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人物华盛顿和拿破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功: 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 ——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 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 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过: 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 治家。
拿破仑失败原因:
内因: ①靠军事征战建立起来的国家缺乏强大的经济支撑;战 争又使帝国财政经济陷入困境. ②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外因: 被占区人民积极反抗;反法同盟的打击 直接原因: 后期战争实力下降,不敌反法同盟 根本原因: 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力量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五、评价拿破仑
(1)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家道破落 (2)独特的个性: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 雄心勃勃
2、少年经历 (1)求学:布里埃纳军校 (2)思想: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3、机遇垂青
巴黎军事学院
(1)崭露头角:1793年,土伦之役
1795年,平息保王党叛乱,挽救共 (2)声名大震: 和国
二、军事征程
民主政治建设——首任总统
1789年——1797 1 形势:联邦政府羽翼未丰,国库债务累累,陆海 军名不副实,社会动荡。 2 第一届任期的措施:
政治上网罗人才,组成内阁,调和内部矛盾; 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维护国家的民主制度,完 善总统制。
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活跃经济; 外交上改善同英国的关系,加强同印地安人的 友好,以保证国家和平;
(对外侵略战争,带去灾难, 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拿破仑对外战争
1812年,远征俄国败退
1813年,莱比锡战役, 第六次反法同盟胜利, 拿破仑被流放 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摧垮 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1815年,滑铁卢战役,第七次 反法同盟胜利,拿破仑再次 被流放
远征意大利和埃及
围攻土伦之役,开始暂露头角
二、军事征程
(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8、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⑴原因: 英俄要挫败法霸权 其他欧洲国家要摆脱帝国统治,是“民族之战” ⑵过程: 莱比锡大会战,法军惨败 ⑶影响: 拿破仑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 第一帝国覆亡,波旁封建王朝复辟 ——说明:欧洲封建势力依然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⑷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标志着北美战 场上战争结束
民主政治建设——制宪
1.背景 ①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辞去总司令职务,回乡 务农; ②邦联政府软弱无能,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 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制宪 ①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选为会议主 席; ②通过《联邦宪法》,取代《邦联宪法》,确立一个 真正的全国政府; 3.意义:促成了《联邦宪法》的通过,使美国成 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
民主政治建设——首任总统
3 第二届任期 措施: 巩固第一届任期的成果; 宣布“严守中立”政策避免介入欧洲战事; 开展西进运动——推动美国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 意义:确立了美国的内政外交政策,维护和完 善了民主政治制度。
“一进”:1775年就任大 陆军总司令,1783年取 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二进”:1787年主持 制定宪法,确立了美国 民主政治。 “三进”:1789年就任 总统,维护和完善了国 家民主政治制度。
法兰西共和历程的艰难曲折
政体
共和制
第一共和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七 月 王 朝
君主立宪
帝制
波 旁 巴 士 底 狱
第一帝国 波 旁 复 辟 王 朝
1792 1804 1815 1830
第二帝国
时间
1848 1852 1870 1940
1789
一、荒野雄狮
1、出身与个性
意义: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性质?)
