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协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协调
推进绿色发展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资源环境的强约束压力,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载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则是绿色发展的制度要求。

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明确政府、企业及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特别要突出政府在推行绿色发展中的主要地位,认识到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绿色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这主要从完善绿色发展和环保立法、完善绿色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

首先,完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保证绿色发展就必须要从法律法规上进行突破,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

回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不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环保制度底线加剧了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恶化。

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用制度化来治理生态问题,为生态保护设立绿色标准,进一步规范生态行业。

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来贯彻实施绿色发展,修订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等,完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环境。

其次,完善绿色治理体系。

要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治理体系,以此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政府的决策水平,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才能凝聚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绿色发展合力。

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创
新治理理念与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培育预防理念。

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将生态文明要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之中,将生态绩效纳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之中,完善绿色GDP的核算理论与方法并纳入干部考核任用制度。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生态空间的用途管制来保证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形成覆盖各个领域的绿色标准体系,来规范全社会的发展路径。

建立绿色财政税收体系,推进环境税的改革。

最后,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才能为国家生态安全和绿色发展的贯彻落实提供有效保障。

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与职责,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建立生态价值评估制度;建立自然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制定中国乃至世界性的多元化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及生态补偿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