个整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汗青感。
)2.B(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手艺。
)3.B(解析:A原文没提到这一点,C原文只说是更有代价其实不代表更值得保护。
D并非所有社会传统都长短物质文化遗产。
)
(二)4、C(原文说“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并不止限于中国。
)5、D(“记载历史”文中没有提到)6、B(A项原文说“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而不是“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
C项“例如让编
4
织纹和几何形纹的彩纹与底色相互衬托,产生出虚实相应的双关效果”不是对前面的“造型”的举例。
D项“只有”一词绝对。
)7、A(彩陶文化在中国辉煌,无法推及其他国家。
)
四、语言和头脑实践。
1.在“使用”与“保持”之间加上“能”或“可以”。
2.主要特征:布料:纯棉;鞋底:纯手工纳制的千层底;鞋面:斜纹布或条绒布。
功能:经久耐用,舒适轻便,具有透气、吸汗、按摩、保健等保护足部的功能。
3.答案与解析:.【解析】分析图像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图像外表所具有的含义。
设计者在设计图像时,肯定是要表达某种主题,设计的图像也一定与主题相关,因此我们通过图像的外表特点,就能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②图像内在的含义。
分析内在的含义有难度。
因为图像内在的含义不仅和主题有关,还与民族、文化等知识有关。
会徽六大构成元素:1.太阳2.四条跑道3.五羊标志4.跑道和五羊结合形成燃烧的火炬5.第16届亚运会的英文6.亚运会举办地和举办时间的英文。
(暂不设分)
第16届亚运会会徽设计:太阳标记,而这一标记是每届亚运会会徽上必有的,只是位置不同而已。
(暂不设分)五羊也代表着广州形象,不仅有领头羊,引领亚洲之意,也同时寓意着XXX将以最美好的姿势迎接2010年亚运会。
(要点1)
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外型酷似火把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熄灭、永不熄灭。
(要点2)既表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XXX 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要点3)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思
如泣如诉
一、积累与运用:
1.C (A闵mǐn;B更gēng;D妣bǐ) 2.B (A “见背”中的“见”解释为“我”;C“鲜”解释为“少”;D“殆有神护”中的“殆”解释为“大概”) 3.A(A均为总共;B矜:一为自夸,一为怜恤;C一为充当、担任,一为自当、应当;D一为“拳拳”,一为“小”之意)4.C 5.B6.D(XXX:指失去父亲;B具以表闻:在奏表中一一呈报,使上闻;C奉诏奔驰:应译为遵从皇上的旨意为国效劳)
二、文本研:
(一)陈情表。
1、XXX征召XXX为太子洗马。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XXX短也。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先尽孝,后尽忠。
3、打消XXX对XXX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政治上有意不合作的疑虑。
4、有了此,突出祖母躬养的艰难,不易,(增加了份量),同时也
显得自己的尽孝是一种特殊孝情,是区区不能废远的原因。
祖母对我有深情,我不能丢下祖母;祖母需要我,离不开我,祖孙相依为命。
呼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XXX二人,更相为命。
”5、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6、(1)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2)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3)这样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XXX的日子已很短了。
(二)项脊轩志。
7.C 8.C9.A(书案)10.B11.D12.D(无象征)13.A三、拓展阅读
(一)祭妹文1、婚姻的不幸,所遇非人,遭丈夫抛弃。
2、mm从小陪自己读书,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致使长大了实践那些封建礼教造成不幸,作者认为自己对mm的死也有责任。
3、共写了四件事:幼年同捉蟋蟀;同读诗书情景;送己远行时牵衣悲恸;迎兄归来的欢乐之状4、听到哥哥回来了,5
素文急切地从厢房里拿着碗盘就出来了,有力地表达了兄妹间的深厚感情。
5、表现妹妹的品德:既淑且贤,侍奉老母,
协助家务,对兄长关心体贴入微。
6、“虑XXX,阻人走报”;“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7、(1)往事堆积在我心胸,想起来心头悲伤得透不过气。
它们像影子一样清晰可数,然而想把往日的情景回忆得再具体、形象些,它们却转尔消逝了。
(2)后来虽然我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半卧半坐,感到没有什么好取乐消遣;你来到我的床前,讲一些街头巷尾流传的小说或非正式的史书、使人好笑和使人惊奇的故事,给我带来一些欢乐。
(二)祭XXX、庶羞:各种食品;昭:光亮;盛衰:此指生死;畴昔:从前。
9、生前是个英雄,死后将化为神灵。
声名不朽,可同古代圣贤相比,同日月同辉。
10、XXX死后身体不会化为泥土,而长出“长松”、“灵芝”,想像奇特,用语奇拔。
XXX繁茂峻拔,灵芝珍贵,借以赞扬XXX品格、才情的超乎寻常。
11、“吾不见XXX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
12、《祭妹文》用感人细节,本文通过描写墓道荒凉表现哀思。
《祭妹文》以叙事为主,本文以抒情、议论为主。
13、例如:从应该忘情达观立论,却以终不能忘情作结,写出无限哀思。
正文每节均“呜呼曼卿”领起,呜咽低回,更增伤感气氛。
