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比较研究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
20090420
中文摘要
奥林匹克体育图标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的视觉设计元素,有着其他设计元素所不可替代的效应,不仅能体现其作品的民族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对国际主流标识设计形式影响尤其深远。
通过将北京奥运体育图标等四届不同时期、各具风格的奥运体育图标进行比较,在研究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文化渊源及艺术传承的同时,探究其设计的美中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国本民族特点创作的自我思考,对中国现代体育标识设计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比较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As the visual design elements with tremendous vitality, Olympic sports pictograms have the effects that others can not be replaced by. They not only reflect the national artistic values and cultural values, but also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form of logo design.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Olympic sports pictograms with different styles in different times , including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study of cultural origin and artistic heritage, the essay looks into the fly in the ointment during desig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s on China’s artistic creation, which is worth being used for positive reference by the China's modern logo design.
Key words: Four Olympics Sports Pictograms Design Compare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人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或撰写过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南京艺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士、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京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奥林匹克体育图标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的视觉设计元素,有着其他设计元素所不可替代的效应,将之理念融合到现代图形设计领域,体现作品的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且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历届奥林匹克体育图标对国际主流标识设计形式影响尤其深远。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正快速地融入世界舞台,在此次盛会上,世界为之瞩目的中国特色的体育图标“篆书之美”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秀的设计。
此届体育图标同时得到国内外媒体和政府的肯定。
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的前期调研和设计开发工作从2005年3月开始,2006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了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方案,2008年8月正式展现给世界。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其它元素设计而成,达到“形”与“意”的统一。
国际奥委会形象与景观专家评价说“这可能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体育图标”。
纵观历届奥运,不同风格奥运体育图标都是各时代的优秀作品,各种风格以不同形式传递了不同的设计理念。
以四届具有代表性的奥运体育图标形象设计为例研究分析,都反映了当时那个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区域迈向国际化、迈向世界的文化、主张和理念,并使得自己的形象成为国际化共享的视觉语言。
尝试对四届体育图标设计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在探究符号性、象征性、审美性等共性的同时对标识设计中与文化相融合所出现的可探讨区域进行思考,对体育图标的设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研究已有先例,如北京体育大学王军博士的《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山东大学王莹莹硕士的《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研究》对此都有独立章节的评论分析,但主要是一些介绍性的文章,其中多为溢美之词。
本课题在总结借鉴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探析”这一客观全面视角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横向上分析墨西哥城、雅典、北京以及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四届盛会奥运体育图标的优劣之处,纵向上通过对文化传承及现实社会所需为研究,通过深入探析,反复推敲,对相关标识设计进行思考。
