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景区管理
物业景区管理规章制度大全

物业景区管理规章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物业景区,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提升景区形象和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物业景区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第三条物业景区指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景区。
第二章景区管理第四条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对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景区的清洁卫生、安全保障、服务接待等。
第五条景区每天设立管理值班人员,对景区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景区内严禁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违规者将被禁止入园。
第七条景区内严禁野广告、拉客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第八条景区内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对景区内外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九条景区内设立急救站,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应急情况下及时救助受伤者。
第十条景区内设立导游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和旅游咨询。
第三章游客服务第十一条景区内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和导游手册。
第十二条景区内设立清洁工作人员,保持景区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三条景区内设置休息区和遮阳伞,供游客休息和避暑。
第十四条景区内设置食品销售点,提供各种饮品和小吃。
第十五条景区内设置卫生间,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和卫生。
第十六条景区内设置儿童游乐区,为小朋友提供娱乐场所。
第四章安全保障第十七条景区内设立安全警报系统,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十八条景区内设置隔离栏和警示标识,防止游客进入危险区域。
第十九条景区内设置消防器材和应急疏散通道,保障安全疏散。
第二十条景区内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二十一条景区内禁止高空抛物、攀爬树木等危险行为,违规者将受到严厉处罚。
第二十二条景区内禁止斗殴、酗酒等不文明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制止并处理。
第二十三条景区内禁止恶意破坏公共设施,损坏者将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二十四条景区管理部门设立监督检查组,对景区的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第二十五条景区管理部门接受社会监督,接受公众投诉,及时处理问题。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 景区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管理规定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旅游法》、《景区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管理工作。
第三条旅游景区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旅游景区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的旅游景区,指的是符合国家旅游局规定的具备特定立体景观、传统文化和旅游设施的区域。
第二章景区规划第六条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地域特点和旅游资源情况,制定景区规划。
第七条景区规划应包括景区的布局、功能区划、旅游设施、管理标准等内容。
第八条景区规划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等因素。
第三章景区设施第九条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规划,合理设置景区内的旅游设施。
第十条景区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游客的需求,提供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第十一条景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应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章景区管理第十二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景区巡视制度,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景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第五章景区安全第十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第十七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区内重要设施的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附件:景区规划图、景区设施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旅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景区管理条例》:指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有关景区管理的法规。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3篇)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旅游景区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指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旅游景区所有人员以及进入旅游景区的游客。
第三条主要内容本制度主要包括景区安全管理机构、景区安全管理职责、旅游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第四条景区安全管理机构景区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机构由景区管理部门的领导带头,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第二章景区安全管理职责第五条景区管理部门的职责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景区的全面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督促景区其他部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监督景区安全设施的使用、组织安全培训、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等。
第三章旅游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安全设施和设备景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防火设施、救生设备等,以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八条安全培训景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知识、应急措施、突发事件处理等。
第九条游客教育景区应加强游客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栏、导游讲解等形式向游客提供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不违法乱纪。
