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诚信与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作文】诚信与守法
许多人说“诚信”,可自己做得不好。
所谓“诚信”为我所欲也,“利益”亦为我所
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信取利者较多。
例如,当一个人在路上捡到钱,而路上没有其他人时,许多人会回应荀子的一句话:“人之初,自然是邪恶的”,他们会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
他们也可能像鲁迅作品中的阿
Q一样,安慰自己这不重要!反正没人看到。
这些人自欺欺人,不诚实。
相传,有一个人在路上丢了一件宝物。
张三经过时,看到了这件宝物。
他想了想,没
有捡起来。
他说:“我不为财失信。
”然后他离开了。
后来,乙也经过这里。
他看到这件
宝物后,想也不想便把它带回了家。
有一天,宝物的主人在市场上认出了自己的宝物时,
认为是乙偷走了它,于是派人夺走了财物,而乙终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不讲诚信,有
时自然会遭受惩罚,惹祸上身,哪怕是当初的一个自欺欺人。
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诚实守信。
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有一个人叫蔡面占。
朋友去世前,他向朋友借了一笔钱。
后来,他的朋友因故去世。
他坚持要把财产还给他朋友的儿子。
朋友的儿子惊讶地说:“我一点也不知道。
”蔡绵展说:“优惠券在心里,而不是在纸上。
”因此,蔡绵展为了一个好故事,还了他死去朋友
的财产。
自古以来,“正直”的故事随处可见。
宋朝的皇帝邀请一个人参加科举考试。
当
这个人看到考题时,他说:“我做了这个福。
请再给我一个考题。
”他的诚实受到皇帝的
赏识。
这个人就是严舒。
后来,他成为首相。
由此可见,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一颗代代
相传的精神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它。
守法,是做事的底线。
无论是谁,都要遵纪守法。
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要遵纪守法,
做个好学生。
一次,周恩来总理要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
工作人员给北
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
文化馆管理员说:“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清自己来。
”周总理便冒雨来到文化馆借书。
管理员一见是周总理,心里狠懊悔。
总理却和蔼地说:“无论是谁,都要遵守制度。
”
回首朝代,在“刑不可医”的皇权控制时期,有多少皇帝因无视法律而死去因为他知道,一个人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保持做事的底线;一个国家只有遵守法律,才能遵守治理
国家的底线。
是的,无论人的身份高低,地位贵贱,都应该诚信、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