奥运体育图标设计是个性化事物的专注性符号,透过它更能感觉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节。
因此,图形设计的思维越宽、越广,其表现艺术也越具有生命力,越能适应和谐社会艺术发展的要求。
对四届奥运文化设计的一种思考也是对中国设计的一种促进,在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全过程中,中国设计家也同时在反思自己传统文化与现代图形审美之间的相互结合。
正是这一点比较与探讨、琢磨与体会,是中国当今不时对外宣扬传统文化时所需要的最大考量。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比较研究
历届奥运都是展现一个国家设计能力的平台,透过它更能感受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节。
体育图标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识,其基本功能为传达信息,将奥林匹克运动与其它组织和活动区别开来,并将奥林匹克思想和行为相统一,形成一个整体。
[1]通过超越语言文字局限的图标形式,能够清晰地表现奥运会各个比赛项目的内容和特点,简单几笔就能生动准确地表示出一个项目,成为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
同时,奥运体育图标是各国各地区的设计家在世界通用符号设计上的精心创意,又是奥运会理念和举办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承载世界目光的同时又将亮点设计放到精神文化层面。
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不仅是对图形设计本身的探析,也是对民族文化、奥运元素传承的一种思维方法的探索。
第一章奥运体育图标设计渊源
第一节奥运体育图标的历史渊源
奥运体育图标是根据奥林匹克运动特征及现实生活现象加以选择、整合,在一个平面的二维上创造出来的反映奥林匹克运动审美意义和思想内容的生动具体的静止画面。
[2]
体育比赛项目的首次形象化处理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经过当时设计师的精心创作,形成奥运会形象化的项目指示图形,使人们无须介绍就能辨别出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取得了良好信息传达的效果。
此后的历届奥运会都相应设计并采用了类似的体育项目指示图标。
1948年奥运会,伦敦的设计家运用了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将各种体育项目表述得一清二楚,既表意又传神,达到了在复杂环境中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的目的。
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体育图标就成为奥运会景观工程的规定动作。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首次将体育图标的人物标准化,提高了体育图标的功能性,为今后奥运会体育图标的设计提供了模式化的思路,这种统一和谐的视觉传达形式,是对奥林匹克形象设计的一大贡献,并为后来的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树立了典范。
[3]
[1] [德] 汉斯·比德曼著,刘玉红等译.世界文化象征辞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军.1964年东京奥运会视觉形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J] .体育文化刊,2003(11):2
第一章奥运体育图标设计渊源
第二节奥运体育图标的生命力
细数历届奥运体育图标,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图标的发展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相互推动,以及其对世界图标设计的贡献。
体育图标不仅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出东道国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特征。
[4]并且,它反映了当时那个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区域迈向国际化、迈向世界的文化主张和理念,使得自己的形象成为国际化共享的视觉语言。
经过百年奥运的发展,奥林匹克己成为全球最具魅力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其深远影响超出了体育赛事的本身。
顾拜旦先生提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
[5]主办国逐渐认识到,奥运不仅是运动的盛会,举办奥运会也不仅是国力提升的体现,更是向世界自我展示、传播本土文化的难得机遇。
因此,随着奥运会的发展,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理念物化的载体——体育图标,也倍受重视。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正逐步地融入世界舞台,中国特有的“篆书之美”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全世界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的重大变化提供了机遇。
同时,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春风拂过之际,由此届奥林匹克体育图标刮起设计的“中国风”不仅推动了我国设计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奥运体育图标强大生命力的展现。
[4]周丛改.2008看奥运——奥运知识百科[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对比思考不同风格奥运体育图标都是各时代的优秀作品,各种风格以不同形式传递了不同的设计理念。
以四届具有代表性的奥运体育图标形象设计为例研究分析,都反映了当时那个年代国际化共享的视觉语言。
探析四届体育图标,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源于挪威的古代岩画风格体现了图腾性、墨西哥城奥运采用光效应艺术风格体现了时代性、雅典奥运会采用了碎陶拼图的“古典”风格体现了文化性,北京奥运的“篆书之美”体现了民族性。
