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如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 排行(h a ng)踌躇(ch o u)宫阙(qu e )须眉毕见(xi a n)
B. 稽首(j i )采樵(qi a o)常赉(I a i)负笈往游(j i)
C. 汤镬(hu o )自刎(w e n)霓裳(ch a ng)伯乐相马(xi a ng)
D. 逡巡(q u n)自诩(x u )箪食(d a n)又何间焉(ji a n)
2.如下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 空乏其身(穷困缺乏)神弗福也(幸福)
B.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比后壮(与,等到)
C. 教然后知困.(受到阻碍,不通)其声清越(清澈高扬)
D. 公将鼓之(击鼓)征于色(征验,表现)
3 .如下“之〃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 王怒,欲杀之
B.公将驰之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 .故逐之
4 .如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

他的诗歌作品集是《白氏长庆集》。

B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他辞官后写成315首七言绝句,编定为“己亥
杂诗"。

C. X养浩,元代散曲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一般和内容关系严密。

D.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

该首诗作于他被元军俘虏后经过零丁洋时。

5. 默写。

(6分)
(1)
《赤壁》中作者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表达文天祥崇高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仁人
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舒适的环境中,我们一定要加紧锤炼自我,否如此将会丧失斗志,迷失自我,用
《孟子》中的一句古语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环境下辛
苦劳作而内心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6. (莱芜中考)名著阅读。

(6分)
A. 皇帝以与全朝官员站在岸边,等待这一次伟大冒险行动的结果。

他们只看见船形成
一大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的人,因我在水中,水已没过我的胸脯。

当我到达海峡中
心时,他们就越发愁闷了,因这时的水已没与我的脖子。

皇帝断定我是淹死了,半月形的敌
舰队正在向我们发动进攻。

B. 当我们正争先恐后挤上平台时,另外两根须爪,从空中打过来,缠在了船长面前的
水手身上,猛地把他卷走……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啊!那个不幸的水手,被触须缠住,被吸
盘吸住,被那只大爪子卷到空中任意地摔来摔去,他喘息着,他透不过气,他叫喊着:“救救我!救救我!’’这几句话,是用法语喊出来的,这让我感到震惊!船上竟然有我的一个同胞,或许还有好几个!这撕心裂肺的叫声,我将一生铭记!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段中的“伟大冒险行动〃是指oB 段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 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段文字选自《格列佛游记》,锋利深刻的艺术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段选
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7. (某某中考)将如下
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与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②这种文字对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

④在某某某某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一一甲骨文。

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如此。

A.①⑥⑤③④②B .④⑥②⑤③①C .①②⑤③④⑥D .④⑤③⑥②①
& (某某中考)综合运用。

(8分)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故事大盘点】(3分)
孔、孟与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
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
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_______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择善而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3)【观点大讨论】(3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置名校周边的“学区
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如下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 —13题。

(13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如此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
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贾诩论战
太祖①比②征之,一朝③引军退,绣④自追之。

诩⑤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

’‘ 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

诩谓绣曰:“促⑥更追之,更战必胜。

’‘绣谢⑦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⑧往必利。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

悉如公言, 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

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

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

曹公攻将军无失策⑨,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

②比:连续。

③朝(zh a o):早晨。

④绣:X绣,东汉末年
的军阀。

⑤诩(x u ):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

后投靠曹操。

⑥促:赶快。

⑦谢:婉言拒绝。

⑧亟(j 1 ):
赶紧。

⑨失策:错误的策略。

9. 解释如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⑴弗敢专也()(2)齐师败绩()
(3)望其旗靡.()(4)悉如公言()
10. 如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绣乃服此乃勇士头也
B. 悉如公言王如其言
C. 曹刿请见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
D. 故知必败几上肴核如故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2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中曹刿认为齐人三鼓之时,可以进攻齐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文中贾诩认为X绣第二次出兵能“用败兵而战必胜〃的原因是
_____ 。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3. 曹刿和贾诩两人有何相似之处?(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孟子》中的文章,回答如下问题。

(11分)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孙叔敖举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海,百里奚举
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如此无法家拂士,出如此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如此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14. 解释如下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衡于虑___
(3)贤者亦有此乐乎
15•用现代汉语解释如下文言语句。

(4分)
(1)入如此无法家拂士,出如此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6.试着简要说说【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乙】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中的“忧"与“乐'‘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4分)
(三)(资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

(10分)
推敲
《X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
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
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7.解释如下加点的词。

