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地理同步练习(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初中七年级下地理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是南甘北甜,说明甘蔗和甜菜具有的特性是()
A.甘蔗是喜温凉作物,甜菜是喜湿热作物
B.甘蔗是喜湿热作物,甜菜是喜温凉作物
C.都是喜湿热作物
D.都是喜温凉作物
2. 下列属于新型农业的是( )
A.华北的小麦种植
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生产
C.西双版纳的橡胶生产
D.珠江三角洲的蔗基鱼塘
3.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B.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C.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B.②区域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
C.③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
D.④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4. 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欠佳,其中属于地多水少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5.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代表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脉
D.太行山脉
(2)乙地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6. 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确定甲、丙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因素
B.纬度因素
C.气候因素
D.降水因素
(2)与丙、丁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7. 就干湿地区而言,兴国县属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8. 我国水田为主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卷II(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领土的最南端A是________(岛礁),中国在此投放有主权碑,军舰和海警执法船不定期到这里巡航。
(2)图中黄岩岛是我国无可争议的领土,附近的邻国B是________。
(3)省级行政区C的简称是________。
它美丽富饶,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写出一个主要的风景名胜:________。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族集中分布地区。
(5)海峡E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1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________图表示的是我国的冬季风。
(2)这一季节,哈尔滨的特色旅游是________。
(3)夏季风为我国带来丰沛降雨,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________(早、晚),结束
________(早、晚),雨季________(长、短),北方雨季开始________(早、晚),结束
________(早、晚),雨季________(长、短)。
11.
对比下列三个地区的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降水量(毫米)
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地形类型
位于地势第几阶梯
农业特点
12. 如图是沿北纬40°的亚欧大陆及其1月和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气温年较低差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
(3)B、E两地的年降水量,B地更________,原因是距离海洋更________。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发生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
________(填字母)地,目前对其防治的主要措施________。
(5)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是因为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________的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海陆性质差异特别显著。
三、连线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
13. 将下列我国各地的地方文化景观的字母代号连线
14. 将下列搭配正确的连线。
A.中温带 a.苹果
B.暖温带 b.甜菜
C.亚热带 c.椰子
D.热带 d.柑橘
E.青藏高原区 e.青稞
15. 将下列地区与其相应的种植作物和作物熟制连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初中七年级下地理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答案】
B
【考点】
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解答】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是南甘北甜,说明甘蔗和甜菜具有的特性是甘蔗是喜湿热作物,甜菜是喜温凉作物。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农业及其重要性
【解析】
农业的分类比较多,新型农业包括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等
【解答】
解: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该农业属于新型农业.D
故选:.
3.
【答案】
A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解析】
以秦岭、淮河为界,①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②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③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属于灌溉农业.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在河谷地带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雨热同期,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故正确,符合题意;
南方地区降水丰富,适宜发展水田农业,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西北地区严重缺水,适宜发展绿洲农业,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青藏地区光照充足,适宜发展河谷农业,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解: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方地区,②为南方地区,③为西北地区,④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西北地区稀土资源丰富;青藏地区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依据题意.
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我国的水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
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欠佳,其中属于地多水少的地区是华北平原.
【解答】
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5.
【答案】
A
400A B C D A A
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2)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
(1)读图可得,甲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故选A。
(2)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东北平原,由于纬度较高,本区气温条件能满足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
故选D。
6.
【答案】
D
D
【考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解析】
(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读图可得,甲是西北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解答】
(1)读图可得,甲是西北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其主导因素是降水。
故选D。
(2)从图中看出,丙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丁是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故选D。
7.
【答案】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解析】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大致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解答】
解: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D
故选:.
8.
【答案】
D
【考点】
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解析】
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解答】
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其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9.
【答案】
【考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1)A
(2)冰雪
(3)早,晚,长,晚,早,短
【考点】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业
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解析】
(1)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风从内陆吹向海洋。
在它的影响下,气温降低,降水不多。
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
(2)本题主要考查地方特色及旅游业。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方雨季长短。
【解答】
(1)从图中看出,A图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应是我国的冬季风。
(2)冬季,哈尔滨寒冷干燥,特色旅游是冰雪。
(3)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11.
【答案】
自然条件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降水量(毫米)小于800大于800小于400
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平原、盆地、高原、丘
陵
高原、盆地
位于地势第几阶
梯
第二、三级阶梯第二、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
农业特点以小麦为主的旱地种植
业
以水稻为主的水田种植
业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考点】
我国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解析】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和人文差异。
【解答】
我国的四大区域在降水量、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及耕地类型等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①从降水量方面,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南方地区大于800毫米,属于湿润地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从气候类型方面,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从地形方面,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南方地区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交错分布,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④从位于地势的阶梯上看,北方地区位于地势二、三阶梯,南方地区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西北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⑤从农业类型看,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其种植业主要是灌溉农业。
12.
【答案】
(1)A,深居内陆
(2)C,海洋性气候
(3)少,远
(4)A,植树造林
(5)亚欧大陆,太平洋
【考点】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解析】
(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读图乙可知,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C地,原因是C地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3)B、E两地气候类型都是季风气候,其中E的年降水量更多一些,原因是距离海洋更近一些,B 地更少,原因是距离海洋更远。
(4)20世纪90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发生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图中的A地,目前对其防治的措施有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
(5)本题考查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
【解答】
(1)读图分析可知,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A地,主要原因是A地深居内陆。
(2)读图乙可知,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C地,原因是C地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3)B、E两地气候类型都是季风气候,其中E的年降水量更多一些,原因是距离海洋更近一些,B 地更少,原因是距离海洋更远。
(4)20世纪90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发生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图中的A地,目前对其防治的措施有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
(5)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三、连线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
13.
【答案】
【考点】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业
【解析】
我国有众多的旅游景观,不同旅游景观位于不同省区.
【解答】
解:我国有众多的旅游景观,如山西省的平遥古城、江苏省的苏州园林、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陕西省的秦陵兵马俑、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四川省的九寨沟、横断山脉的石屋.
14.
【答案】
【考点】
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解答】
甜菜是中温带作物,苹果是暖温带作物,椰子是热带作物,柑橘是亚热带作物,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15.
【答案】
【考点】
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
【解析】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温度差异大,因此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作物的熟制也不同.
【解答】
解: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盛产苹果,农作物熟制二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盛产柑橘,农作物熟制一年二熟;海南岛属于热带,盛产芒果,熟制一年三熟;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生产大豆,作物熟制一年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