1775——1783
1775. 5 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华盛顿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 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投降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
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的主要军事活动:
⑴重新整顿和训练大陆军
⑵解放波士顿,取得北美人民首次重大胜利 ⑶ 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的胜利,鼓舞了士气
(一)从军显露: 1、1793年,围攻土伦; 2、1795年,平息巴黎保王党人叛乱; (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反法同盟军; ⑴原因:法国大革命不仅打破法国封建
统治,也震动欧洲封建统治, ⑵直接目的: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根本目的:英——维护欧洲霸权;俄、普——维护封建统治 ⑶结果:拿破仑军队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 ⑷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 洲封建势力
二、军事征程
(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4、1798年,远征埃及; 原因:为了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 5、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二、军事征程
(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4、1798年,远征埃及; 原因: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 5、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原因:督政府统治软弱无能,资产阶级需要强权 拿破仑军事威望高 过程: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 建立执政府,从第一执政→终身执政 实质: 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观点二:拿破仑是“战争狂人”。 理由: 他以战争起家(或通过土伦战役、远征埃及成 长起来); 他以军事政变(或雾月政变)上台; 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他穷兵黩武,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给本国人民 和被征服地区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
观点三:辩证说:拿破仑既是资产阶级政治家 又是“战争狂人”。 理由:提供两方面论据。 其他说:如拿破仑是阴谋家或独裁者、 军事家、“近代希特勒”等言之成理的说 法。观点明确并提供合理的论据。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有 人认为他是“战争狂人”。你的看法如何?请 说明理由。(7分) 观点一:拿破仑是资产阶级政治家。
理由: 通过收复土伦和远征埃及,打败反法同盟,巩 固和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通过对外战争和征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扩大 了革命影响; 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因为英国殖民当局践踏了他们的民主,损害了他们有生命、 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要保证大陆平安必须独立。
原因: 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7萨拉托加大捷
北 美 独 立 战 争 图
1775 来克星顿枪声
( 1776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
1776 波士顿首次大捷 1776.7 《独立宣言》
3.拿破仑战争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拿破仑政权代表当时新兴资产 阶级的利益,其失败表明在当时欧洲大陆上封建势力仍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三、内改造法国,巩固革命成果
基本原则是保护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
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 权利,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 2.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 3.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资产阶级出钱, 农民当兵)。 4.用人方面: 鼓励重用人才,善于容人,讲究用人所长。 5.法律方面:编篡并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被确定下来;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 义势力;成为资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广泛传播;)
四、走向末日
1、1806年,大陆封锁——埋下失败隐患; 2、1812年,东侵俄国——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 崩溃的起点; 3、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帝国开始瓦解; 4、1814年,反法同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 国覆亡; 5、1815年,“百日政权” 6、1821年,拿破仑在胃痛中结束一生。
选修四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7世纪中叶——19世纪20年代)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启蒙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
美国国父华盛顿
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上,刻有美国历史上的四位最伟大的总 统头像,其中,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半身雕像列在第一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个人来到 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权利。 ——杰斐逊 材料2: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的人 的鲜血和造成的啜泣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在这个 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 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 ——潘恩 材料3: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 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 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 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回答: 材料1、3理论依据是什么?材料2、3表明北美资产阶级要达到什 么目的?为什么? 启蒙思想。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
二、军事征程
(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8、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9、1815年,与英、俄、普、奥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原因:
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登皇位
过程: 滑铁卢战役,法军惨败
评价拿破仑后期作战
• 1)作战目的: 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 • 2)作战性质: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 • 3)作战结果: 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打败 •
二、军事征程
(二)前期作战: 6、连克强敌; ① 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奥、英)1799
迫使奥、英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
② 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1805
1805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 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③ 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奥)1806
重创普鲁士
④ 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奥)1810
奥地利公主嫁给拿破仑
——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乎整个欧洲,登上欧 洲大陆霸主宝座。
评价拿破仑前期战争
• 1)作战目的: • 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 2)作战性质: • 正义战争 • 3)作战意义: • 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 • 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二、军事征程
(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⑴原因: 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⑵结果: 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 ⑶败因: 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 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 ⑷影响: 战争失败,拿破仑军事力量受到重创, 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 卫大革命成果的革命性,又有强烈的称霸欧洲及侵略扩 张性质。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又 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 大陆的封建统治。他后期进行的战争虽然侵犯了欧洲许 多国家,掠夺了各国人民,招来了广泛的反抗,但客观上 仍然促进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进步。 2.欧洲大陆各封建君主国同法国作战,主要是为了扑灭法国革命,重建 封建秩序;正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企图消灭自己的商业竞争对手。
“一退”:1783年交出 军权,拒绝当国王。
“二退”:1788年夏, 宪法通过,华盛顿再次 踏上归程。 “三退”:1796年第二 届总统任满后,急流勇 退,不当终身总统。
评价
◆历史评价: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美国独 立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的内政外交 原则影响后世 ◆评价他的领袖风范(道德评价):华盛顿将 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 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体现了崇高的道德品质 和博大的心胸。美国人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关于他的争论: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的消极 影响,他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 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