尝试对体育图标设计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在探究符号性、象征性、审美性等共性的同时对标识设计中与文化相融合所出现的可探讨区域进行思考,对体育图标的设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一节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传承
1.1 符号语言的转换
奥运设计本身是以符号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作为奥运比赛与受众中间媒体的平面标识设计作品,体育图标充当着传达设计者思想感情的符号。
它是奥林匹克运动形象的静态表现,它将奥林匹克的理念、活动内容、文化特质等抽象语言形式转换为具体图画和符号,传达体育形象和奥运精神,达到受众认知和识别的目的。
在奥运会的体育图标上,“图像的唤起能力明显优越于语言”。
[6]以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为例,此届体育图标设计源于挪威的古代岩画风格,体现了图腾符号性,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被观者准确的、快速的、有效的接受与认知的,这也就成了体育图标传承与成功的标志。
此次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的设计,以符号化人物为造型元素,稚朴而具有艺术趣味,其造型就依据就是在挪威曾发现过一幅公元前2500 年左右的岩刻岩画,上面雕刻着一个穿着巨大滑雪板的人,以此图像为基础,利勒哈默尔以北欧图腾为特色符号设计出了一整套的体育图标视觉形象,从每个图标的表现手法上可以看出,在不失生动、准确的基础上表现出了奥运体育图标的各个比赛运动项目,充满了北欧质朴与古拙的符号性,它搭建起了挪威古老艺术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桥,使观者通过特殊的符号瞬间将其接纳。
[6]范景中.贡布里希论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二章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对比思考
历经多届奥运的传承,在北京奥运体育图标的设计发展中,更是以特殊的文化表现体现了符号性的特点。
古老的汉字历经千年的岁月,仍独具艺术魅力,并散发着旺盛生命力。
汉字可以称得上标志的最原始形态,具有“图形化”、“符号化”的表性特质,是经由古老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并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
[7]李砚祖说,因为汉字是天然的图形设计,它具有的天然的符号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把它作为设计的来源,所以,使用汉字作设计思路的设计案例比比皆是[8]。
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它们的标志都是通过对汉字的变形和改造得来的。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符号的相形逸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的特点,达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35个图标中最具代表的是“马术”标志,马背上的人形就是大篆中的“人”,而所骑的马,就是大篆中“马”字形再经过符号化的再处理而得。
北京体育图标以文字的内容为依据,进行艺术处理,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含义的“有意味的艺术符号”。
1.2 图形语言的象征
象征性是奥运体育图标图形语言的最大特点,无论是原始图形还是现代图形都以此为出发点来显现图标自身所表达的含义。
在现代的设计中,许多的优秀设计皆是围绕着象征性。
奥林匹克文化是世界性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产生了迥异的民族文化,这就要求奥运视觉形象设计将本民族的特征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以象征性推进奥运形象设计的国际化。
图形语言的象征性在此四届奥运的视觉形象设计中均有所体现,奥林匹克为设计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机遇。
奥运会吸引着世界上优秀设计师创造出最伟大的视觉作品的同时不断促进着世界上优秀的运动员再创出最好的成绩。
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雕塑、绘画方面都曾取得过巨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作家对古希腊文化如此称赞,称其艺术是至今“还继续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目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本和不可企及的规范”。
[9]雅典奥运体育图标计灵感来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带有强烈传统意味的同时,又象征古典趣味与运动精神。
希腊的体育图标设计中的黑色人体图形人物造型来自传统瓶画、而不规则的背景则来自碎陶形状。
在希腊艺术家眼中,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象征着压重优关、匀称和谐,[10]人体之美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健美和力量表达的淋漓尽致。
[10]于是旨在宣扬古奥运的人体之美,就成为体育图标艺术创作的象征之一。
同希腊的人体雕塑一样,传统瓶画也是希腊象征古代奥运的视觉艺术[11],在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传统瓶画不仅是我们了解古代奥运文化形态的重要线索,也是现代奥运体育图标象征化的重要体现。
[7]向艳乔.走向本土化的平面设计[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9):59
[8]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0]曹建中.奥运视觉艺术的设计探析[M].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的体育项目特色设计也非常突出。
奥运体育项目标识大都是以运动员形象为主题,通过人物的精简归纳达到图标视觉传达目的,而墨西哥城奥运会的体育项目设计却采用了抽象手法达到特殊艺术效果,运动会项目标志外形是方形的,大部分标志是运动项目的器械,即便采用人物形象,也尽力象征抽象。
