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需要激发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作文需要激发情感
杨家坪小学刘仁芳
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猫爪子下的百灵鸟无论如何也唱不出动听的歌来。
是呀!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只有在心情舒畅时,鸟儿才会放声歌唱,这是自由带来的放松。
学生不也像那百灵鸟吗?没有了压力,没有了顾忌,才会有灵感的闪动,才会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教师应帮助学生摆脱写作时的心理束缚,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就会写出好文章来。
一、传递热情,激发情感
情绪具有感染性特征,教师的积极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
用。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领悟“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热爱生活、积极观察、阅读、积累和练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作文实践活动中提高作文能力。
教师开朗的个性、温和的态度、博大的胸怀、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传递着教师真挚的情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内驱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实用文档
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主要是让他们感到作文是一种需要,并设法去满足这种需要,
以形成动力。
作文课上创设各种富有情趣的情境,“以境激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
如我在指导写《可爱的家乡》之前,通过游家乡的名胜古迹,赏家乡的自然风光,看家乡的发展变化,品家乡的风味小吃等方式使学生有意识地富有情感地体验家乡的方方面面,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对家乡浓浓的情。
作文课上,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讲给大家听。
大家纷纷上台:“万盛黑山谷”、“晋云山”、“武隆仙女山”、“巫山小三峡”等处的奇丽风光;“大足石刻”、“酆都鬼城”等处的名胜;家乡高楼林立、步行街不断涌现、上天入地的地铁轻轨等;重庆的麻辣火锅等介绍得淋漓尽致,此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并在随后的作文中充分地流淌。
三、运用迁移,激发情感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历程,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
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引导读写“迁移”,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如《爬山虎的脚》重点说明了它的脚长在什么位置,是怎样一步一步牢牢抓住墙壁向上攀登的。
如果一步不实,就会枯萎。
赞扬了踏实、坚强、向上的精神。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
了作者的这种感情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迁移”,于是我要求学生回家去观察一种实用文档
植物写日记。
附学生作文:
“我家的牵牛花”系列观察日记
四(4)班张微微
一大早,我就冲向阳台看我心爱的牵牛花。
一夜的工夫,藤蔓就向上蹿了大半寸,我轻轻解下系在细竹竿上的红线,向上移了大半寸,重新系好。
我想看看从清晨到傍晚它又能长多少。
我盯着藤蔓看了好一阵,却又是静止不动的。
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昨天藤蔓头朝阳台外,今天又朝着阳台内了,但藤蔓总是向左旋转缠绕向上。
我用手把它向上、向右提了提,待我玩耍不到一个小时,再来看它,它又倔强地退回原地,慢慢又把头转向左边。
哈!我终于又发现一个秘密。
我搬来所有介绍植物的书籍,趴在床上,足足翻了一个多小时,一无所获。
晚上,我缠着妈妈去上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揭开了植物缠绕方向之谜。
原来植物这种特性是它们各自祖先遗传下来的。
不管它们被移植在哪里,但其旋转方向的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
那么,人们能否根据其特殊的栽培方式改变植物的缠绕方向呢?我又开始了新的思考……
四、发掘积累,激发情感
每位学生,其大脑里总或多或少存有对生活的积累。
而这仓库的钥匙就掌握在老
师手
实用文档
里。
如果老师开启及时,发掘得法,学生的积累就会像鲜活的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反之学生的大脑如一潭死水,不见半点涟漪。
因此,老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知识的大门,帮助他们发掘积累,变“无话可说”为“不吐不快”。
比如写一建筑物时,教师就用一张张图片作为金钥匙,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原有的积累,再加上教师娓娓动听的描述,仿佛把一处处雄伟别致的建筑展现在学生面前,感觉到了,却摸不着,心里痒痒的,这样的情感激发起来了,写作兴趣还能不上来吗?又如写信练习,教师可以创设对话情境激发情感:你看,小明的爷爷正在不停地咳嗽呢,快来劝劝他吧!学生上台劝说小明的爷爷(师扮)戒烟,可是,一个,两个……是老顽固,硬是不听劝告。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不跃跃欲试?
五、赏识成功,激发情感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学生的写作思
路打开后,要提供机会,让每个人都能领悟到成功的喜悦。
每一次作文结束后,我就举行一次“佳作赏析”,面对“优秀的作文”,我们会感到心情舒畅,精彩生动之处,会让人神采飞扬,欣慰万分,褒扬之词决不吝啬;然而面对一篇“差作文”,则感到心烦意乱,想为其修改,又无从下笔,因为不改则已,改之则非脱胎换骨、面目全非。
于是我在评析“差作文”时,转变了教育观念,用欣赏的眼光去评,变冷冰冰的技术实用文档
分析为春风般的鼓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作文评析,评点是针对前日大扫除而作的习作。
遵循新的理念,我要求学生也用欣赏的眼光去评析同伴的作文---只找优点,暂不找缺点,每篇至少找出一处写得好的地方。
学生先是一脸诧异,随后开始认真搜索,几分钟后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跃跃欲语。
以往评析课,不是冷冷清清,就是争得面红耳赤。
而此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神情异常兴奋,相互之间越来越和谐,当评到经典处,不是响起热烈的掌声。
曹杨是班中的作文老大难,当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他却低头无语,因为他的习作还没有找出一处闪光点。
我知道他已经对作文无半点信心,有的只是内心的恐惧。
这是学习委员看了他的习作之后,大声念道:“我们几个同学扫厕所,虽然臭了点,可是我还是忍着。
”顿时,他低着的头抬起来了,脸上露出了微笑,微笑中充满了欣慰和满足。
望着他的脸,我坚信从此他的作文会不断地进步。
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每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我能行”、“我是优秀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