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是汉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不是汉语
按:今天下午看李敖2006年在复旦的演讲,他有一大段谈汉语特点的话,误把汉字与汉语混为一谈。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系统,并不是汉语本身,就像一个的衣服和其生理实体关系一样,不是一回事。

因此,就像原始人不穿衣服,现在人可以换衣服一样,一个语言可以没有自己的书写系统(如非洲语言),也可以更换自己的书写系统(韩文原来用汉字)。

除了少数学过语言学的人外,几乎都犯李敖的错误,包括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也是如此。

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做些澄清。

这是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知识修养,了解这个知识点非常有必要。

同时,希望大家理解为什么汉语选择了汉字,希望人们正确地对待汉字。

什么样的语言选择什么样的书写系统,就跟年轻人找对象一样,讲究个门当户对。

汉语选择汉字这种书写系统,决非偶然,它是由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特点决定的。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语言和文字不是一回事。

世界上有6000余种不同的语言,绝大部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的。

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汉语的历史要比这个长得多。

很多人说汉语难学,实际上是误把汉字当成汉语了。

讲一则小故事。

一次跟几个朋友到香港一家小餐馆吃饭,点菜就出现了问题。

老板娘说广东普通话,我们听不清楚;我们说普通话,老板娘听不明白。

我灵机一动,比划着让老板娘拿笔纸来,我们把要点的菜写在一张纸上给她。

老板娘夸我们的话,我们总算听清楚了,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你们的广东话说得不好,但是写得还不错。

”这
让我们乐了一顿饭的时间。

书写系统既可以借用,也可以更换,但是语法系统和语音系统却不能借用,也不能被更换。

比如日语借用的是汉语的书写系统,越南语和韩语原来也是,后来越南语才改成了现在的罗马字母,韩语用现在的韩文。

日本人对汉字的态度很微妙。

日本人对中国人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结。

唐朝以前,日本还没有自己的书写系统,那时候的科技文化远不如中国,就派大量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也引进了汉语的书写系统,这才有了自己的文明纪录。

近代日本又效法西方,在引进先进的科学文化方面走到了中国的前面。

这就好比一个暴发户,在他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的时候,向邻居借了一些盘缠到城里打工,在城里做了卖烧饼的生意发迹了,赚了大钱,处处摆谱,耍阔。

这些发迹的人对以前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可能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感恩,二是灭口。

之所以要灭口,就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卑贱的过去。

近代史上的不少日本政客采取的是第二种态度,他们最不想让人知道自己与中国的长期历史渊源。

那么,日本与中国渊源之深的最明显的历史见证就是日语的书写系统。

不论是它的平假名还是片假名,都是来自汉字。

他们为什么不“销毁”这些证据,干脆采用英语的书写系统呢?
我在美国读书期间,碰到一位日本著名的语言学专家。

我十分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日本人不放弃汉字,把日语的书写系统改为罗马字母?”他的回答令我十分震惊,他说:“汉字是上帝赐给日本人的。

如果日语放弃汉字而完全采用罗马字母,日语的阅读速度将大大降低,岐解或者误解将层出不穷,很多时候甚至无法阅读,因为日语词语的音节简单,同音词太多。

”我也不知道他这个“上帝”指的是基督教中
的那个,还是西边这个老邻居。

不管怎么说,日本这位学者讲的还是一句实在话。

日语的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来预测汉字的未来。

罗马字母运动100多年之前已经开始了,咱们的伟大领袖也说过“汉语一定要走拼
音化方向”,汉语拼音方案也推行了半个多世纪了,始终还处于辅助
的书写系统的地位,并没有取代汉字的倾向。

道理很简单,汉字音节结构简单,同音词太多。

拿“一”这个字为例,与它发音完全相同的汉字就有一大串,诸如衣、医、依等,用汉语拼音则没有区别,而用汉字可以知道哪一个是哪一个。

口头表达跟书面语很不一样,可以利用环境、手势、语气、表情等,书面语就剩下一种视觉感受。

因此,如果只用汉语拼音书写,不仅阅读速度大大降低,很多时候甚至根本无法理解。

下面跟大家分享两段很流行的小段,它们是以同音节但声调可以不同的汉字写的故事。

如果换成拼音,将完全无法理解;如果念出来,也令人不知所云。

然而凭借视觉符号汉字,我们都可以看出它们的故事情节。

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印证汉字的重要性。

汉字在我们文化思想的传播中扮演不可取代的脚色。

《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拭矢
试,使是十狮逝世,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始食是十狮尸,始食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季姬击鸡记》: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

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

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近代史上一些仁人志士,痛恨列强欺凌,惋惜国力孱弱。

他们都在思考中国为何积弱多病,为何在科技文化上落后于西方。

有一些人就把原因归咎于汉字。

你看,汉字笨拙难学,不利于小孩的教育,妨碍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

问题是不是这么回事呢?让咱们看看一些事实。

越南原来也是采用汉字的书写系统,后来改成了罗马字母。

他们的科学技术由此而腾飞了吗?像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这些国家,要么采用了罗马字母,要么干脆采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他们的科技文化也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

且不说现在这些国家比中国落后多少,起码科技上不比中国先进吧。

然而,日本一直采用汉字的书写系统,毫无疑问,日本的科技文化不仅在亚洲最先进,在世界上也是一个科技强国。

迄今为止,日本本国的科学家已经有7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多少新的尖端科技发明于日本!
由此可见,汉字不能作为近代史上中国落后挨打的替罪羊。

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因素,诸如哲学思想传统,学术积淀,
人才培养,政治体制,社会稳定,价值取向,等等。

当今,中国在不少的科技文化领域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

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势头,相信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她的再次辉煌。

日语借用汉字,也不能完全照搬;汉字进入日语,也要入乡随俗。

这就是因为日语的语法跟汉语明显有别,动词、形容词有很多词缀,有复杂的变形,这些语法标记如果直接用汉字表示,就显得笨拙,甚至行不通。

所以,汉字进入日语,是经过日本人改装的,他们或者取汉字的偏旁,或者用汉字的草体,设置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用来标记语法或者翻译外来词。

由此可知,什么样的语言系统就有什么样的文字系统,什么样的文字系统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系统。

一些酷爱上古汉语的学者,给那时的汉语构拟出很多表示语法范畴的音素符号,什么s-词头啦。

我的看法是,如果那时真的有这些词头,一定会在书写系统中表现出来的。

这些研究都是些“鬼打架”的事情。

这些所谓的高深研究,自得其乐或者蒙一蒙人还可以,千万不要把它当真。

咱们一定要学好汉字,爱护好汉字。

但是要搞清楚,汉字不是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