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新闻时事评论综述(十一)作文2000字,高考作文库房,.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新闻时事评论综述(十一)作文
2000字,高考作文库房,
关键字:高考作文库
转载自
作文大全
18、安倍访华——破冰之旅
2006年10月刚当选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来京进行了闪电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近五年的首次到访。

中国总理温家宝对安倍这次访华给予高度评价,称此访开启了改善两国关系的希望之窗。

温家宝在会谈时指出,在过去五年中,日本个别领导人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使两国关系陷入困境。

我们提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正视那段历史,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开辟未来。

胡锦涛则表示,安倍这次来访标志着中日关系出现了转机,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他希望中日关系自此拥有“新起点”。

《朝日新闻》社论说,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两国政治关系陷入了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最糟糕的境地。

安倍首相此次访华的目的在于改变这种状况,并使之成为构筑新的合作关系的起点。

日本国内众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让中日关系回到正常轨道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恢复中断了五年多的中日高层互访是破除“坚冰”必须要走的一步。

安倍当选首相前后承诺改善亚洲外交,表示首次出访要前往亚洲国家,也是因为改善亚洲外交是大势所趋。

日本国民的呼吁,美国政要的暗示,国际社会的期待,让安倍只能因势利导。

对于上述诸多变化,中国方面当然也在密切关注。

古人云“智者顺势而谋”。

中方所谋之势,是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与合作,是为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为构建和谐亚洲、和谐世界。

安倍首相实现访华,是中日两国领导人因势
利导的决断,是力争互利双赢的选择。

事实表明,随着中日首脑会晤的恢复,两国交往面日益扩大,中日关系逐渐由冷趋暖,出现改善的新希望。

如2006年10月中国高中生访问日本是“中日21世纪交流事业”的一部分,从今年5月第一批200名中国高中生访问日本以来,已有4批中国中学生访问日本,日方计划今年邀请1100名中国高中生访问日本。

此外,17日将在东京召开中日文化交流论坛。

中国方面也将在明年邀请日本高中生访问中国,并以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契机,举办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在2006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时,两国领导人决定将2007年确定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以此展开一系列纪念交流活动,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19、“抱抱团”随想
2006年11月左右,国内一些大城市旋起“抱抱风”,一些年轻人举着“来吧抱抱”、“拒绝冷漠”、“陌生人的关怀”、上街头,微笑着与迎面而来的陌生人拥抱……这些人一个网络自发组织“抱抱团”,通过与陌生人拥抱向陌生人传递温暖,向冷漠的人心说“不”。

这个承载美好愿望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公益活动,却似乎遭受了太多的世俗冷眼和道德质疑。

有道貌岸然者斥之伤风败俗,有不解风情者谓其作秀,甚至有人民警察以未经申请为由将其驱逐或带走。

一个拥抱还没抱暖就被泼了一身冷水,其状狼狈又尴尬。

在这个功利年代,人与人之间已经习惯了筑起高高厚厚的壁垒,每个人的内心似乎都练就了一座戒备森严深不可测城府,人们非利益动机老死不相往来,而非要打交道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的,步步为营、诚惶诚恐,当两手轻轻交掘的时候,我们分明听见了铜板碰撞的声音。

那些曾经因为天真轻信而受到伤害的人们更如惊弓之鸟一般,对任何善意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害怕微笑背后的阴谋,害怕无缘无故的关心背后是一触即发的糖衣炮弹。

天上不会掉下失馅饼,天底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孩子们从小接受《农夫与蛇》、《小红帽》等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设防的处世寓言教育,对人心有着根深蒂固的防御本能.父母叮嘱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更何况跟陌生人拥抱呢?这种深入人心的性恶论造成了社会上普遍的人际信任危机.以致当抱抱族走上街头与陌生人自由拥
抱时.多少人投以
质疑与不解的目光,甚至以世俗之见揣度其功利用心。

不能说质疑者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种对新鲜事物动辄大惊小怪如临大敌的态度则未免有点小题大作了。

一个拥抱是一份陌生人不求回报的关爱,它是免费的、自由的,因而并不值得我们上纲上线。

我们可以拥抱小猫小狗.为什么不能拥抱一个与我们同类的人呢?一个普通的父母或孩子?一个需要温暖也同时可以传递温暖的人。

一个拥抱也许不能缓解生存压力,不能解决就业也不能支付学费,但一个拥抱却能传递一份温暖,一份心照不宣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一份人类共有的情感。

人们抱怨世界冷漠缺乏温情,却对一个突如其来的免费拥抱不屑一顾、报以冷眼,也许是因为习惯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礼貌而安全的距离,或是因为无法打破国人几千年采含蓄内敛的传统观念,但无论如何,对于抱抱族纯朴真诚的一个拥抱,我们即便不能坦然接受,也请宽容一笑吧!
[一个拥抱也许不能缓解生存压力。

不能解决就业也不能支付学费。

但一个拥抱却能传递一份温暖,一份心照不宣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一份人类共有的情感。

]
转载自
作文大全
[:转载请注明]
:2006-2007新闻时事评论综述(十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