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风月堂诗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
风月堂诗话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风月堂诗话》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风月堂诗话
字数:4717
风月堂诗话宋朱弁
提要
原序
巻上
巻下
提要
《风月堂诗话》二巻,宋朱弁撰。
弁有《曲洧旧闻》,已着録。
是编多记元佑中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陈师道、梅尧臣及诸晁遗事,首尾两条皆发明锺嵘“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明月照积雪羌无故实”之义,盖其宗旨所在。
其论黄庭坚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尤为窥见深际,后来论黄诗者,皆所未及。
前有自序题庚申闰月,考庚申为绍兴十年,当金熙宗天眷三年,弁以建炎元年使金,留十七年乃还,则在金时所作也。
末有“咸淳壬申月观道人”跋称得于“永城人朱伯玉家”,盖北方所传之本。
意弁使金时遗其藁于燕京,度宗时始传至江左,故晁陈二家皆不着録。
观元好问《中州集》収録弁诗,知其著作散落北方者多,固不得以晚出疑之矣。
其序但题甲子,不着绍兴纪年,殆亦金人传写,不用敌国之号,为之削去欤。
原序
予在东里,于所居之东、小园之西有堂三。
楹壁间多皇朝以来诸名卿画像,而文籍中多与左、司马、班、韩、欧、苏数公相对。
以其地无松竹,且去山水甚逺,而三径闲寂,庭字虚敞,凡过我门而满吾座者,唯风与月耳。
故斯堂也,以风月得名。
又予心空洞无城府,见人虽昧生
平必出肺腑相示,以此语言多触忌讳而招悔吝,每客至必戒之曰:“是间止可谈风月,舍此不谈;而泛及时事,请釂吾大白”。
厥后山渊反复,兵火肆虐,堂扵兹时均被赭垣之酷。
风月虽存,宾客安徃?予复以使事羁绊■〈氵累〉河,阅厯星纪,追思曩游,风月之谈,十仅省四五。
乃纂次为二巻,号《风月堂诗话》,归诒子孙。
异时幅巾林下,摩挲泉石时取观之,则曲洧风月犹在吾目中也。
庚申闰月戊子观如居士朱弁叙
巻上
魏曹植诗出于《国风》,晋阮籍诗出于《小雅》,其余递相祖袭,虽各有师承而去风雅犹未逺也。
自魏晋至宋,雅奥清丽尤盛扵江左,齐梁已下不足道矣。
唐初尚矜徐庾风气,逮陈子昻始变,若老杜则凛然
欲“方驾屈宋”而能允蹈之者。
其余以诗名家尚多有江左体制,至五季则扫地无可言者。
唐人尚不能及,况晋宋乎?晋宋尚不能及,况风雅乎?
诗人胜语咸得扵自然,非资博古。
若“思君如流水”、“髙台多悲风”、“清晨登陇首”、“眀月照积雪”之类,皆一时所见,发于言辞,不必出于经史。
故锺嵘评之云:“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颜谢推轮,虽表学问,而太始化之,寖以成俗;当时所以有书钞之讥者,葢为是也。
大抵句无虚辞,必假故实;语无空字,必究所从。
拘挛补缀而露斧凿痕迹者,不可与论自然之妙也。
诗之重用韵、音同义异者,古人用之无嫌。
如《民劳》诗,一章用二“休”字韵,是也。
后人狃于科举之习,遂不敢用。
唐韩退之《荅张彻》诗用二“庭”字,《石鼓》诗用二“科”字,老杜《蘷府书懐》诗用二“旋”字,即其例也。
诗人体物之语多矣,而未有指一物为题而作诗者。
晋宋以来,始命操觚,而赋咏兴焉。
皆仿诗人体物之语,不务以故实相夸也。
梁庾肩吾《应教咏胡床》云:“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是也。
至唐杜甫《咏蒹葭》云:“体弱春苖早,藂长夜露多”,则亦未始求故实也。
如其它《咏薤》云:“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筯头”;《黄梁》云:“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则于体物外又有影写之功矣。
予与晁叔用论此,叔用曰:“陈无巳甞举老杜《咏子规》云:‘渺渺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懐那见此,故作傍人低。
’如此等语,盖不从古人笔墨畦径中来,其所镕裁,殆别有造化也。
又恶用故实为哉!”
