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 见义勇为共17页文档
见义勇为主题班会

二.看视频
三.读经典
•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四.读故事
• 郭钗是辛集市中医院的一名护士。2004年2月27日 上午,刚下夜班的郭钗送儿子去幼儿园。这时, 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了进来,当时幼儿园楼上有 63名孩子正在上课。郭钗挡住此人后,该男子突 然抽出长刀刺伤幼儿园园长,郭钗勇敢地冲上去 死死抱住歹徒,并大声呼喊园长报警保护楼上的 孩子。被激怒的歹徒掏出一把斧子凶狠地砍向郭 钗,身中30多斧的郭钗倒在血泊中,献出了她年 仅27岁的生命。她年仅4岁的儿子也被丧心病狂的 歹徒杀害。郭钗的壮举为保护幼儿园的63名孩子 赢得了宝贵时间。2004年底,郭钗被评为“2004 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2005年2月21日,省政 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同年,被追授为“全国见 义勇为英雄”。
初二四班见义勇为主题班会
一.听歌——《你是顶天立地的好人》
• (男)高声一吼 吼出做人的良心 奋力追贼 奔放难违的侠心 血泊中你心念他人 见义勇为心不悔 (女)不顾身安危 见义勇为 正义的力量放光辉 放光辉 天地有善愿 有善愿 浩然的正气显珍贵 显珍贵 (合)你是顶天立地的好人 阳光下站起你仗义人 你是顶天立地的好人 见义勇为心不悔 见义勇为心不悔
五.谈感悟
• 请各位谈谈自己的感悟。
六.日行一善
• 见义勇为,大家可以从身边做起,比如为 了社会正气举报作弊等等。。。
七.作号召
• 见义勇为促社会正风气,大家一起行动吧!
班会结束。
见义勇为班会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 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 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 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 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 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 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 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 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 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 “肇事者”。
图 为 长 江 大 学 的 学 生 下 水 救 人
很多人开始看到这新闻时第一反应是在想这个行为值不值,有 人认为应该,也有人认为不值得。因为小孩子在被救后悄然离 开了现场,不见踪迹了。有的人认为这样的小孩子根本就不值 得去救,况且作为国家辛苦培育出来的大学生,在上社会可以 做出更多有贡献于国家的事,而不应该为此丢了自己的性。还 有人认为,一些大学生不会游泳也下水救人,他们觉得这样的 行为更是愚蠢的,是不理智的价值取向。其实我觉得这不是值 不值得的问题,而是时代需要的一种精神。也许从价值观讲, 3人救2人不划算。但是如果做好事需要考虑价值的话,那么做 好事还有意义吗?三个长江大学的学生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告诉 我们:精神上的超越永远比价值可贵!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虑大 学生救人值不值得,他们舍己救人的精神可嘉,谁也没有想到 那么青春的生命会突然离我们而去,为了挽救了别人的生命而 牺牲了自己。有人说:有的人不在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案发时没帮上忙,案发后又不愿意提供线索,我们 有必要这么冷漠吗?如果我们在公交上遇到小偷该 怎么做呢?
首先,一定要正气秉然地敢于斗争。俗话说的好,做 贼的心虚,不管多嚣张的小偷,他在作案时仍然是心 虚的,怕被人捉住。俗话又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只要 将他逮个正着,通常都会获得广大乘客支持的。其次 是一般在公交车上行窃的小偷,一般都有3-4人配合 的小团伙。不管他们表面看上去是多么的凶恶,但是 他们心里依然是虚的。在敢于同他们斗争的同时还要 注意斗争的策略及方式方法,大家面对这种事只有勇 敢斗争并在斗争中注意策略,保持警惕,该出手时就 要出手。切不可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 要是小偷偷你的东西,你拿回自己的东西就可以了, 他不会声张,你也不要大叫,因为现在见义勇为的人 越来越少了 ,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下车后马 上拨打110报警,让警察知道在哪路公交车上有惯偷, 为警察提供最多的线索。
主题班会见义勇为

