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模式在护理差错分析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EL模式在护理差错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差错形成的原因。
方法用回顾性研究
的方法对126例护理差错发生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护理差错的发生类
型占前三位的分别为:医嘱处理错误;漏执行监测、治疗;注射、给药错误。
护理
差错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与护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及与当事人及他人相关。
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护理差错的全面系统分析,科学归因。
提出重视护理管理,
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可防范护理差错发生。
【关键词】护理差错 SHEL模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
29-0145-02
护理差错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给患者造成伤害
的事件[1]。
如何确保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获得身心安全,一直是护理界值得重
视和研究的课题。
二十世纪末,日本事故委员会提出了SHEL模式,即S(soft):指软件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硬件部分,指护士
工作的场所;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指当事人与他人。
认
为医疗事故的形成主要受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出
医疗事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可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2]。
本研究通过采用SHEL模式对126例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类型及相关原因。
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全面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避免对差错简单划一的错误归因,
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给患者造成的伤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自2010年1月份-2012年12月份某二级医院各个护理单元发生的护
理差错126例。
其中Ⅰ类差错2例,Ⅱ类差错19例,Ⅲ类差错105例。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日本事故委员会提出的SHEL模式用于分析护理差错形成的原因。
其中S (soft):指软件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硬件部分,指护士工作的场所;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指当事人与他人。
SHEL模式已被应用在护理差错防范的各个领域[2~3]。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护理部及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各个护理单元上报的《差错事故登记表》应
用SHEL模式从护士因素、病人因素、医疗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进
行回顾性分析护理差错的主要类型及引起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并记录其结果。
1.2.3 差错等级判定标准
参照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依据。
1.3 统计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建立数据库后用构成比、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护理差错类型
表1显示:在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型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医嘱处理错误,占
38.1%;漏执行监测、治疗,占31.7%;注射、给药错误,占10.3%。
表1 护理差错类型
2.2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
表2显示: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与护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S)相关占80.2%,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护理差错发生的第二大原因为与当事人及他人(L)相关占69.8%。
表2 用SHEL模式对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
3 讨论与分析
3.1 护理差错类型分析
本研究(表1)结果显示,护理差错发生的类型前三位分别为医嘱处理错误;漏执行监测及治疗;注射、给药类错误,共占到差错发生的80.1%。
本研究中医
嘱处理错误所占比例最高,达38.1%,分析原因包括护理人员在处理医嘱的过程
中查对不严、转抄环节多、工作被打扰等。
其次为漏执行监测及治疗,主要原因
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不到位,未仔细向有
关人员交接等使一些治疗未及时得到实施。
有研究[4]认为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
程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改进流程,加强查对制
度等可以有效避免差错的发生。
如:本研究中共有33例医嘱处理差错的发生主
要为在医嘱录入及转抄过程中出现药物的使用剂量及频率出现差错,其余15例
为未及时停用医嘱等。
通过原因分析认为护理人员在处理医嘱过程中未认真进行
查对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医嘱处理过程录入、转抄环节过多可增加差错发生。
改进措施为与信息管理中心配合升级系统软件,对需转抄的医嘱用电脑直接
打印以减少转抄环节中的人为差错;针对存在较大隐患的漏执行治疗、注射给药
差错实行每班两人核对,两人签名,共同把关来避免差错的发生。
3.2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
3.2.1 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S)