第十条景区巡逻景区应定期巡逻,加强对景区各个区域的监控和管理,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景区的安全和秩序。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十一条应急预案的编制景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并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
应急预案应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第十二条应急设施和装备景区应建立应急设施和装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以及联系警察、消防等相关部门的紧急联系方式。
第十三条应急演练景区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强化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景区服务与管理电子教案

景区服务与管理电子教案第一章:景区服务与管理概述1.1 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景区的定义与分类理解服务与管理在景区运营中的重要性1.2 景区服务与管理的目标与原则掌握景区服务与管理的目标掌握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原则1.3 景区服务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景区服务与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景区服务与管理组织结构2.1 景区组织结构设计理解景区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掌握景区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2 景区各部门职责与职能掌握景区各部门的职责与职能2.3 景区员工招聘与培训理解景区员工招聘与培训的重要性掌握景区员工招聘与培训的方法与技巧第三章: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3.1 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设计理解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设计的重要性掌握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设计的方法与技巧3.2 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的实施与监控掌握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的实施与监控的方法与技巧3.3 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改进掌握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改进的方法与技巧第四章:景区服务质量管理4.1 景区服务质量概述理解景区服务质量的定义与重要性4.2 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方法掌握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技巧4.3 景区服务质量改进策略掌握景区服务质量改进的策略与方法第五章:景区环境与安全管理5.1 景区环境保护理解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景区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技巧5.2 景区安全管理理解景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景区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技巧5.3 景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掌握景区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的方法与技巧第六章:景区游客管理与服务6.1 景区游客预约与接待理解游客预约制度的重要性掌握景区预约系统的使用与管理学习有效接待游客的技巧6.2 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分析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掌握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策略与方法6.3 景区游客投诉处理理解游客投诉处理的标准与流程学习有效处理游客投诉的技巧第七章:景区营销管理与服务7.1 景区营销概述理解景区营销的概念与重要性掌握景区营销的基本原则与策略7.2 景区营销渠道管理学习选择与开发景区营销渠道掌握营销渠道的管理与维护方法7.3 景区品牌建设与宣传理解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品牌宣传的方法与技巧第八章:景区商品服务与管理8.1 景区商品开发与管理理解景区商品开发的重要性掌握景区商品开发与管理的方法与技巧8.2 景区商品销售服务学习商品销售的服务流程与技巧掌握提升景区商品销售的方法与策略8.3 景区商品知识产权保护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与技巧第九章:景区信息技术服务与管理9.1 景区信息技术的应用理解信息技术在景区服务与管理中的作用掌握常见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9.2 景区信息化管理学习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掌握信息化管理在景区的实施技巧9.3 景区网络安全与管理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方法与技巧第十章:景区服务与管理案例分析10.1 景区服务与管理案例解析分析景区服务与管理成功案例的经验理解景区服务与管理失败案例的原因10.2 景区服务与管理创新学习景区服务与管理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掌握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创新理念10.3 景区服务与管理发展趋势了解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学习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1. 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景区的定义与分类,以及服务与管理在景区运营中的重要性。
风景区管理制度

风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风景区管理,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国家级风景区,各级风景区管理单位应严格遵守执行。
第三条风景区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文明旅游”的原则,切实保护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第四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风景区管理机构第五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管理部门,负责风景区内的管理工作,包括生态保护、安全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
第六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风景区内的公共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第七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环保部门,负责风景区内的生态保护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八条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旅游服务部门,负责游客接待、导览服务、宣传推广等工作。
第三章风景区管理规定第九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并公布游览路线及相关信息,确保游客能够安全、合理地游览风景区。
第十条风景区内设置的观光设施和游乐项目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测和审批,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十一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确保游客得到专业、周到的导游和服务。
第十二条风景区内不得破坏自然景观,不得随意摘取野生植物、动物,严禁乱涂乱画。
