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含答案解
析)(3)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石蜡中含碳元素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2.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
项
A试验石墨的导电性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
B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鉴别
C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隔绝空气,高温处理
D验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3.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说法正确是
A.①、②、③、④都变红
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4.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
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间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②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质量
③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
④装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塑料瓶通入石灰水时间密闭装置内的压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在密闭容器中3克碳和7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有()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氧气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稀硫酸中加入石灰石,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
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
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8.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
装置气密性良好。
经数小时后,U 形管两端的液面情况是(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 .左端下降,右端上升
B .左右两端都下降
C .左右两端两处都不变
D .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也相同
B .水和冰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排列方式相同
C .过氧化氢与水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二氧化碳气体和干冰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2CO 和2N
B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2O
C .用酚酞试液鉴别蒸馏水和氨水
D .用点燃氢气的方法证明水的组成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_____。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_____。
(3)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
1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
(2)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
(3)碳酸分解______________;
(4)碳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__。
(2)图 1 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 2 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据图填空:
①图 2 中 m 的值为_________,n 的值为_________。
②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周期。
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硒化钠是由钠元素和硒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硒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用微观知识解释下列生活、实验中现象:
① 金刚石很硬,石墨较软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
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反应后
A B C D
该反应中 A、C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14.碳循环、氧循环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然界及我们的生活中发生有下列变化:
①二氧化碳溶于水②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③燃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主要指______循环(填“元素”或“物质”),主要通过_____变化实现的。
(2)写出上述变化中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变化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填名称)。
(4)除变化③外,上述实现二氧化碳和氧气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
(5)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
(6)变化②和④中,反应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导致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发生装置可选用
__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图字母,下同),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装配时试管内少放了一团棉花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过氧化氢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选用的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所加固体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该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选用过氧化氢分解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查阅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制取气体的药品制取气体的反应
条件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氯气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
酸
需要加热
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大
①制取氯气 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 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 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b_____。
(2)梅梅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时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其中A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你认为她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标号)。
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固体石灰石与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
(填序号)
(3)F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填“①”或“②”)处导管通入。
17.(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图是小丽收集的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填写:
①用离子符号表示出其中的一种阳离子__________,②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
③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④硫酸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现有H、N、C、O五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
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_____;
③炼钢的气体________;
④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气体_______。
18.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中要尽力减少能量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破坏,减缓生态恶化。
(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可能导致_____。
(2)践行低碳生活,你能做的一件事是_____。
(3)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含藻类)吸收光能,通过叶绿素的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C6H12O6),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请配平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CO2+_____H2O
光照
叶绿素
_____ C6H12O6+_____O2
(4)为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该同学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X元素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Y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_____
(2)Y元素可以组成的不同单质,这些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_____。
20.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小林组织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四个实验探究其性质。
(1)一段时间后,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这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填字母)的性质。
A.密度比空气大 B.不可燃 C.不支持燃烧 D.不供给呼吸
(3)下列关于实验丙、丁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丁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对比丙和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D.向丙中继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丙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三、解答题
2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相同。
2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活性炭(或木炭)除去房屋装修后残留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
(2)吸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点燃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写名称);
(3)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中有一种叫电石(CaC2)的物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也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新认识)
23.科学家发现了许多新材料,它们一些性能超乎人们的想象,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它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理论上可以用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架设电梯,它的一些用途如图:
①石墨烯、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_____ (填“相似”或“不相似”)。
②石墨烯的导电性 _____ (填“好”或“不好”)。
③石墨烯还具有密度 _____ (填“大”或“小”)和强度 _____ (填“高”或“低”)的特性。
(2)以空气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气凝胶,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轻的固体,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高温灼烧时几乎无变化。
①该气凝胶属于 _____ (填“混合物”或“混合物”)。
②该气凝胶化学性质 _____ (填“活泼”或“稳定”)。
③该气凝胶像活性炭一样具有 _____ 性。
24.下面是某化学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实验。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的示数会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 不变”),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填“>”、“<"或“=”)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人泡腾片( 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
则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该实验证明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该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5.(1)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比CO和CO2,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对比金刚石和石墨,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_____(填序号)。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26.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装置实验1实验2
Ⅰ. 将A试管充满CO2,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Ⅱ. 密闭下,用针筒将A中部分CO2抽出
Ⅲ. 打开K Ⅰ. 将A试管充满CO2,B试管加入稀盐酸
Ⅱ. 用针筒向A 中注入适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Ⅲ. 打开K
2
“不变”)。
该实验可以验证CO2与水发生反应,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 。
(2)实验2中,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步骤Ⅲ中,打开K后发现A中液面上升后又下降,有气泡产生,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 。
27.下图所示: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1)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来 _____________ 。
28.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
(1)在降温、加压时,二氧化碳会变成液体或固体,这是因为(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该变化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和的作用。
(3)石灰石是制取二氧化碳的重要原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某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取该石灰石粉末8.0g,将100mL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该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序号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g)
125 5.5
225m
325 1.2
425n
m= ,n= 。
②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③实验室里若要制取6.6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该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