诗之句法,自三言至七言,“三百篇”中皆有之矣。
三言如“麟之趾”、“夜未央”、“从夏南”、“思无邪”之类是也。
五言如“谁谓鼠无
牙”、“胡为乎株林”、“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之类是也。
七言如“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学有缉熈于光明”之类是也。
而世之论五言则指蘓李,论七言则指栢梁为始,是不求其源也。
然世多作七言五言,而三言四言类施于铭颂之中,虽间有用七言者,独扵韩吏部、苏端明集见之。
前辈云:“按栢梁之体,句句用韵,其数以竒,韩苏亦皆如此。
”然欧公作孙明复墓志乃与此说不同,又未知何如也。
岂欧公特变前人法度,欲自我作古乎?当更讨论之耳。
道林、岳麓寺:老杜诗云:“宋公放逐曾题此,物色分留遗老夫。
”监察御史唐扶诗云:“两祠物色采拾尽,壁间杜甫真少恩。
”宋考功以诗在天后时与沈詹事齐名,唐扶诗亦有闻于世。
今观甫所自述及扶诗之语,则是宋之问犹有未道尽处,扶虽冥搜不能出其右。
韩昌黎《谒衡岳庙》诗云:“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絶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黙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湏臾净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东坡作《退之庙记》
云:“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即取此诗也。
其议论雄伟,读者皆竦。
或谓坡取此似伤于太易,予曰:“三百篇”诗中有妇人女子自言志者,仲尼不删去以垂训后世,乃独疑坡之于退之乎?况坡所阅文字过眼无遗者,他人纵时有所采,不过蓄以为诗材耳,必有未作大碑版,而能取之以为议论者。
此便是坡不可及处,君又何病哉!
长安太一湫,林木阴森,水色湛然。
鱼游水面不怖人,人莫敢取者。
林间叶落,鸟辄衔去逺弃之,终年无一叶能堕波上者。
韩退之诗云:“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
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殻上鸟下〉。
”葢实载其事。
自唐以来已如此,今人所传非过论也。
■〈殻上鸟下〉,音寇,鸟子生哺者。
韩退之云:“余事作诗人”,未可以为笃论也。
东坡以词曲为“诗之苖裔”,其言良是。
然今之长短句比之古乐府歌词,虽云同出于诗,而祖风巳扫地矣。
晁无咎晚年因评小晏并黄鲁直、秦少游词曲甞曰:“吾欲托兴于此,时作一首以自遣,政使流行,亦复何害?譬如鸡子中元无骨头也。
”
欧公居颕上,申公吕晦叔作太守。
聚星堂燕集,赋诗分韵,公
得“松”字,申公得“雪”字,刘原父得“风”字,魏广得“春”字,焦千之
得“石”字,王回得“酒”字,徐无逸得“寒”字。
又赋室中物,公得“鹦鹉螺杯”,申公得“瘿壶”,刘原父得“张越琴”,魏广得“澄心堂纸”,焦千之
得“金星研”,王回得“方竹杖”,徐无逸得“月砚屏风”。
又赋席间果,公得“橄榄”,申公得“红蕉子”,刘原父得“温柑”,魏广得“鳯栖蕉”,千之得“金橘”,王回得“荔枝”,徐无逸得“杨梅”。
又赋壁间画像,公得“杜甫”,申公得“李文饶”,刘原父得“韩退之”,魏广得“谢安石”,焦干之
得“诸葛孔明”,王回得“李白”,徐无逸得“魏郑公”。
诗编成一集,流行于世当。
时四方能文之士及馆阁诸公皆以不与此会为恨。
苏子美竹轩之集,皆当时名士,王胜之赋诗,人皆属和。
子美诗,其略云:“君与我同好,数过我不穷。
对之酌绿酒,又为鸣丝桐。
作诗写此意,韵如霜间钟。
清篇与翠干,岁久日益浓。
惜哉嵇阮放,当世巳不容。
吾侪有雅尚,千载挹髙踪。
”后月余,“一网打尽”之语既喧物论,而梅圣俞为赋“覆鼎伤众宾”之诗。
乃悟子美“当世已不容”之句遂成诗谶,亦可怪也。
晁美叔秋监,以集句示刘贡父,贡父曰:“君髙明之识,辅以家世文学,乃作此等生活,殊非我素所期也。
吾尝谓集古人句,譬如蓬荜之士,适有重客,既无自巳庖厨,而器皿肴蔌悉假贷于人,收拾饾饤,尽心尽力,意欲强学豪奢,而寒酸之气终是不去,若有不速排闼而入,则仓皇败绩矣。
非如贵公子供帐,不移水陆之珍,咄嗟而办也。
”美叔深味其言,归告其子曰:“吾初为戏,不知贡父爱我一至于此也。
”东坡云:“诗文岂在多,一颂了伯伦。
”是伯伦,他文字不见于世矣。
予尝阅唐史艺文志,刘伶有文集三巻,则伯伦非无他文章也,但《酒徳颂》幸而传耳。
东坡之论岂偶然得于落笔之时乎?抑别有所闻乎?