03
如何培养见义勇为精神
提高道德意识
道德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 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普及 道德知识,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道德观念。
榜样示范
邀请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英雄模范等来校进行宣讲 ,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激 励学生。
自我修养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反思 等方式,提高自身的道德 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 操。
在现代社会,见义勇为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被广泛宣传和倡导。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见义的英雄人物。
02
见义勇为的案例分享
当代见义勇为的案例
总结词
当代社会的见义勇为行为,展现了人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详细描述
当代社会中,有许多见义勇为的案例。例如,有人发现小偷行窃时,勇敢地站出 来制止;有人在火灾现场,不惧危险救助被困人员;还有人在交通事故现场,积 极参与救援。这些行为都展现了当代社会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危险。
表彰奖励
设立见义勇为奖励机制,对在危难 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学生进 行表彰和奖励。
心理支持
为在勇敢行为中受到心理创伤的学 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 惧和焦虑,增强勇敢面对困难的信 心。
04
见义勇为的挑战与应对
面对危险的勇气
勇气是一种内在品质,是见义勇为行为的基础。在面对危险时,需要有足够的勇气 才能挺身而出。
资金支持
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为见义勇为者提 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奖励,鼓励更多 人勇敢地维护正义。
弘扬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表彰奖励
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和标杆,激发社会 正能量。
文化传承
将见义勇为的价值观融入社会文化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营造崇尚正义的社会氛围。
主题班会 见义勇为

02
从古代的忠臣义士到近代的革命 先烈,无数英勇事迹都体现了见 义勇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历史 长河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见义勇为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见义勇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在面 对突发事件和违法犯罪行为时,见义勇 为者的勇敢行动能够及时制止损失,维
护社会秩序。
见义勇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体现。它弘扬了社会正气, 引领了社会风尚,激发了公民的社会责
任感。
见义勇为对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表 彰和宣传见义勇为事迹,可以引导更多 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共同推动
提供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
见义勇为者因见义勇为而遭受经济损失或生活困难的,政府和社会 应当给予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
06 见义勇为的未来展望
见义勇为的发展趋势
社会认同度提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见义勇为行为将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 同和赞扬,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制度保障完善
政府将出台更多政策措施,为见义勇为者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 减少其后顾之忧。
回报
见义勇为者的行为通常会 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给其带来荣誉感和满足感 。
法律保护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见 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鼓 励社会正气和正能量。
03 见义勇为的案例分享
国内见义勇为案例
总结词
英勇无畏、舍己为人
详细描述
国内有许多见义勇为的案例,如有人跳水救人、扑灭火场等,展现了英勇无畏 、舍己为人的精神。
主题班会见义勇为

对见义勇为精神的总结与回顾
见义勇为精神的内涵
见义勇为精神是指个人在面对不法行为、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勇于挺身而出,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积 极维护社会公正和正义的行为。
见义勇为精神的历史传承
见义勇为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无畏、敢于担当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团队协作
在见义勇为过程中,能够积极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善于沟通
在处理问题时,能够与当事人有效沟通,化解矛盾。
见义勇为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1 2
自身安全
在见义勇为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自身安全受到威 胁的风险。
社会舆论
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质疑,甚至被误解 或指责。
3
法律责任
在见义勇为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法律责任问题, 需要谨慎处理。
如何更好地践行见义勇为精神
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建 设,具备更好的应对能
力和判断力。
善于寻求帮助
在见义勇为过程中,能 够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和
支持。
遵守法律法规
在见义勇为过程中,要 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 范,确保行为的合法性
和正当性。
宣传引导
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公 众对见义勇为精神的认 知和认同,营造良好的
案例三
某地一名儿童不慎落入湍急的河流中,路人们纷纷伸出援手,有人报警 求助,有人提供绳索等工具,最终众人合力将儿童救上岸边。
03
见义勇为的道德基础与法律保障
见义勇为的道德基础
正义感
人们天生具有对不公正行为的敏 感,见义勇为是出于对正义的追
求和维护。
社会责任
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责任 ,见义勇为是履行社会义务的表
君子美德见义勇为主题班会导会案