第四章环境保护及安全管理第十三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第十四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游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风景区内应当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应急逃生通道,配备应急救护设备和急救人员。
第十六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设施的维护。
第五章服务质量及管理评估第十七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十八条风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投诉问题。
景区规章管理制度

景区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景区管理,保障游客和景区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景区是指具有明确地域界限,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为基础,供游客游览、休闲、娱乐的场所。
第三条景区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景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第四条景区管理责任主体应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保障游客权益,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章景区规划与建设第五条景区规划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充分考虑景区资源特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条景区建设应符合规划要求,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确保景区整体风貌和环境质量。
第七条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文物影响评估。
第八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景区内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建设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第三章景区保护与管理第九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景区保护制度,明确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确保景区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第十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景区内文物古迹、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的保护,禁止破坏、盗窃、滥用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
第十一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景区内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景区内游客的管理,建立健全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必要的游客服务。
第十三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制定景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章景区经营与管理第十四条景区管理机构应依法开展景区经营活动,严格遵守国家价格、税收、工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十五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景区内经营者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保障游客权益。
第十六条景区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景区票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票价政策和优惠措施,确保票务收入合法合规。
国家旅游景点规章制度

国家旅游景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国家旅游景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保障游客的权益,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国家级旅游景点的管理。
第三条国家旅游景点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并由国家旅游局认定的旅游景点。
第四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本规章的要求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国家旅游景点的管理机构应当是专门的管理部门,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第六条管理机构应当设立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团队,负责景点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第七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景点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景点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游客权益保障第九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服务,确保游客的安全。
第十一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第十二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不得虚假宣传。
第四章环境保护第十三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保护环境,不得破坏自然景观。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景区环境进行监测。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实行生态旅游,推动绿色旅游。
第五章票务管理第十六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制定合理的票务管理制度,确保票务透明公正。
第十七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实行实名制,对游客进行登记和身份验证。
第十八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建立系统的票务销售渠道,保证游客的购票权益。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游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二十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一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设立安全监控系统,及时监测景区内的安全情况。
第七章文明旅游第二十二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倡导文明旅游,杜绝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第二十三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设立文明导游队伍,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第二十四条国家旅游景点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文明素养。
景区管理办法