唐张司业籍得裴晋公马,谢诗云:“乍离华廐蹄犹涩,初到贫家眼尚惊。
”王介甫曰:“观诗意,乃是一匹不善行、眼生驽马耳,我若作晋公,见此诗当湏大惭也。
”或曰籍为晋公所厚,以诗谢马必不敢尔。
况诗人用意不以此为工,自是介甫所以期籍者浅也。
白乐天自中书舍人出知苏州,刘梦得《外集》有《戱酬白舍人曹长寄诗言游宴之盛》一篇,破题云:“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左司,谓韦应物也。
晁伯宇少与其弟冲之、叔用俱从陈无已学。
无已建中靖国间到京师,见叔用诗,曰:“子诗造此地,必湏得一悟门。
”叔用初不言,无巳再三诘之,叔用云:“别无所得,顷因衎韩退之杂文,自有入处。
”无已首允之,曰:“东坡言,‘杜甫似司马迁。
’世人多不解,子可与论此矣。
”
沈造尝言:“湖阴有遗鞭驿,葢识晋明帝微行视王敦营事也。
温飞卿所赋《湖阴辞》刻石在驿中。
前后过客作诗甚多,唯一篇最佳而不着姓名,其诗云:‘鹢船犀甲下荆州,蜂目将军拥碧油。
虎帐觉来惊日堕,龙媒嘶去剧星流。
奸萌问鼎身何在?计中遗鞭事可羞。
幽草野花埋石径,无人为作晋阳秋。
’”造为新郑令,以差车运粮事不均,力争罢去,已而朝廷知其爱民不屈,俾还本任。
有识者称其慈惠出扵至诚,以比古循吏。
造字会道,蔡之西平人,霍榜擢第,官止于奉议郎。
良可惜也。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巳久,崖倾路何难!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寛。
篙师理闇楫,歌啸轻波澜。
霜浓朩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险仍万盘。
回眺积水外,始知众星干。
逺游令人疲,衰疾渐加餐。
”此《水会渡》诗也。
东坡云:“老杜自秦州越成都,所厯辄作一诗,数千里山川在人目中,古今诗人殆无可拟者。
”独唐明皇遣吴道子乗传画蜀道山川,归对大同殿,索其画无有,曰:“在臣腹中,请疋素写之。
”半日而毕。
明皇后幸蜀,皆黙识其处。
惟此可比耳。
老杜《劔阁》诗云:“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宋子京知成都过之,诵此诗,谓人曰:“此四句葢剑阁实録也。
”
“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春风吹泪古藤州。
”此黄鲁直诗也。
鲁直作此诗时,无已作正字,尚无恙。
建中靖国间,楼异试可知襄邑县,梦无已来相别,且云东坡、少游在杏园相待久矣。
明日无已之讣至,乃大惊异作书与参寥言其事。
杏园见道家书,乃海上神仙所居之地也。
“仙龛虚室以待白乐天”之说岂不信然耶? 东坡知贡举。
李豸方叔,久为东坡所知,其年到省诸路举子人人欲识其面。
考试官莫不欲得方叔也,坡亦自言有司以第一拔方叔耳。
既拆号,十名前不见方叔,众已失色;逮写尽榜,无不骇叹。
方叔归阳翟,黄鲁直以诗叙其事,送之东坡和焉。
如“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真迷日五色”之句,其用事精切,虽老杜、白乐天集中未尝见也。
参寥自余杭谒坡于彭城。
一日燕郡寮谓客曰:“参寥不与此集,然不可不恼也。
”遣官妓马盻盻持纸笔就求诗焉。
参寥诗立成,有“禅心已似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之句,坡大喜曰:“吾尝见桞絮落泥中,私谓可以入诗,偶未曾收拾遂,为此人所先,可惜也。
”
坡在余杭日,因会客,以彩笺作墨竹赠官妓,且令索诗于参寥。
参
寥援笔立就,其诗曰:“小鳯团笺已自竒,谪仙重扫岁寒枝。
稍头余墨犹含润,恰似梳风洗雨时。
”
辩才大师梵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