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同时《课标》还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另外,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3、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情景挂图;轻重大小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梨稍小、稍重);天平一架;花球与弹球各一个。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刚才的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跷跷板你们玩过吗?谁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的?(板书课题:跷跷板)
师:星期天,动物乐园里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课件)
二、仔细观察,说一说
1、画面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狮子和老虎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虎和豹子呢?
3、它们三个谁最重?谁最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
(板书课题:轻重的比较)
三、动手操作,掂一掂
师:我们比较两个物体谁轻谁重,一般会用什么方法?
1、出示两个同样的袋子,猜一猜,哪个轻,哪个重?
2、掂一掂自己身边的物品,比一比哪个轻,哪个重把自己的感受所给周围的同学听。
活动时要注意不影响别人。
3、比一比自己的书包和同桌的书包谁轻谁重。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时可以用手掂一掂我们可以感受物体的轻重。
四、引导发现,称一称
教师出示大小轻重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
1、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2、想一想:想什么办法判断苹果和梨究竟谁轻谁重?
4、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5、教师用天平进行反馈验证。
总结: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方法,学习数学就要这样积极思考。
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比较轻重的工具就是“秤”。
这是一架天平,(出示天平),我们来看看梨和苹果究竟谁轻谁重(教师操作)。
将轻的换成橘子再次比较。
6、机灵狗的问题,一个花球与一个弹球哪个重?
7、抱一抱自己旁边的两个同学,比一比他俩谁轻谁重?
五、巩固提高,会应用
教材P23练习1和2,
六、反思回顾,谈收获
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跷跷板
——轻重的比较
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
狮子最重,老虎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