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与“微博问政”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务微博与“微博问政”
2011级传播学研修班 社会学员班 第1组 组员:高磊、崔兰、夏旻慧、杨洋、李夏艳、高滢智
一、政务微博
1. 概念
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
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包括行政机构
官方微博、行政机构官方微群、公
务员个人微博三类。
政务微博客具有即时、便捷、开
放、贴近群众的特点,在社会管理
近年的“两会”期间, “微博问政”成为一种时尚。
二、爆发式发展
2011: 中国“政务微博客元年”
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进入了爆发式 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 台和重要渠道。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机构官 方微博,有的地方政府还建立了官方微群, 将各部门的官方微博整合到一个总平台内, 如“北京发布厅”、“上海发布厅”等。
在政务微博数量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有一哄而上的现象,管理和维护 跟不上,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内容得不到更新,也很少与网民互动,这也是当前很 多政务微博所发挥作用与公众期待差距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纵观在新浪微博中注册的几个 粉丝数量较多的政府微博,我们可以发 现其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主要集中 在信息发布、政府宣传、生活服务三类。 尽管目前的政务微博十分火热,但其着 力点仍然是政府“以我为主”地利用自 己的优势地位发布信息,为公众服务, 而不是与网民互动。
干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开设微博
客、用好微博客”,“通过微博客问政
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借助手段,我认为 它最大适应了我们国权结构的环境。…… 中国体制有很多优势,但是我们体制最大 的遗憾、最大的问题是到现在没有找到权 力被有效制约的四两拨千斤的制度设计。如何想办法,使对国权制约到前面去,不至于 走到最后不可收拾的地步。我认为,在这个方面网络参与、微博参与可能提供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最大手段。……我们利用网络,利用微博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压力可能是一个 好事,变成了一种动力,可以倒逼政府转代社会人们对于信息沟通
和交流的需求。
对于政务微博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实现
更多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功能。那么,怎样搭建更多的服务交流平台,
让这种沟通更有效更完善、更具有互动性,真正实现人民“微博问政”,
粉丝们还有更多的期待。
谢谢大家, 欢迎拍砖!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
这与从上到下的行政力量推动是分不开的。与普通的个人微博不同的是,这些官方 微博(群)的背后都有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具体负责日常的选题策划、信息编辑和与粉丝 互动。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2年2月权威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 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 家微博客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客总数为50561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客32358个,党 政干部微博客18203个。
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
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
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2. 推广
2009年下半年,湖南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出炉,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 政府部门政务微博。紧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面世。随后, 以“平安肇庆”、“平安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公安微博,以及各级党政领 导的微博如雨后春笋 般开通。
第一,促进政府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更加亲民,正确体现以人为本。 第二,促进政务公开,保障民主知情权、表达全、参与全、监督权。 第三,政府公共政策及其处理公共事务的评价,积聚社会的共识,快速形成放大效 应。 第四,促进政府收敛自身的行为,复杂遏制腐败,改进作风。
五、结语
微搏当初创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沟通”;
这种利用网络行使政府信息公开职能的做法,在政务微博出现之前的政府网站中已 大行其道。政务微博如此使用,显然不能发挥微博这一新媒体应有的作用。
四、微博问政促政府转型
2011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
室在北京召开了“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
社会经验交流会”,国信办主任王晨在
会上提出:“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
2011年1—11 月新增认证政务 微博客数
认证政务微博客总体数量分布
政务微博客的地区分布
党政干部
党政机构
政务微博客的级别分布
党政干部
党政机构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
政务微博客的行业分布
党政干部
党政机构
微博客综合排名(前十名)
党 政 干 部
党 政 机 构
三、与公众期待差距尚远
2011级传播学研修班 社会学员班 第1组 组员:高磊、崔兰、夏旻慧、杨洋、李夏艳、高滢智
一、政务微博
1. 概念
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
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包括行政机构
官方微博、行政机构官方微群、公
务员个人微博三类。
政务微博客具有即时、便捷、开
放、贴近群众的特点,在社会管理
近年的“两会”期间, “微博问政”成为一种时尚。
二、爆发式发展
2011: 中国“政务微博客元年”
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进入了爆发式 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 台和重要渠道。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机构官 方微博,有的地方政府还建立了官方微群, 将各部门的官方微博整合到一个总平台内, 如“北京发布厅”、“上海发布厅”等。
在政务微博数量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有一哄而上的现象,管理和维护 跟不上,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内容得不到更新,也很少与网民互动,这也是当前很 多政务微博所发挥作用与公众期待差距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纵观在新浪微博中注册的几个 粉丝数量较多的政府微博,我们可以发 现其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主要集中 在信息发布、政府宣传、生活服务三类。 尽管目前的政务微博十分火热,但其着 力点仍然是政府“以我为主”地利用自 己的优势地位发布信息,为公众服务, 而不是与网民互动。
干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开设微博
客、用好微博客”,“通过微博客问政
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借助手段,我认为 它最大适应了我们国权结构的环境。…… 中国体制有很多优势,但是我们体制最大 的遗憾、最大的问题是到现在没有找到权 力被有效制约的四两拨千斤的制度设计。如何想办法,使对国权制约到前面去,不至于 走到最后不可收拾的地步。我认为,在这个方面网络参与、微博参与可能提供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最大手段。……我们利用网络,利用微博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压力可能是一个 好事,变成了一种动力,可以倒逼政府转代社会人们对于信息沟通
和交流的需求。
对于政务微博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实现
更多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功能。那么,怎样搭建更多的服务交流平台,
让这种沟通更有效更完善、更具有互动性,真正实现人民“微博问政”,
粉丝们还有更多的期待。
谢谢大家, 欢迎拍砖!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
这与从上到下的行政力量推动是分不开的。与普通的个人微博不同的是,这些官方 微博(群)的背后都有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具体负责日常的选题策划、信息编辑和与粉丝 互动。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2年2月权威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 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 家微博客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客总数为50561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客32358个,党 政干部微博客18203个。
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
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
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2. 推广
2009年下半年,湖南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出炉,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 政府部门政务微博。紧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面世。随后, 以“平安肇庆”、“平安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公安微博,以及各级党政领 导的微博如雨后春笋 般开通。
第一,促进政府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更加亲民,正确体现以人为本。 第二,促进政务公开,保障民主知情权、表达全、参与全、监督权。 第三,政府公共政策及其处理公共事务的评价,积聚社会的共识,快速形成放大效 应。 第四,促进政府收敛自身的行为,复杂遏制腐败,改进作风。
五、结语
微搏当初创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沟通”;
这种利用网络行使政府信息公开职能的做法,在政务微博出现之前的政府网站中已 大行其道。政务微博如此使用,显然不能发挥微博这一新媒体应有的作用。
四、微博问政促政府转型
2011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
室在北京召开了“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
社会经验交流会”,国信办主任王晨在
会上提出:“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
2011年1—11 月新增认证政务 微博客数
认证政务微博客总体数量分布
政务微博客的地区分布
党政干部
党政机构
政务微博客的级别分布
党政干部
党政机构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
政务微博客的行业分布
党政干部
党政机构
微博客综合排名(前十名)
党 政 干 部
党 政 机 构
三、与公众期待差距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