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2:2.4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基础巩固]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

读图完成1~2题。

1.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
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少
2.为了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 ℃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制在1.5 ℃之内。

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冰川,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岳冰川分布区。

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 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 m。

国际冰川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4.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
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C.破坏冰川生态环境D.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下图为近年来北冰洋年海冰范围与大气中CO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据图推断,CO2浓度变化与海冰范围变化呈( )
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D.正比关系
6.据图推断,海冰范围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臭氧层空洞扩大B.酸雨危害加重
C.地震灾害增多D.海岸侵蚀加强
7.下列行为有助于减缓图示海冰范围变化的是( )
A.使用煤气做饭B.使用原木家具
C.使用共享单车D.使用一次性筷子
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处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是一个由约1 200个珊瑚岛组成的群岛国家,全国平均海拔只有1.2 m。

马尔代夫被众多旅游者视为“人间天堂”,醉人的风光给马尔代夫带来滚滚财源,也使它成为世界上高消费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下面图甲为马尔代夫地理位置图,图乙为该国供游客居住的水上小木屋。

(1)有人说不久的将来马尔代夫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试简述有这种可能性的原因。

(2)图中M国是马尔代夫最理想的搬迁地,M国为________,搬迁到该国之所以最理想,原因是什么?
(3)马尔代夫开发图乙所示的水上小木屋有哪些好处?
[能力提升]
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则趋于暖干。

读我国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
2.图中气候转型区未来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

大会重申支持并落实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

据此完成3~4题。

3.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将直接有助于( )
①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②减轻酸雨的危害
③减缓臭氧层空洞扩大趋势④减轻水体的污染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4.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青藏高原( )
A.高山雪线下降B.冻土界线南移
C.冰川面积扩大D.冰川泥石流增多
读下图所示的地理现象,完成 5~7题。

5.图中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洪涝灾害B.全球变暖
C.酸雨D.臭氧层破坏
6.引起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有( )
①气候的周期性波动②人口过多,呼出CO2太多
③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7.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全球淡水资源总量会增加B.全球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8.下表为我国西南某省(区、市)1960-2000年各气候带面积数据统计(单位:103km2),下图为1960-2000年该省(区、市)气候带面积变化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该省(区、市)气候的主要特点,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

(2)描述该省(区、市)热带面积自1960年以来的数量变化特点,分析推测自1970年以来其热带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

(3)该省(区、市)的气候演变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否一致?这种气候演变可能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的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2『解析』第1题,自1950年以来,气温逐渐升高,升温会使得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而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会减少,故A错;升温会使得农作物分布向高纬移动,南半球向南移动,故B错;高纬地区气温升高,取暖能耗减少,故C正确;由于高纬度地区气温升高,病虫害范围会明显增加,故D错。

第2题,为缓解全球变暖,植树造林缓解升温是目前最为合理的做法。

『答案』1.C 2.C
3~4『解析』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快速融化,与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而气温升高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冰川快速融化,会破坏该地区的冰川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3.D 4.C
5~7『解析』第5题,据图推断,CO2浓度越高,海冰面积越小,故CO2浓度变化与海冰范围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第6题,据图可知,海冰范围变小,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强。

第7题,使用共享单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暖,减轻海冰融化。

『答案』5.B 6.D 7.C
8.『答案』(1)全球变暖将导致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将上升,马尔代夫平均海拔低,可能会被海水淹没。

(2)印度马尔代夫与印度隔海相望,地缘接近;印度地域辽阔,生活空间大。

(3)马尔代夫陆地面积狭小,开发水上小木屋可以节约建筑用地;水上小木屋景观独特,安全舒适。

[能力提升]
1~2『解析』第1题,由图名可知,图示不同转型区反映的仅是本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图中无法表现不同区域降水量或蒸发量的关系,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

而显著转型区应为显著趋于暖湿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天山及其以北。

第2题,显著转型区气候显著趋于暖湿,气温升高,融雪性洪涝可能增加,B项可信;该地湖泊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气温升高导致湖泊水位可能上升,C项可信;气候趋于湿润,沙尘暴日数可能减少,D项可信。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的量,远超过降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冰川扩展的量,冰川会继续退缩,A项最不可信。

『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有效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①正确;臭氧属于温室气体,它也会破坏臭氧层,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可减缓臭氧层空洞扩大趋势,③正确。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和氮的氧化物,它们不属于温室气体;水体污染与温室气体无关,因此②④错误。

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冰川融化,会导致青藏高原冰川泥石流增多。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青藏高原高山雪线上升、冻土界线北移、冰川面积缩小。

『答案』3.A 4.D
5~7『解析』第5题,全球变暖、极冰融化,会威胁到生存于高纬度地区的生物,如北极熊、海豹、企鹅等。

第6题,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是地球处在温暖期,气温会不断上升,人为原因主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

第7题,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大气和水循环的异常,会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全球淡水资源会减少,因为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使得地球上固态的淡水最终汇入大海或者蒸发;森林的面积会变化,但增多还是减少是不确定的;火山和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和全球变暖关系不大。

『答案』5.B 6.B 7.C
8.『解析』(1)该省(区、市)有一定的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面积,且亚热带面积占其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该省(区、市)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该省(区、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类型多样与其面积广大、南北跨度大有关,气候的形成还与地面状况有关,该地受复杂的地形影响也很明显。

(2)1960年以来该省(区、市)北热带面积的变化要分段来描述,读表可得出结论。

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和海拔较低的地区,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热带地区面积的扩大或缩小,热带地区主要是向高纬和高海拔的地区扩展。

(3)该省(区、市)热带面积的扩大与气温升高的全球大环境一致。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气温的变化会引起热量条件变化,还会引起蒸发量的变化,进而导致农业生产品种的变化,如原先不能种植热带作物的地区可以种植热带作物了。

『答案』(1)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原因:该省(区、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面积广大,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

(2)特点:1960年至1970年,该省(区、市)热带面积变小;1970年至2000年,该省(区、市)热带面积变大。

趋势:该省(区、市)热带地区的范围主要是向高纬和高海拔的地区扩展。

(3)一致。

变化:农作物的品种、种植界线,农业种植的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