景区管理办法景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与任务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景区的管理,保护和改善景区环境,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旅游景区的管理。
第三条景区管理应遵循维护公共利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节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景区管理机构负责景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景区管理规定和制度;2. 组织景区环境保护和卫生清洁工作;3. 维护景区设施的正常运行;4. 组织开展宣传推广和景区服务活动;5. 监督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保障旅游者的安全和权益。
第三节景区规划与建设第五条景区应根据自然、文化和人文资源特点,制定长远规划和短期建设方案,确保景区的持续发展和改善。
第六条景区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规划,注重景区环境保护;2. 适当扩大景区规模,提升景区服务设施;3. 保护和恢复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4.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服务条件。
第四节环境保护与管理第七条景区应制定环境管理措施,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包括但不限于:1. 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2. 定期进行景区环境治理和修复;3. 加强对生态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4. 限制污染物排放,提倡节能减排。
第五节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第八条景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九条景区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节物品管理与清洁第十条景区应制定物品管理和清洁措施,保持景区内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第十一条景区应提供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引导旅游者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第七节旅游者权益保护第十二条景区应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1. 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 提供准确、真实的旅游信息;3. 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4. 处理旅游者的投诉和纠纷。
景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景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维护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景区的良好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景区内工作和活动的人员,包括景区职工、游客、服务商等。
第三条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做到安全规范、保护有力、应急处置及时。
第四条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的特点、规模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五条景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当公示于景区内的显眼位置,供所有人员查阅。
第二章景区安全管理责任第六条景区管理部门是景区安全管理的主体,应当制定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规范,指导和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
第七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八条景区职工应当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
第九条景区服务商应当严格遵守景区安全管理规定,保证服务质量,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第十条游客应当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挥,自觉维护景区的良好秩序和安全。
第三章景区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检查机制,定期对园区设施、设备和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二条景区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火灾、地震、人群踩踏等。
第十三条景区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保障游客的安全,如消防器材、急救设备等。
第十四条景区应当建立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职工和游客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景区安全管理处罚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景区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景区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第十六条对于严重违反景区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景区管理部门有权对当事人进行停职、降级、开除等处理,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之前的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进行废止。
4a景区规章制度大全

4a景区规章制度大全第一章景区管理第一条:景区名称为XXXX景区,是一家4A级景区,管理单位为XXXX有限公司。
第二条:景区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8:00至晚上6:00。
第三条:景区对游客实行实名制购票,游客需凭有效身份证件购票入园。
第四条:景区内禁止吸烟,禁止携带宠物入园。
第五条:游客在景区内需保持环境整洁,不可随意乱扔垃圾,严禁涂鸦破坏景区公共设施。
第六条:在景区内不得从事非法交易,贩卖违禁品,损坏文物等行为。
第七条:景区内禁止一切形式的赌博活动。
第八条:景区内不得张贴宣传品,张贴广告必须事先经过景区管理部门审批。
第九条:景区内的餐饮、住宿等服务必须符合相关卫生规定,不得提供劣质食品及服务。
第十条:景区内游客需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得拒绝或抗拒工作人员的合理管理。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景区内设置了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游客需按照工作人员指引有序疏散。
第十二条: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需注意自身安全,切勿攀爬栏杆、越界等危险行为。
第十三条:景区内严禁游客在水域游泳,如需游泳需前往指定游泳区域并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景区内禁止摔跤、搏斗等不文明行为,保持良好游园秩序。
第十五条:景区内有林区和动物园,游客需保持园内植被和动物的安全,禁止随意破坏和骚扰。
第十六条:景区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入园。
第十七条:景区内不得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保持景区内安静整洁。
第三章服务规定第十八条:景区内设有导游服务,游客可根据需求选择跟团游或自由行。
第十九条:景区内设有候车点、卫生间、饮水处等服务设施,游客需爱护设施,做到文明用餐和用水。
第二十条:景区内设有救援服务,如有突发情况,游客可及时向工作人员求助。
第二十一条:景区内设有纪念品商店、餐饮等服务设施,游客可根据需求进行购物或用餐。
第二十二条:景区内设有儿童乐园,家长需在儿童活动期间全程陪同,确保儿童安全。
