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3单元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45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完成: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 了_《__中__国__共__产__党__中__央__委__员__会__关__于__建__国__以__来__党__的__若__干__历___ _史_问 ___题__的__决__议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 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 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 1978 年再一次开始了决 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 月 18 日开始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 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
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这场大会首先否定了( B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两个凡是”的方针
C.资产阶级自由化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
反对个人崇拜、纠正“左”倾错误而开展的一次全国性思
想解放的讨论。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C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在“两个凡是”的 方针得到普遍宣传的背景下开始的。故选 C。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 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 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A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八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一大
4.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 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 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C )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 的 历 史 上 具 有 深 远 意 义 的 __伟_大_转__折______ , 开 启 了 我 国 ___改_革__开_放_____历史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案:伴随着__思__想_解_放______的巨大潮流,平 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0 年,中共中央 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刘_少_奇____的种种罪名, 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 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 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C )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此后“不动摇、 不懈怠,不折腾”的发展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 导思想是( B )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错误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材料“大跃进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 展”说明当时认为“大跃进”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飞速发展,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主要原因是当时“左” 倾错误思想仍然严重,故 C 项是正确的。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核心目标 思维导学 自主学习 课堂突破 课后作业
课标要求
核心提要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
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 大革命”的错误。但《人民日报》等发表社论,公开提出 _“_两_个__凡_是_”_____的方针,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2)概况:__1_9_78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 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实_践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1980 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 奇平反。5 月 17 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 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 28 000 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 动( B )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 完成的事件是( C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通过《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
1.右图为商务印书馆于 1978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 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C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__19_7_8____年 12 月、北京。
(2)内容 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
思想上 定了__解_放__思_想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 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政治上 __经_济__建_设______上来,实行__改_革_开__放______的历 史性决策 组织上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邓__小_平____为核心的党 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实行的哪一方针? “两个凡是”。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 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转变前:阶级斗争;转变 后:经济建设。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 ‘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