南湖中学君子美德系列班会之见义勇为展示班级:八(14)班编写人:白露李晶【班会目标】1、学习了解什么是见义勇为,为什么要见义勇为。
2、能够运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
3、激励学生有智慧的见义勇为,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课前准备】一、背景资料1、见义勇为出处: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译:看见合乎道德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义: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公正合理的道理或举动;不同社会,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对义的理解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
时代定义:见义勇为是指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
见义勇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行为。
第二类是抢险救灾的行为。
构成见义勇为的三个要件: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2、辩论赛相关知识辩论的核心词汇就为一个“辩”字,也正如这个辩,中间一个“言”,两边各自一个“辛”,双方的辩手都是势均力敌,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双方的观点都不能完全主观的评判谁对谁错,二者都有道理,双方的辩手就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凭借自己的思维能力,争取这场辩论赛的胜利。
其中,一辩主要是阐述本方观点,要具有开门见山的技巧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要能把观众带入一种论辩的氛围中.所以要求一辩具有演讲能力和感染能力;二三辩主要是针对本方观点,与对方辩手展开激烈角逐,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凡的反应能力,要能抓住对方纰漏,加以揭露并反为己用,要灵活善动,幽默诙谐,带动场上气氛;四辩要能很好总结本方观点,并能加以发挥和升华,要求有激情,铿锵有力,把气氛引入另一高潮.辩论技巧:(1)借力打力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
主题班会 见义勇为

如何培养见义勇为的精神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培养良好道德观念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认 识到见义勇为是社会正义的体现。
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教育公民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和担当,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 和正义感。
弘扬传统美德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 仁爱、诚信、勇敢等,鼓励人们在面 对不义行为时勇敢站出来。
总结词:跨文化交流
详细描述:通过分享国际上的见义勇为典范,促进同学们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正义行为,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
Part
05
见义勇为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见义勇为面临的挑战
社会舆论压力
见义勇为者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 的质疑或误解,对其个人声誉和 形象造成影响。
个人安全风险
见义勇为行为往往伴随着一定的 安全风险,如暴力报复或意外伤 害等。
制不正之风。
倡导与弘扬见义勇为传见义勇为者的先进事迹,让 更多人了解和认同见义勇为精神。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见义勇为表彰、奖励机制,确保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得到有 效保障,激发更多人行善举的积极性。
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见义勇为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 ,让人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见义勇为精神的力量。
法律保障不足
部分地区对于见义勇为者的法律 保护不够完善,导致其权益在遭 受侵害时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道德困境
在某些情况下,见义勇为者可能 会面临道德困境,例如救助对象 不配合或误解其意图。
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益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见义勇为者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 障措施。
设立专项基金
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 一种法律行为,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 和支持。
主题班会 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行动 ,还包括言语上的支持、声援和 鼓励。
见义勇为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社会正义
见义勇为行为能够制止不 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 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
弘扬社会正气
见义勇为行为能够传递社 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培养公民意识
见义勇为行为能够培养人 们的公民意识,增强公民 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社 会进步和发展。
06
如何培养见义勇为的精神
个人素质的培养
勇气和决心
培养个人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有勇气和决心挺身而出,保护他 人和公共利益。
正义感
培养个人对社会公正和道德的敏感度,对不公正或违法行为保持警 觉,并愿意采取行动。
同情心
培养个人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社会氛围的营造
1 2 3
宣传教育
保障措施
01
02
03
04
法律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地位和
权益保障。
医疗保障
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必要的医疗 救助和康复服务,确保其身体
健康。
安全保障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见 义勇为者提供安全保障,防止
报复行为。
教育保障
加强见义勇为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见义勇为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对见义勇为 行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见义勇为的认识 和重视。
奖励机制
建立见义勇为奖励机制,对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 出、保护他人和公共利益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
社会支持
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包括医疗 、心理、法律等方面的援助,消除其后顾之忧。
由见义勇为想到的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由见义勇为想到的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见义勇为的含义,认识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见义勇为的含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于见义勇为。
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见义勇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见义勇为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见义勇为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见义勇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见义勇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特点,以及见义勇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见义勇为,提出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见义勇为的含义和案例,传授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见义勇为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感悟文章中的观点表述和思想深度。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见义勇为的案例材料。
2. 见义勇为的相关视频资料。
3. 学生感悟文章的模板和指导。
六、教学准备1. 收集见义勇为的案例,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用于教学。
2. 准备与见义勇为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3. 设计课后作业的模板,包括写作要求和评价标准。
4. 准备教学PPT,将教学内容和案例呈现清晰。
七、教学实施1. 按照教案的基本信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2. 在讲解见义勇为的含义时,结合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后果。
由见义勇为想到的班会教案