第四章规章制度第二十三条:景区内游客需遵守本规定,如有违反,将被勒令离园,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章景区管理机构及职责1. 景区管理机构每个旅游景区应设立景区管理机构,负责景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景区管理机构由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组成。
2. 管理人员职责管理人员应制定景区年度运营计划,并组织实施。
他们应负责景区的市场推广、资源整合和合理利用,以及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
3. 工作人员职责工作人员是景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景区接待、票务管理、导游服务、环境保护和卫生管理等方面。
4. 安保人员职责安保人员负责景区内的安全维护和秩序管理,他们应定期进行安全巡逻,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指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
第三章游客管理1. 游客入园游客进入景区前,需购买门票,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通道入园。
2. 票务管理票务人员应对游客购票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
景区应提供在线购票服务,方便游客提前预订门票。
3. 导游服务导游是景区的重要服务人员,他们应对景区的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解说,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
4. 游览秩序游客应按照指定路线游览景区,不得随意进入游览区外的区域。
游客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不得损坏景区设施和环境。
第四章景区环境保护1. 垃圾分类游客应遵守景区的垃圾分类规定,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2. 植物保护游客不得随意采摘、破坏景区内的植物。
不得踩踏花草和树木。
3. 水资源保护游客应节约用水,不得在景区内污染水源。
第五章安全管理1. 消防安全景区应设置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游客在景区内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景区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应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引导游客有序撤离。
3. 交通安全景区内的交通应有明确的规定和标识,游客应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第六章投诉处理1. 投诉渠道景区应设立投诉处理渠道,接收游客的投诉,并及时解决问题。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手册

旅游景区管理规章制度手册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的管理行为,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文明旅游的进行,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手册。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管理、运营、维护等相关工作。
1.3 定义(此处列出相关术语的定义,如: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人员等)第二章:景区管理组织机构2.1 领导班子2.1.1 景区负责人2.1.2 部门主管2.1.3 其他关键岗位2.2 人员职责分工2.2.1 景区负责人职责2.2.2 部门主管职责2.2.3 岗位人员职责第三章:景区安全管理3.1 安全责任制3.1.1 安全生产责任3.1.2 游客安全责任3.2 安全设施3.2.1 消防设施3.2.2 电气设备管理3.2.3 游客导向系统3.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3.1 火灾事故3.3.2 自然灾害3.3.3 恐怖袭击事件第四章:景区服务管理4.1 服务标准4.1.1 游客接待标准4.1.2 景区景点开放时间4.1.3 游客投诉处理标准4.2 游客行为规范4.2.1 不文明行为禁止条例4.2.2 景区资源保护规定4.2.3 游客应急救援指引4.3 财务管理4.3.1 景区门票管理4.3.2 旅游产品收益分配4.3.3 财务报表审核流程第五章:景区环境保护5.1 生态环境保护5.1.1 植被保护5.1.2 水质保护5.1.3 垃圾分类管理5.2 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5.2.1 文物保护法规5.2.2 古建筑维护管理5.3 景区环境整治5.3.1 景观绿化5.3.2 环境卫生保洁第六章:景区规章制度执行与监督6.1 规章制度宣传6.1.1 游客告知书6.1.2 宣传栏设置6.2 规章制度执行6.2.1 例行检查6.2.2 立案处理6.2.3 违规行为处罚6.3 规章制度监督6.3.1 内部监督机制6.3.2 外部监督机制第七章:附则7.1 本手册解释权归景区管理机构所有。
7.2 本手册的修改和调整应及时传达并在景区公告栏上公示。
《景区管理教案》

《景区管理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培养景区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胜任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通过学习,学员将掌握景区管理的基本概念、景区经营的策略、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景区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员了解景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使学员掌握景区经营的策略和方法。
3. 使学员学会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技巧。
4. 使学员能够应对和处理景区突发事件。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景区管理基本概念1.1 景区的定义与分类1.2 景区管理的原则与目标1.3 景区管理的基本流程第二章:景区经营策略2.1 景区市场调研与分析2.2 景区产品开发与营销2.3 景区价格策略与收益管理第三章:景区服务质量管理3.1 景区服务质量的内涵与评价3.2 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流程与方法3.3 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与措施第四章:景区突发事件处理4.1 景区突发事件的特点与分类4.2 景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措施4.3 景区突发事件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景区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景区管理的实际案例,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景区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情景模拟:模拟景区管理的情境,锻炼学员的应变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景区管理案例的分析能力。
3. 情景模拟演练:评估学员在模拟情境中的应对能力。
4. 期末考试:测试学员对景区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景区人力资源管理6.1 景区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招聘6.2 景区员工培训与发展6.3 景区员工绩效评估与激励七、景区环境管理7.1 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2 景区环境规划与建设7.3 景区环境监测与维护八、景区设施与服务管理8.1 景区设施的规划与维护8.2 景区服务的分类与质量控制8.3 景区服务创新与提升九、景区安全管理9.1 景区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9.2 景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9.3 景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处理十、景区营销管理10.1 景区营销战略规划10.2 景区营销渠道与推广10.3 景区品牌建设与形象管理六、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设施与服务管理、安全管理、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风景区的规章制度

