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墨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与墨学
导读:启超是近代首先尝试运用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治墨学的大家。
其学术成就
是多方面的,既有《墨子》文本的校勘,也有墨家思想的研究。
在近代墨学研究的历程中,梁启超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梁启超的墨学研究只是其学术成就之一。
他的墨学研究范围广泛,但其中有着共同的
特征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用他自己称之为“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整理、研究墨家思想学说。
梁启超
认为,近代西方通行的学科中,中国只有史学。
他痛陈“旧史学”种种弊端,并产生两个
严重后果,“其一是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是因袭而不能创作”。
因此,他提出以近
代西方社会科学为参照而建构的“新史学”,指出“新史学”的任务在于“叙述人群进化
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新史学”以进化论为指导,来探讨人群进化和历史事件的
因果关系,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他认为,“地球人类,乃至一切事物,皆循进化之
公理”发展的。
“新史学”还认为历史的进化不是直线式发展,而是“或尺进而寸退,或
大涨而小落,其象如一螺线”,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但总趋势是,今天胜过昨天,将
来超过现在,愈变愈进步。
梁启超的“新史学”还强调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和英雄史观;
同时重视学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鼓吹“学术势力左右世界”。
在墨学研究中,他以“新史学”为其理论指导,这首先表现在他摒弃了儒家在学术上
的正统观念,把墨子同孔子、老子并成为中国古代的“三圣”。
对墨家学说也给予较多的
褒扬和肯定。
而梁启超之前,墨学研究者都未能够跳出儒家正统观念的藩篱。
梁启超摒弃
了对墨学的歧视,甚至把墨学放在除儒家之外的其它各家更高的地位。
其次,把墨家学说
纳入近代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之中,条分缕析,从宗教思想、实利主义、兼爱思想、政治
主张等方面予以考察,使墨家学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而区别于以前墨学研究的支离
破碎。
尽管这种研究还不深入,且有许多附会的地方。
但毕竟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他还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考察墨家学说的产生,这虽有环境决定论的倾向,但在当时
却使人们耳目一新。
梁启超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学者影响甚巨。
第二,把“所研究之事物”与“能研究此事物之心灵”相结合,历史与历史哲学相结合。
这实际上仍是他的“新史学”特征。
他认为,“历史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
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
”[xxi]因此,他在墨学研究中,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六经注我”的风范,使他的研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实际上,这也是梁启超学
术研究的总特征。
在《墨经校释》中,他把自己所掌握的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渗
透进去,在《子墨子学说》、《墨子学案》等著作中,更把墨家学说比附于近代西方政治
学说。
梁启超在墨学研究中“笔端常带感情”,借墨学阐发自己的思想,有时不免牵强,失
之粗浅。
然而,他并非专门的学者,而是集思想宣传和学术研究于一身的宣传家,他“为
我国思想界力图缔造一开国规模”[xxii]。
因此,求“理想与实用一致”,表现了鲜明的
实践特色。
还需要指出,梁启超说的“苟无哲学之理想,必不能为良史”并不是说他在墨学研究
中注意发掘墨家的哲学思想。
事实上,梁启超没有能够充分发掘墨家思想学说中的哲学思想。
这是他墨学研究的不足之一。
第三,比较研究是梁启超墨学研究的又一重要特征。
他认为,“夫欲求人群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而观察之。
”因此,他在墨学研究中注重古今
中西比较。
他不仅把孔、老、墨三家学说加以比较,认为“言夫理想,老子近唯心,墨子
近唯物,孔子则其折衷也。
言夫作用,老子任自然,墨子尊人为,孔子则其折衷也”。
而且,他把墨家思想学说同古希腊思想、基督教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甚
至社会主义思潮相比较,以求“见其具”,“知己之所长”。
比如,他以为“墨家既以天
的意志为衡量一切事物之标准,而极敬虔以事之,因此创为一种宗教,其性质与基督教最
相适近”[xxv]。
他还把墨家的实利主义与边沁的功利主义相比较;把墨家的社会起源说与
霍布斯、洛克、卢梭的民约论相比较。
诸如此类,在它的墨学研究中实在不少。
梁启超的比较研究,从总体上看还停留在形式的比较,而且许多地方穿凿附会,缺少
本质上、学理上的沟通,但也又不乏常人的研究深度。
需要指出的是,梁启超的比较研究
为其后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视野和方法,并为他们所借鉴。
这是他比较研究的真正
贡献所在。
梁启超的墨学研究上承孙诒让等人,下启胡适。
如果说孙诒让是用传统学术方法研究
墨学的集大成者,并标志传统学术方法研究墨学的终结的话,那么,梁启超则是用近代社
会科学体系来规范墨学的开创者。
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学养以及当时的学术环境等因素,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把握不可避免地有所局限。
他没有能够把西方的社会科学体系化为学
术研究的方法并运用于墨学研究,对墨学作理性的省察。
因而,他未能完成墨学研究方法
论由传统向近代的转换。
其未竟的任务由深受西方文化熏染的胡适来完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