由见义勇为想到的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见义勇为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树立正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见义勇为的定义、意义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见义勇为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见义勇为的精神。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见义勇为的经历和感悟。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事迹,提炼见义勇为的品质。
4.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发表演讲,表达自己对见义勇为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情景剧剧本、案例资料、讨论话题等。
2. 安排教室布局,确保学生发言和互动方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见义勇为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2. 基本概念:介绍见义勇为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情景模拟:分组演绎情景剧,让学生体验见义勇为的过程和感受。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学生认识到见义勇为的重要性。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见义勇为的经历和感悟。
6.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发表演讲,表达自己对见义勇为的认识和看法。
7.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见义勇为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见义勇为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在生活中践行。
9.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10.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情景剧表演1. 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关于见义勇为的情景剧。
2. 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参与互动。
3.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观感和感悟。
活动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系列见义勇为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主人公及其行为。
见义勇为活动方案范文

见义勇为活动方案范文一、活动目的见义勇为活动是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鼓励人们懂得具有社会责任感,并愿意主动帮助他人的精神。
通过开展见义勇为活动,旨在激发社会上的爱心和互助精神。
二、活动内容1. 开展爱心教育活动开展见义勇为活动前先进行爱心教育,这是活动的基础。
在爱心教育中,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见义勇为事迹,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故事分享等方式,让参与者感受到见义勇为者的勇敢和力量,增强其参与活动的动力。
2. 制定行动方案根据参与活动的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可以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讨论、制订行动计划,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让参与者了解见义勇为的发生和处理过程。
3. 指导实际应急情况的处理除了模拟场景,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教授实际应急情况的处理技巧和方法。
参与者可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包括如何救助溺水者、灭火等,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合理应对。
4. 推广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见义勇为活动,包括广告、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可以寻求各类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三、活动实施步骤1. 组织筹备小组由活动发起人或者组织者组建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前期策划和组织工作。
2. 制定详细计划活动筹备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包括时间安排、活动地点、参与人员的招募等方面的安排。
3. 筹集资金和赞助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物资赞助,筹备小组可以通过赞助商、捐款和政府支持等途径,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和物资。
4. 活动宣传活动宣传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同时,可以邀请知名人士作为活动宣传大使,增加宣传效果。
5. 活动实施根据事先计划,进行活动的实施。
包括爱心教育、行动方案的制定、模拟角色扮演和急救实操等环节。
6. 活动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筹备小组根据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反思活动中不足之处,并将经验和教训用于后续活动的改进。
培养见义勇为精神主题班会

见义勇为者通常具备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和正义感,能够在关键时 刻勇敢地站出来,捍卫社会公正 和公共利益。
见义勇为精神的价值
01
02
03
弘扬社会正气
见义勇为行为能够树立社 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 使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保护公共利益
见义勇为行为有助于维护 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 护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培养见义勇 为精神有助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不法行为 的发生。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
见义勇为精神是公民道德素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 求。培养见义勇为精神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见义勇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 标准和程序,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加强公众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 意识,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崇尚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的良好社会 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掌握求助技巧
教授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有效求助 的技巧,如保持冷静、清晰表述等, 以便快速获得帮助。
05总结与展望来自培养见义勇为精神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01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体现。培养见义勇
为精神对于弘扬社会正气、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02 03
自我保护的技巧
学习自卫技巧
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自卫技巧,如防身术、躲避危险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情况。
班会大学生见义勇为