风景区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风景区的良好秩序,保障游客的安全,提升游览体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游客在风景区游览期间,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得违反规定。
第三条风景区管理人员有权依照本规章制度,对不遵守规定的游客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四条风景区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8:00至晚上18:00,具体时间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调整,游客应遵守开放时间。
第五条风景区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禁止携带大件物品。
第六条风景区内禁止投放垃圾,游客应当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内。
第七条风景区内禁止涂鸦、破坏植被、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游客应当爱护环境,保持风景区的整洁。
第八条风景区内禁止喧哗、打闹、跳跃等影响其他游客的行为。
第九条风景区内禁止摄影师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商业拍摄。
第十条风景区内禁止擅自上山、越界行走,必须遵守固定的游览线路。
第十一条在风景区内举办活动需事先向管理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二条风景区内禁止捕捉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
第十三条游客应当自觉维护风景区内的秩序,如有违反规定行为,管理人员有权制止并记录。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规定行为严重者,管理人员有权将其请离风景区,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对于遵守规定、自觉维护秩序的游客,管理人员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六条游客在风景区游览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向管理人员求助。
第二章游客权利和义务第十七条游客有权自由选择游览线路,游览景点。
第十八条游客有权享受风景区提供的服务,包括导游讲解、景点介绍等。
第十九条游客应当遵守规章制度,保护环境,爱护景观。
第二十条游客应当保护自身安全,遵守公共秩序,不得进行违法乱纪行为。
第二十一条游客应当尊重管理人员,配合管理。
第二十二条游客应当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第三章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十三条管理部门有权对游客进行管理,维护风景区的秩序。
第二十四条管理部门有权对违反规定的游客进行劝阻、纠正。
景区行政管理规章制度

景区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景区行政管理,规范景区管理秩序,保障游客权益,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位于景区管理范围内的管理者、工作人员和游客。
第三条景区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维护景区管理秩序。
第四条游客应当遵守景区管理规定,尊重景区工作人员,注意保护景区环境,共同维护景区的良好形象。
第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管理规章制度,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第二章景区管理权限第六条景区管理部门具有对景区内管理秩序的监督和管理权限。
第七条景区管理部门有权制定景区内的管理细则,并对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景区管理部门有权对景区内进行巡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做出相应处理。
第九条景区管理部门有权对游客进行检查,查验游客的证件及携带物品,确保景区内安全。
第十条景区管理部门有权对景区内展览、演出等活动进行审核及管理。
第三章游客行为规范第十一条游客应当遵守景区内的管理规定,不得随意摘取、破坏景区植物。
第十二条游客应当保持景区内的卫生环境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第十三条游客应当自觉排队,遵守景区内各项规定,不得在景区内吸烟、喧哗、打闹。
第十四条游客应当尊重景区工作人员,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第十五条游客应当遵守景区内的安全规定,不得非法攀爬围栏、越界等行为。
第四章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第十六条景区工作人员应当尊重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解答游客疑问。
第十七条景区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景区管理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接受贿赂。
第十八条景区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景区管理工作,保障景区安全和秩序。
第十九条景区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泄露景区内部信息。
第二十条景区工作人员应当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和调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五章惩罚措施第二十一条对于违反景区管理规定的游客,景区管理部门有权做出相应处理,包括口头警告、罚款等处罚。
景区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确保景区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全体管理人员,包括景区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兼职人员。
第三条景区管理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游客为中心,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景区设立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的全面管理工作。
景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各部门,各部门职责如下:1. 综合办公室:负责景区内部行政、人事、财务、档案、保密等工作;2. 营销部:负责景区宣传推广、市场拓展、门票销售、合作伙伴关系维护等工作;3. 安全保卫部:负责景区安全、消防、交通、卫生等工作;4. 市场运营部:负责景区景点、设施、服务等运营管理工作;5. 质量监控部:负责景区服务质量监控、游客投诉处理等工作;6. 设施设备部: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等工作。
第三章管理人员职责第五条景区管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景区各项规章制度;2.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高自身业务水平;3. 主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维护景区形象;4. 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景区各项工作;5. 积极参与景区各项活动,为景区发展建言献策。
