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将军陈庆之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9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袍将军陈庆之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900字
白袍传说
一说起白袍战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三国时期的赵云,赵子龙。

他最厉害的战绩是在曹操军70万军马中,七进七出,斩杀曹操名将五十四人,并且还救出了刘备的小阿斗。

他在披挂上阵的时候,身上就穿着一身亮盔银甲,在乱军之中,显得明晃晃的耀人眼目。

古代作战不像现在一样,先进的武器装备,灵敏的互联网,他们都是靠一刀一枪,骑马射箭,贴身肉搏,能不能活命全凭自己的武艺有多高强。

但有那么一个人,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却敢在刀剑不长眼的战场上带领士兵身着白袍,还传出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的美名。

这就是笔者今天想说的,白袍将军陈庆之。

41岁才开始独立领兵,战斗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这十五年里,没有吃过一次败绩。

但对于他的历史,却不咋详尽。

因为他出生的朝代在历史长河中一晃而过,几乎那个朝代的所有人的面孔在现在看来都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他的名字很长时间湮没在历史的满满尘沙中,不为人知。

02以少胜多的戎马生涯
据说,陈庆之出生在一个平民读书人或者是小官吏家中。

在晋后隋前的时候,这样的出身是不大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的。

而且那时也没有科举,想要当官晋升靠的是举荐。

陈庆之想着自己没有什么有权势的亲友可以举荐自己,于是毅然入宫当了侍从,想自己杀出条路来。

当时的皇帝是梁武帝萧衍,陈庆之跟着萧衍先是下了二十几年棋。

他这二十几年,都是在为自己之后出人头地做准备。

为了得到萧衍的赏识,陈庆之硬生生地逼着自己晚上不上厕所,不睡觉,打足精神陪萧衍下棋,还不能只顾着自己赢,要让对方感受到下棋的乐趣才行。

因着这样的细细谋划。

到他42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525年,他有了一次带兵的机会,也因着这一次机会,给他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派陈庆之带着两千兵送豫王去徐州,路途中遇到了北魏两万魏军的阻击。

这样悬殊的对比,原以为陈庆之他们肯定溃不成军,全军覆没,可不善骑射的陈庆之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两千兵以一当十,顺利击退魏军。

因为这一战,两国都知道了陈庆之这个名字。

有时候,老天爷也很着急,想要给你一个更好的人生,给你很多的机会。

但你在消沉和抱怨当中,让这些机会一一溜走了。

于是那些天天都在怀才不遇的人,最后可能真的怀才不遇。

不要让生命中处处是“不合时宜”,像陈庆之这样,准备好,然后抓住命运的机会。

到了公元529年,陈庆之率七千兵去攻打荥阳。

这是一个兵强马壮,易守难攻的城池,而且守军有三十万。

陈庆之率军攻打了许多天,都没有攻下来。

就在大家心灰意冷,觉得胜利无望的时候,他精准地把握住了将士们的心里,说道:
“我们一路走来,杀了无数的人,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城里敌军的父兄,妻女。

现在我们只有七千人,敌军有三十万,大家再犹豫,我们只有一死。


就这样,这七千人身着白袍,抱着决一死战的信念,竟然奇迹般地攻入城中,拿下了荥阳。

士气大振,之后陈庆之所到之处,便只有胜利。

他从荥阳一路打到洛阳,一百四十天里连下三十二座城池,四十七场战斗,白袍上溅满了敌人的血。

再之后,有关这位白袍将军的后来,就记载得比较模糊了。

只知道公元536年,他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陈庆之手下当时不到万人便让梁帝紧张之至,急调军队驰援。

但军队
还没走到前线,只是刚刚出发不久,前线传来消息:主力已经被歼灭,守将抛下辎重,只身逃跑。

03成功的必然属性
没有人知道陈庆之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一个前半生都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为何骑上马穿上白袍之后,如此英勇?
很多人都认为《资治通鉴》、《南史》、《梁书》里对他的记载都是谎言。

的确,一个有着如此非凡决策力和行动力的人物,总是能在最危急的时候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当真是让人觉得,只有可能在小说中出现。

但他真的存在过,不可忽视的除了他身上这些荣光,还有他高尚的人格。

一是善待部属, 将士愿为之效死。

史书记载:“陈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可见,陈庆之的骑术箭术都不是很好,但他爱惜将士,常将梁帝的赏赐及钱财分给部下,而自己却素衣穿着,与部下共甘苦,因而能得到部下拥戴,愿为之效死力。

二是不搞特权,善待平民和异族。

可能是和他自己的出身有关系,淋过雨的人,总想给他人撑伞。

陈庆之在一次凶险的战争之后,装成和尚秘密潜回建康。

南归后,特
尊重北人。

只因他真正到过洛阳之后,才知道那里的人有很多都有真才实学,也是真君子,并没有因为立场不同而轻视对方。

豫州闹饥荒,陈庆之顶着压力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

日本有一本叫《奔流》的畅销书,其中的主角就是以陈庆之为原型,风靡一时。

因此,陈庆之在日本拥有很多的粉丝,日本人称他为“千古第一良将”。

大家所钦佩的,也是陈庆之这种抓住命运机会的人。

我们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而不是当下见。

朋友,坚持你所坚持的,也许现在看不到成效,但要相信,“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