北京体育图标的演化也同样显示了对设计师的直观感知和形象表达。
这种中国人感知事物的思维特征,基于具象又超越具象,从而建立起直观视觉传达和其象征意义的有效连接。
北京奥运体育图标35个图标设计以中国古代篆体字笔画为基本形式,充满着时代的动感,是传统的再生。
以“棒球”项目图标为例,图标以流线的形式表现运动感,用五条线段展现出了棒球准备击打时蓄势待发的特点,扭动的身躯、侧转的脖子,空中的棒球,以柔中带刚象征性的手法,把棒球手扭身侧击的那一瞬间表现的惟妙惟肖。
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深刻地体现出中国奥运艺术设计中所蕴含对运动的生动象形意义。
1.3 体育图标的审美
审美特性是奥运体育图标追求目标之一,如果失去了审美特性,不能给欣赏者带来审美共鸣与视觉享受,奥运体育图标生命力就会大有折扣。
审美性在奥运体育图标设计表现上是明显的,其艺术性特征在推动奥运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创造更为人性的视觉体验和视觉审美。
从初期的立体主义到现在的后现代主义,从墨西哥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奥运视觉形象设计在审美性的影响下,从具像到抽象,从繁琐到简洁,一步步走向成熟与规范。
奥运视觉形象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奥运会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达到极高的审美境界。
墨西哥奥运会体育图标的流动的美感,给受众视觉上的享受。
墨西哥体育图标的设计由美国平面设计师兰斯威曼担当主持,组成了一个众多明星设计师参与的国际化小组。
[12]在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中体育标识展现出了光效应的特殊艺术风格。
所谓光效应艺术是“利用透视规律和光学原理,并通过对比、补色、渐变、错叠、光幻等一系列表现手法来组织抽象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并在色彩和形象上创造一种视觉错觉或视觉幻象,从而引起受众视觉神经发生兴奋的艺术画面形式。
”
[13]在图标设计中以体育图标的运动感为核心,反复向外的线重复、叠加,形成波状造型的视觉影响。
波浪起伏的线条对人的想象深度及运动的奇妙影响从而制造了美瑍的视觉效果,形成感官的震撼甚至是夸张的情感冲击。
设计者以非常通俗的方式表现了古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的神秘特征,试图通过特效的美感达到奥运体育的互相勉励和进步。
[12]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3]索笑雯,张志学.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的典型风格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4(23):97
第二章四届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对比思考
奥林匹克体育图标视觉形象是按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它增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美感,同时也装饰着奥运会环境,形成奥林匹克运动特有的景观、品格和氛围。
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的“拓片”应用形式,以强有力的颜色对比,表现挑战极限的运动美感,体现了奥运体育图标的审美性。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同样讲究动静结合、疏密对比、多样统一等传统图法则。
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印章艺术还是现代的标志设计,都有共通的艺术形式美的规律。
“拓片”图形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的本原精神。
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承原始艺术的基础之上为北京奥运体育图标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
“拓片”设计因图而成,有别于文字的视觉形式,北京奥运体育图标的“拓片”图形比文字更容易准确地传达文化信息,它可以在没有国别、民族的限定情况下进行信息交流。
中国奥运体育图标的“拓片”图形是我国设计师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创造出来的,是其艺术审美理念和文化观念在视觉形式上的表现。
第二节奥运体育图标设计的思考
2.1 运动图标程式化的表现
在对固定格式及传统设计元素的使用中,过犹不及,程式化的套用结构对个别奥运体育图标的设计反而是一种负担。
第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墨西哥城采用光效应艺术风格体现了特效性,给受众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但由于拘泥于线性的变化的固定格式,在多人速滑、射箭等图标上缺少直观的识别性。
在多人速滑图标中,人物的形态已经被动感的弧线所覆盖,虽然具有很强的审美性,但整个图标的识别性不高,设计者威曼也感觉到了图标的可读性不强,所以将多人速滑运动员的滑雪帽都设计成了白色的点,但这也不具有直观性,需要眯起眼来才体验到一些体育运动图标的感觉。
同样,发散的线性特效无法完成居于静态蓄势待发的射箭动作,图标为了配合光效应的多重线性效果,放弃了运动员元素,在方形的图框中设计了一个圆形的靶心,给人一种靶场的误解,使受众没有对这件标志作品的产生一目了然指示性的情感。
作为体育项目标识,运动感在设计中的体现是必须的。
2008北京奥运会体育项目标识设计中,篆形的人体线条略显柔弱,并且缺乏运动力度感,对体现奥运会的肢体运动元素表现不够彻底,对奥运本质特征以及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体现也不够全面。
标识在“意”和“形”之间追求同构,但个别图标字体表现和图形表达两方面都不够充分。
35个体育图标中的“跳水”标志,非但没有体现出运动员的跳水弹起和落水的美感,反而为了配合篆文的特点,在水面上方图标做了一个抱腿弯曲的动作,传递的信息略显牵强,如果使用一些有力度的线来表现有力度的动作,如在入水瞬间加上破水而入的动作,能更加体现流畅的运动感,否则再有寓意的标识也会因缺少运动感而背离高强度体育比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