(4分)
⑴韩立马良久()
(2)岛初赴举京师()
(3)遂于驴上吟哦()
⑷遂并辔而.归()
18•将如下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分)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19•这如此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4分)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如下问题。

(6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20.如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橘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
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 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舟〃,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时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 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

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
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 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
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1 •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
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
的情感。

(3分)
三、写作(50分)
22.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作文。

(1) 鲁迅把《干将莫邪》改写成了《铸剑》,很多名著也都经过编者的改编而搬上了荧屏,
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认真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领会作品的主旨,将其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尽量忠于原作;②描写要具体,具有可信度;③思想感情要鲜明;④600 字左
右。

(2) 《干将莫邪》中的侠客以一种“诚信"精神杀死楚王这个昏君,替赤的父亲报了仇,
当然故事有它虚夸的成分,也有侠客的崇高精神的表现。

我们这个时代也呼唤“诚信"精神的回归,一个人只有以一种“诚信"的精神立足这个社会,才能成就伟业。

联系实际,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文题自拟;②中心突出;③60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B(解析:B项“稽"应读“ q)
24(解析:A项“空乏'’应译为“使……穷困缺乏〃,“福〃应译为“赐福,保佑〃。

)
3. C(解析:只有C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其他都是代词。

)
4. C(解析:C项曲牌名一般与内容没多大关系,题目与内容关系严密。

)
5.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1)格列佛潜水拖回敌舰“我们"遭遇章鱼袭击(与章鱼搏斗)
(2) 讽刺生物学家阿龙纳斯
7. B
8. (1)示例: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⑵③⑦
(3) 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
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9. (1)独自占有(2)军队溃败(3)倒下(4)全部
10. B(解析:A项两个“乃'’意思分别是“才'’“是";B项两个“如'’都是“按照"的意思;
C项两个“见"意思分别是“拜见,觐见"“显现";D项两个“故"意思分别是“所以"
“旧的,原来的"。


11. (1)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曹操攻打将军没有失算,力气并未用尽就撤退了,一定是国内出现了重要问题。

12.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
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
13. 都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附【乙】文参考译文:
曹操连续攻打X绣,一天早上带领军队撤退,X绣亲自追赶曹军。

贾诩对X绣说:“不
可以再追了,如果再追赶的话一定会被打败的。

" X绣不听从(他的话),带领士兵和曹操交
战,大败回去。

贾诩对X绣说:“赶快再去追,再去交战一定可以胜利的。

" X绣婉言拒绝说:“刚刚没有听您的话,落得此番田地。

现在已经被打败了,再追又有什么用呢?"贾诩说:“战争形势有变化,赶快前往一定会取得胜利。

" X绣相信了他,就收拾闲散的士兵追
赶,大战后,果然胜利而归。

X绣问贾诩说:“我用精英的士兵追赶他们撤退的军队,而你说一定会兵败;我撤退后
用被打败的士兵去交战胜利的士兵,而你说一定会战胜他们。

全部都如你所说的,可是为什
么反过来的都灵验呢?"贾诩说:“这个很容易知道。

将军虽然善于用兵,却并非能和曹操
匹敌。

军队虽然刚刚撤退,曹操一定会行军时走在最后面;追赶的士兵虽然是精英,将军虽然不凡,他们的士兵也很精锐,所以知道肯定是会失败的。

曹操攻打将军没有失算,力气并
未用尽就撤退了,一定是国内出现了重要的问题;已经打败了将军,一定率领了轻快的军队
迅速行进,虽然留下众多将领行走在最后面,众多的将领虽然英勇,也仍然不是将军的对手,
所以即使用打败的士兵交战也一定会胜利。

" X绣因此很佩服贾诩。

14. (1)这样的(2)阻塞,不顺畅(3)也
15. (1)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
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2)假设国君能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假设国君能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

16. 【甲】【乙】两文中“忧〃都指忧患,“乐〃都指安乐;【甲】文中的“忧〃指个人具有
忧患意识,是一种积极心态,而【乙】文如此指人民生活陷入困顿;【甲】文中的“乐'’指
一种奢靡生活,而【乙】文中的“乐'’指百姓生活安宁。

17. (1)很(2)参加科举考试(3)在(4)连词,表修饰
18. (贾岛)开始想要用“推'’字,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画“推〃、“敲'’的动作。

19. 示例:①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②写作不厌百回改;③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

附参考译文:
《X公嘉话》说: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伸手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
的地方长官,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等事。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儿,
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

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 B(解析:B项“暖色调"“内心的温暖和惬意"错误,应是与友人分别时内心的凄凉。

)21•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孤寂与愁苦的心情,同时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2•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