第六条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3.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4. 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七条景区管理人员应遵守以下管理制度:1. 上下班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2. 请假制度:因事请假,需提前向部门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请假;3. 考勤制度:实行考勤打卡,严格执行考勤制度;4. 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景区安全;5.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景区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6. 服务质量监控制度: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及时处理游客投诉,提高游客满意度;7. 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区项目品牌则是指旅游景区的品 牌以其中的特色项目为基础,旅游 者是通过该项目而认知旅游景区。 景区资源品牌是在景区占有垄断 性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对旅游资源 的包装和开发而形成的市场知名度, 目前大部分知名旅游景区都是依靠 资源品牌,如北京故宫、九寨沟、 神农架、泰山等。
• 景区运作品牌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景区品牌 塑造方式,即通过具有个性的景区管理运 作方式为人们所关注,从而产生的知名效 应。如开民营经济开发旅游景区先河的碧 峰峡景区就是典型的例子。 可见,旅游景区品牌塑造拥有多种渠道 的选择,关键是应把握景区自身的特点所 在,并借助社会放大效应将个性特征传递 给旅游者。
首旅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 集团之一,是以经营旅游业为主, 涵盖酒店、旅行社、汽车、购物、 餐饮、会展、娱乐、景区等业务发 展的现代化企业。首旅集团自1998 年成立来积极推进流程再造,进一 步完善 “吃、住、行、游、购、娱” 旅游六大要素的产业链,导入全新 的经营理念,发挥品牌集聚效应, 强化网络管理,对酒店、旅行社、 餐饮、汽车服务、旅游商业等板块 进行业务整合,实现板块互动。
第一章 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景区管理发展概述
一、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 截至2006年,我国已有各类旅游景区 15000多个,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 29个,4A级旅游区270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11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55个,国家森林公 园344个。 1 旅游景区相关概念 旅游区 、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
• 靖增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项目开发
• 景区企业品牌是指将景区作为一个具 有个性的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的知名度 与美誉度。
• 通常情况下,该类企业是以独特的企业文 化或突出的经营理念和绩效为人们所认同, 如著名的迪斯尼公司、我国的宋城集团、 华侨城等都是景区企业品牌的典型代表。 在企业品牌的支撑下,景区可以通过管理 输出、特许经营等方式迅速扩大景区的市 场规模。
(三)品牌提升 旅游景区的品牌按照其影响力大小 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如地方级、 区域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等。 品牌提升的目的就是扩大景区品牌 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景区吸 引力水平。
二 集团化趋势 (一)从集团化的对象看,可以 分为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 (二)按旅游景区集团化方式, 可以分为资产纽带型和品牌核 心型。
• 3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 (一) 旅游景区的要素分析 旅游景区的要素分两类: (1)资源要素; (2)非 资源要素 (二)旅游景区构成要素 1 旅游景区构成的资源要素 旅游景区构成的资源要素是旅游景区的基础, 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及旅游服务。 (1)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是指赋存于旅游景区空间范围内, 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资源,包括自然型及人文 型的。
公司所辖的三大精华景区、六个精 华景点(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国宾洞芦笛岩、七星景区、七星 岩、)与漓江组成的“三山两洞一 条江”是桂林旅游最核心的自然山 水景观。
三、信息化趋势 (一)经营管理数字化 1、景区控制的数字化 2、景区服务的数字化 3、景区营销的虚拟化 (二)战略决策信息化
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是广西实力最强的 国有大型旅游集团企业,总资产约19亿元, 业务涉及景区管理与开发、酒店、旅行社、 车船客运、房地产、信息网络、广告策划 等。所辖全资企业有芦笛景区管理处、七 星景区管理处、象山景区管理处、漓江大 瀑布饭店、桂林中国国际旅行社、桂林旅 游实业开发公司、广告策划分公司;控股 企业有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 司)、桂林五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桂林 市天天游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代管企业有 桂林市海外旅游总公司、桂林光大国际旅 游公司和榕湖饭店。
• C.G霍洛尾韦认为,一个目的地, 具体的 风景名胜区,或者是一个城镇,一个国家 内某个地区,整个国家,甚至是地球上一 篇更大的地方。
• 旅游目的地具有如下特点:①旅游目的地是一个 大尺度的地理区域概念;②旅游目的地包括了旅 游业发展需要的各种要素;③旅游目的地多依附 于一定的城镇(城镇也往往成为旅游吸引物); ④旅游目的地不具有完全的旅游规定性,即,旅 游设施不一定专为游客服务,居民可以共享。
(二)品牌维护 旅游景区的品牌同生物一样具有一定的生 命周期,因此,要对旅游景区品牌实时进行维 护,通过对品牌的系统维护可以有效保证品牌 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延长景区品牌生命周期。 景区品牌的维护实际上是在强化原有特色、培 植新兴特色的同时不断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的过程。其间还包括对受损品牌的 修复工作,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对景区品牌产 生的负面影响。
3)旅游景区(Visitor Attraction):
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旅游景点组成,从事商 业性经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 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确 的地域边界,相对独立的小尺度空间旅游 地。
2 旅游景区概念要点与景区类型 • (1)旅游景区概念的要点 —— 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即每个旅游景区 有且仅有一个主管体制,对景区内的资源开 发,经营服务进行统一的管理。 —— 空间或地域范围确定,有固定的经营服 务场所。空间范围明确,服务空间常表现为 其门票范围。
第三代景区
• 具有一定的环境观念,即在景区内部结构 上一定程度的注意了生态环境的布局与匹 配,其构景手法和景观内容以缩微、移植 景观或仿古景观灯为主。深圳“绵绣中 华”、“中华民俗村”、“三国城”,杭 州“宋城”等为代表。应该说这是一次意 识觉醒,但这一代旅游区的结构内容上还 只是具备了生态概念,生态效益却不明显。
——旅游景区应具有吸引游客的吸引 物和资源基础,游客可 以各种不同的 形式进行旅游,如:参观、游览、教 育、求知等。 —— 旅游景区必须具有必要的旅游设施, 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 —— 旅游景区在旅游经营上应该是 一个独立的单位,即,既包括空间场 所的独立,也包括职能的独立。
(2)旅游景区的类型 • 旅游景区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很多,如按 资源类型、经营类型、旅游功能等。 —按照景区主要旅游资源划分(5类): 自然类、人文类、复合类、主题公园类、社会 类旅游景区 —按照景区的主导功能分类(4类): 观光类、度假类、科考类、游乐类旅游景区 —按照景区的质量等级划分(5类)总分为:1000. 1A级、2A级、3A级、4A级、5A级 分数:500; 600; 750; 850; 950.