班会大学生见义勇为第一篇:班会大学生见义勇为化工与材料学院无机082班团支部肩负责任,让英雄的足迹永不褪色主题:肩负责任,让英雄的足迹永不褪色时间:2010-3-24 地点:综A117 应到人数:28 实到人数:28 主持人:刘维港记录人:邓欢会议流程:一、主持人发言: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精神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时代的无价之宝,它必将代代相传。
和过去一件件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一样,看似偶然,但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代际传承却是历史的必然。
尽管在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冲击下,传统美德受到拜金主义的猛烈挑战,三名大学生用生命的代价换回两名小学生生命”,黄船钉救落水儿童,陈永刚救落水儿童究竟“值不值的一论,似乎让人们又见到当年“张华救老农值不值”的质疑和阴影。
但更多的,英雄牺牲所换回的不只是两位少年的生命,更是对社会良知的感召,对大学生应有价值观、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感召。
今天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我们队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感想。
二、同学发言:王明:听到这个新闻,我很震惊,也很感动,我可以想象的到,在看见老人落水的那一刹那,陈永刚同学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又是多么的义不容辞,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冯凯丽:我认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见义勇为的精神,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明天,也有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80、90、后,并不是你们所说的毫无责任感,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本领各综合能力。
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人生轨迹,以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邓欢: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存在就有它的原因。
见义勇为是一个美丽的闪光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继承、去发扬的。
生命是无价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他们的一跃,给我们留下的是感动,但更多的是行动。
主题班会见义勇为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 见义勇为的定义和重要性 • 见义勇为的分类和案例分享 • 如何培养见义勇为的精神 • 见义勇为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主题班会讨论和总结
01
CATALOGUE
见义勇为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见义勇为是指个人在非职责和非自身原因的情况下,为了保 护他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制 止危险或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
取行动。
04
CATALOGUE
见义勇为可预测
见义勇为者面临的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可能涉及暴力、伤害等 。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部分见义勇为者可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在危急时刻受伤。
紧急情况下的紧张与恐慌
面对突发情况,见义勇为者可能出现紧张和恐慌,影响判断和行动 。
03
维护秩序是指维护公共 秩序,如见义勇为者协 助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等 。
04
公共救援是指参与公共 救援行动,如参与地震 、洪水等灾害的救援工 作。
案例分享一:水上救援
案例描述
一位少年不慎落入水中,情况十分危急。此时,一位好心人毫不犹豫地跳入水 中,将少年救上岸,并对其进行急救。由于救助及时,少年最终得以脱险。
见义勇为行为分析
这位好心人的行为也是见义勇为的体现。他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前提下,为了保护 他人的人身安全,制止侵权行为,发现路人的危险情况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救护 车到来之前进行急救措施,展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他的行为不仅救了昏倒者的生
命,也体现了社会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
03
CATALOGUE
见义勇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坏人做斗争,如制止盗窃 、抢夺、杀人等行为;另一类是同自然灾害做斗争,如救助 溺水者、灭火等。
主题班会见义勇为

通过深入了解见义勇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通过讨论 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公民意识。
02 见义勇为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CHAPTER
古代见义勇为的案例分享
01
02
03
岳飞抗金救宋
南宋时期,岳飞率领军队 英勇抗击金兵,保护了南 宋王朝和百姓的安全。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人们纷 纷伸出援手,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展 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爱心。
郭明义的爱心行动
郭明义是当代中国的“活雷锋”,他 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帮 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见义勇为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0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崇尚正义、勇于担当的传统美德,
见义勇为的意义
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它能够激发人们 的爱国热情和公民责任感,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 。同时,见义勇为也能够为社会树立榜样,引领社会风尚, 推动社会进步。
本次班会的目的与目标
本次班会的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见义勇为的定义、内涵、重要性及意义,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冷静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保 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观察和分析
仔细观察和分析情况,了解事 情的起因和经过,为采取行动
提供依据。
采取适当的行动
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行动,如 报警、呼救、制止不法行为等
。
注意自身安全
在采取行动时,要注意自身安 全,不要冒险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