表2结果显示,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不足是护理差错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占80.2%,与相关研究[2~3]所得出的结果与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相关占100%略有
下降。
笔者认为其原因为:①对研究对象的分类统计方法不同;②目前临床普
遍存在原因分析不彻底的情况,将差错多归为个人因素,而忽视护理质量管理体
系和护理质量形成环节等因素;③护理管理者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培训。
护理差错原因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及素质低下相关的有医德素质、专业素质、
技术素质、身体素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执行制度不认真、工作责任心不强、岗
位职责不到位、个人业务能力不足、专业素质、服务意识差及违反操作流程等。
如:本研究中病情观察类差错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护理人员观察病情不及时,未按规定进行巡视,或是由于个人经验不足,专业知识能力未能对病员病情变化
做出正确判断,工作中主观臆断,凭印象办事,对患者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
病情。
3.2.2 护理工作场所(H)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差错的发生与硬件部份,即护理工作场所有关。
护理
工作中,不合理的病区环境设置及不完善的设备、设施,如:病区布局不合理、
不合理的护理用具、护理设施不足、安全设施不牢固等可增加护理差错的发生。
各级护理管理者应尽力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加强对设备、物品的管理,对不安全就医环境予以改进。
本研究中1例Ⅰ类差错:病人跌倒至股骨颈骨折,原因为抢救床固定的脚轮开关失灵,病人扶靠床边时床铺移位使病人跌伤。
分析原因属于不合理的护理用具及安全设施不牢固引起。
改进措施为检查所有的
单靠轮子来固定的床单元,发现有安全隐患的给予及时更换脚轮;跟后勤部门配合,新购买抢救床均为有固定脚轮及活动支架共同固定的抢救床。
3.3.3 临床环境(E)
护理工作的临床环境跟护理差错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
工作环境包括物理和
心理两个方面。
物理环境是指职业本身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必须达到法律所规定的
相关标准;心理环境指社会环境和护理人员对工作本身的评价[5]。
病区环境吵杂、人员过多;病区地面积水,地面潮湿;社会舆论压力大,人们对护理工作存在误
解和偏见,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使护士有失衡感,造成护士身心疲
惫而产生厌烦心理;护理人力不足,长期超负荷工作,心理过度疲劳、紧张等致
使治疗和护理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医院各部门应配合维持良好的物理环境,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关心和沟通,积极协助解决工作及生活上的难题。
3.2.4 当事人及他人(L)
护理差错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是由质量管理缺陷造成的[2]。
1999年,美国IOM的报告中也提出多数的错误是由于护理体制的疏忽,而
不是个人的粗心,这也是美国护士协会(ANA)长期以来所持有的观点[3]。
根据
表2对差错原因分析得出,与当事人及他人相关是护理差错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占69.8%。
管理者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监控管理不严格,把关不到位;管
理流程不合理、一些制度不完善;信息沟通不及时导致发生差错事故的几率增加。
本研究结果(表2)显示:差错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方面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绝大多数差错的发生都与管理存在缺陷有关,特别是反复
发生的差错。
如本研究中1名新护士给病人注射药物剂量错误,错把1mg阿托品当成0.5mg阿托品静脉推注。
病区护士长分析原因归为该护士责任心不强。
而护
理部及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根据SHEL模式分析原因为S1-护士工作疏忽,缺乏责
任心; L1-护理质量体系不完善:新护士培训工作不到位,L2-工作流程:无2人
核对环节;L3-他人:药房部门提供的阿托品药物剂型不合理:这两种药物外观相同,只有剂量上有差别。
3.2.5 防范对策
减少护理差错最根本的对策是预防其发生。
通过对差错类型及差错产生原因
的科学归因,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差错源头,提高警惕,发现薄弱环节。
护理
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是防范护理差错发生的根本保障,及时总结教训是把差错发生
率和差错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的手段。
加强护理管理,严格差错事故上报制度,及时发现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抓住容易产生差错的关键环节,经常检查回
顾护理质控落实情况,定期监测,定时通报。
护理管理者还应积极为护理人员创
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护理人员工作的场所硬件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及各项技
术操作流程,使护士在应急状态及日常护理操作中有章可循。
护士整体水平的提
高是减少护理差错的关键。
管理者应将护士素质和能力问题作为分析过失的核心,不断强化护士的各种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建立护理风险教育培训,提高护士风险
防范的能力。
对在职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风险意识教育与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培
养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凌桂莲.护理差错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61-62.
[2]阳世伟,郑碧霞,陈晖.SHEL模式在分析护理差错事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
理,2008,8(3):64-66.
[3]吕璟,马芳,白晶.应用SHEL模式防范急诊科护理差错[J].中国医药导
报,2010,7(1):126-127.
[4]唐秀忠,郭斌宏,张丽君,等.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11:4-5.
[5]王丽,李乐之.护理工作环境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