首旅集团旗下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北京首 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是我国最著名 的酒店管理品牌之一;首旅股份作为首旅 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在旅游板块中业绩 卓然;首旅集团控股着四家大型全资质旅 行社——中国康辉旅行社、神舟国旅集团、 中国海洋国际旅行社和中国民族旅行社; 首旅集团控股的“首汽集团” 是中国最大 的旅游汽车公司之一;首旅集团所属的北 京展览馆,是北京最早的大型多功能展览 馆。
比如,根据武当山的特征,把其个性信息概括为四 个字:道、武、皇、俗。围绕四方面,进行系统 化塑造武当山品牌形象。
• 武当山旅游品牌形象,宜围绕“道”、 “武”、“皇”、“俗”,设计为:道教 仙山,武坛领袖,悬崖“故宫”,风雅古 朴。具体可从四方面设计:“道”味十足, 趣味横生;武当武术,武坛领袖;武当古 观,悬崖“故宫”;武当民俗,风雅古朴。
1)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 功能或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旅游 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1999.6.1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旅游 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将旅 游区定义为“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 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 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 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 独立单位。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 园、度假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 博物馆、美术馆等。”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 景区管理的趋势分析
一、品牌化趋势 通过个性差异树立独特的识别信息 系统,并将该信息通过各种载体传达 到目标受众、以达到旅游者有效识别 景区产品的目的。 景区品牌化管理依次要经历品牌塑 造、品牌维护以及品牌提升等三个阶 段。
(一)品牌塑造:是景区根据自身 特色收集个性信息并将其系统化 的过程。按照景区品牌特色可以 将景区品牌分为4类:企业品牌、 项目品牌、资源品牌、运作品牌 (经营品牌)。
1 无为而治时期 2 市场运作时期
事业单位转向企业;经费来源财政 拨款与自筹部分;开始加大基础 设施娱乐设施建设以吸引旅游者; 市场化运作初级阶段。 设施简单,功能单一; 旅游者很少; 接待是完成任务; 保护资源环境为主;财政拨款; 无项目开发、市场运作概念。
3 项目导向时期
4 战略发展时期
投资多元化;市场竞争加剧; 景区由资源型转向 项目创新设计与服务质量 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 关注战略规划; 开始强调市场竞争战略策略;
(2)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是游客实现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之一,同时也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之一。 (3)旅游服务 旅游景区服务是旅游景区能否使游客满意 的最敏感要素。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 心。旅游服务主要包括导游服务、酒店服 务、交通服务和商品服务。
2 旅游景区构成的非资源要素 (1)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 景区的消费者。 (2)当地居民:包括生活在旅游景区内和附 近的一些居民。 (3)当地政府:旅游景区所在地政府通常 被视为旅游景区所有者实质性代表,在国家 政策框架内,行使对公共资源的管辖权与处 置权,依法享有景区的利益要求,必须与国 家和社会公众对旅游景区经营收益权。
第二代景区
• 具有一定的现代特征,特别是在构景方法 上使用了一些现代科学手段,景观内容以 复制和移景为主,但能仍未突破传统园林 的局限。如中山市的“长江园”、河北正 定的“西游记宫”为代表。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许多地方相继出现了一 些以文学作品或历史资料为蓝本,运用声、光、电、自动 控制技术等,景物效果逼真、有趣,更有吸引力、文化内 涵较丰富的人文景观。如红楼梦大观园、鬼城、魔鬼城等。 • 这类旅游区最突出的仍是生态问题,有些属于室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