呼告语的运用。
写理与情的冲突,最终理不胜情。
文笔突兀。
音节抑扬。
等。
四、语言和思想实践。
1、参考示例:你多才多艺又能够见义勇为,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能在生活细节和文明惯方面再提高一点素养,你就是最棒的。
(根据实际指出优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2、略3、略
执子之手
一、积累运用。
1、A(B泠líng;C醅pēi;D靥yâ)2、B(A栖惶—恓惶;XXX—皎洁;XXX—XXX)3、D(A.却—恰;B阁—搁;C辱末—辱没)4、C(C递:交替;也合着:也算是)5、B(破镜重圆:指夫妻之间经离乱或变故又团圆。
这里对象误。
) 6、C(A、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B、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D、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7、C 8、C
二、文本研
(一)长亭送别。
1.C“晓来”两句带上了粘稠的客观情感。
2。
B应是XXX希望能用XXX把XXX的马绊住。
3。
C 应为借酒饯行而非“借酒消愁、及时行乐”。
4。
(1)“你与俺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分析:虽无力反抗老汉人,但她斩钉截铁地表明乐自己的科举立场,使艺术形象迸发出闪光刺眼的火花。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莺莺在两下里。
(3)“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
疾便回来”(2、3两句都表现了XXX轻视功名,保重恋爱的头脑感情)5。
D6。
C7。
A
8.(1)“临行”参考示例:XXX(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杯。
XXX(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来!(饮酒)[红娘见XXX有自傲之色,轻笑。
红娘金榜落款,倒要小心招婿。
XXX(XXX)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
(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XXX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XXX(感动,流泪)小姐知我。
(传来XXX)时辰不早,我得筹办上路了。
莺莺且慢。
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
(XXX,轻吟)弃掷XXX在,当时且自亲。
6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XXX(恭听,接帕打量)小姐不必多虑!XXX一绝,以剖寸心。
(吟诗)人生久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红娘(轻叹)XXX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
(2)“怅望”参考示例A: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保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XXX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
XXX声声叩击我的心田/XXX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魔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那边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落日古道心相连/青山下,XXX抽丰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若何载得起?若何拖向前?
“怅望”参考示例B:层山依旧青青/疏XXX仍然郁郁/这傍晚飘飘的云气/你又怎忍心遮蔽/快将我的爱意带去。
伫立,遥望/寂静的古道只有XXX陪伴/忍泪,聆听/萧瑟的风声如同凄凄告别。
来时匆匆,去时悠悠,魂已断/无尽离愁,除却明月,无人知。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
9、两个家族原是仇敌。
10、隐藏自己的爱意,等XXX来求婚,故作矜持,不苟且允诺。
11、恋爱给我力量,给我智慧,给我勇气,恋爱能使我跨越一切障碍。
12、XXX:①只需XXXXXX做爱人,不愿再姓XXX了;
②对虚文俗礼不屑一顾;③禁止罗密欧起誓。
罗密欧:①永远不再叫XXX了;②如果得不到XXX的恋爱,情愿在仇人的刀剑下丧生;③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
13、①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得到你。
②我多么希望同你在一起啊。
三、拓展阅读。
1.A(并没有“未见时的相思好像也减轻了一些”的意思。
)2.B(XXX临别祝福的内容更丰富复杂,还有惜别担忧之情。
)
四、语言和头脑实践。
1、参考示例一:小鸟也许弱小得微不足道,却也有着令人类都肃然起敬的真挚情感,XXX对逝去伙伴的悲唤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处处都有爱!示例二:生者的呼喊能唤醒永远沉睡的伙伴吗?一个小小生命的逝去却是另一个生命无尽的痛苦。
示例三:说好比翼齐飞的!说好不离不弃的!你说北方的桃花很灿烂,你说冬天的南方很温暖,醒来吧,我们去看桃花!我们一起回家!
2、参考示例:“新叶”。
芳林新叶催XXX,新叶是生命力,是新生。
专题三直面人生
生存挑选
一、积累运用1.D2.B3.B(A、身处下层;C、自己的心愿;D、脸色)4.D 5.D
二、文本研
(一)报任安书。
1、D(完成)2、A(皆为助词“的”。
B①用来②因为。
C①他们,指汗青人物②那些,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D①写成②对)3、(1)就人的个性而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