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光面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光面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xxxA1合同段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等;

2、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范等;

3、国家及福建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

4、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5、近年来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6、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指南和施工要点;

7、我单位拥有的国家级、部级工法、科技成果和长期从事高等级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我部承建的xx隧道0.5座,为分离式双洞隧道,隧道全长855.8m,为长隧道,左洞长854.1m,右洞长857.5m。隧道进出口均位于平面曲线内,进口左右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左=3000m和R右=2850m;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左洞为0.7%/854.1m,右洞0.7%/857.5m;隧道进口设计桩号:左洞为ZK63+572,右洞为YK63+565;进口设计高程:左洞为586.69m,右洞为586.64m。。

2、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剥蚀低山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形呈波状起伏,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60m,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进口

侧山坡自然坡度25~30°,出口侧山坡自然坡度35~40°。

3、地层岩性

本隧址场区表层多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一般厚度3-6m,冲沟底部及陡坎略薄些,下伏侏罗系南园组(J3n)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

隧道洞身围岩为侏罗系南园组(J3n)的凝灰熔岩,属较硬-坚硬岩,岩体一般较完整,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较有利,据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隧道区主要发育有3条裂隙带及断裂构造带,对隧道围岩不利,影响隧道围岩级别,隧道开挖时,围岩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塌方掉块,应加强支护和监测措施,各段的具体评价见隧道纵断面图。

拟建隧道最大埋深约160m,深部围岩主要为微风化凝灰熔岩,节理裂隙发育较少-较发育,较有利于地应力的释放和调整,但钻孔中未见有岩芯饼化等高应力作用现象,综合临近泉三高速公路等工程经验分析,本隧道在隧洞区内出现高地应力的可能性不大。

隧址区未见有矿体分布,不会产生瓦斯等有害气体。但施工中粉尘可能较大,施工中应注意粉尘污染监测工作,并做好通风工作。

4、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根据《厦门至沙县高速公路(安溪至沙县)泉州段线路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线路地震设防烈度属于6度区,测区内50年超越概率10%的平均土质条件下峰值加速度为0.05g,中硬土场地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区域地质相对稳定,建议抗震设计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规范执行。

5、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山坡坡体起伏较大,隧道地表水系不发育,仅部分冲沟底部见有小水流。隧址区四周地形较陡,一般坡度25-35°,地形切割较强烈,降雨后地表水沿坡排泄迅速,无有利地表水蓄积之地形。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及赋存介质不同主要有:①基岩风化网状裂隙水:赋存于碎块状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层的网状裂隙中。隧道区岩性为侏罗系南园组(J3n)凝灰熔岩,碎块状强风化岩层裂隙较发育,富水性及导水性相对较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厚度相对较小,勘察期间水量较贫乏,对洞身围岩及开挖影响较小,主要对隧道进、出口及浅埋段围岩的施工有影响。②基岩裂隙水:洞身围岩主要为微风化凝灰熔岩,主要受节理裂隙等控制,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和基岩风化裂隙水的补给,向山体附近的沟谷中排泄,富水性一般较差,节理密集带相对较富水,但本隧道3条节理带宽度小,故地下水贫乏。

隧址区场地环境类型的分类为Ⅲ类,按地层渗透性分,属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据该隧道所取水样的水质简分析结果,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D的有关规定进行判别,隧道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根据《水文地质手册》及《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J339-2004),综合估算出隧道单洞正常涌水量取750m3/d。

三、隧道光面爆破

爆破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的一道主要工序,爆破效果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隧道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爆破质量好可节省支护费用和时间,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隧道洞口明挖段开挖完成进行超前管棚施工稳定围岩后,可开始进行暗洞开挖。开挖采用钻爆破法,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施工中按“弱爆破、多循环、早支护、勤量测”的原则进行,随开挖随支护,防止因支护不及时导致坍方。视围岩情况,具体的开挖支护方案如下所述:Ⅱ、Ⅲ级围岩:

1、采用全断面开挖,钻眼光面爆破,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周边眼的方向,减小超欠挖,采用微差爆破,雷管微差段数尽量增大,集中在每段药量越少,震动效应就越小,避免影响围岩较差地段的稳定。

全断面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2、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⑴放样布眼

钻眼前,测量人员用红油漆准确绘出开挖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示出炮眼的位置,误差不超过5cm。

⑵定位开眼

采用钻孔台车钻眼时,台车与隧道轴线要保持平行。台车就位后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对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其它眼的精度要高,开眼误差控制在3cm之内。

⑶钻眼

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能熟练操作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时,台车下面有人专门指挥,以确保周边眼的外插角,外插角一般不超过2°~3°,尽可能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小于15cm。同时应根据眼口位置和掌子面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确保炮眼底在同一断面上。掏槽眼比辅助眼眼底深10cm。

⑷钻爆设计

①设计原则

采用光面爆破。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进尺,爆破器材等条件编制爆破设计。

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最小抵抗线,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眼与辅助眼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20CM。

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小直径连续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