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案与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石吟教案与习题(总1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化石吟》教案与习题
《化石吟》教案与习题
《化石吟》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了解化石。

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音乐美。

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悉心体会。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

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2、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3、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⑴学生听读,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⑵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

结构上首尾呼应。

⑶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体会诗歌的特点。

三、重点研讨
1、指名朗读3~6节,思考问题(投影显示):
⑴“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⑵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⑶“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你是怎样理解的?
⑷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
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2、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3、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

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业
1、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2、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化石吟》习题
课内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骇骨(hái)潜行(qián)躯壳(ké)一幅画(fú)
B.化石吟(yín)窥见(guī)腐朽(xĭu)葱茏(lóng)
C.猛犸(mă)引颈(jìng)万载(zăi)两栖(qī)
D.描绘(huèi)卓越(zhuó)档案(dăng)裹藏(guŏ)
2.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窥见(偷看)海枯(干涸)
B.葱茏(遮盖、罩住)造物主(上帝)
C.卓越(高明、高超)幽雅(美好、大方)
D.化石吟(赞颂)骸骨(尸骨)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B.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C.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D.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4.填空题。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__________诗。

吟,是
______________的一种名称,这里是___________的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

5.诗歌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有什么好处诗句中为什么用“你”而不用“它”“你”代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②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③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④肉体虽早巳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⑤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向近代进发。

⑥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6.诗中“没下巴”的“鱼儿”是指_________;“嘴长牙”的“鸟儿”是指_________;“没有腿”的“最早登陆的鱼儿”是指__________;“不开花”的“最早的树儿”是指____________。

7.③节中的“你”指代的内容是()
A.奇幻的神话
B.沉睡亿年的石头
C.刚苏醒的化石
D.逝去万载的世界
8.③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9.“密码”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④节中的语境义是_____________。

10.④节中加粗的“珍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⑤节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如果不用修辞手法,把它变换成平实的说法,应这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⑥节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诗中“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的本体是____________。

13.第②节与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创新
14.老师读了一道数学题:“5加4乘3等于多少”
小明的答案是27,小红的答案是17。

根据小明的理解,把这道题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述出来。

(包括标点,限15字之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鱼化石
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12下一页《化石吟》教案与习题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5.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像是诗歌的生命。

《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材料安排的顺序上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不同是:
__________
17.从诗歌传达的信息来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主题大不相同。

《化石吟》的主题是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诗;《鱼化石》的主题是__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____诗。

18.在人称运用上,《化石吟》用_____人称,而《鱼化石》用_____人称。

19.你认为最能体现鱼化石特征的诗句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说说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1)“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诗人极力写鱼儿旺盛的精力和活泼的动作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训练
21.查资料,写一篇关于化石的科学说明书。

答案
4.科学抒情诗赞颂拟人夸张排比象征
5.诗歌用—连串的问句开篇的好处是:启人思索,引人入胜。

诗句中的“你”代表化石,用“你”表明化石保存着生命有机物的残余,同时也使人感到更生动、亲切。

6.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孢子植物
8.生物进化否认了造物主的存在
9.在约定的人中间使用的特别编定的秘密电码和号码隐蔽很深的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
10.不能删去。

因为“珍贵”这个词突出了化石为历史留下的隐蔽很深的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得之不易,而且它很有研究价值。

11.比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印象生物从远古不断地向现在进化
12.解释说明大自然
13.第②节与最后一节构成前后照应的关系。

诗句“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与“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与“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请向我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与“你讲的故事多少令人神往、惊讶”相照应。

这样写,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给人留下完整印象。

加4的和乘以3等于多少?
15.《化》的作者联想到太古时代的各种物群,而《鱼》的作者则联想到精力旺盛、活泼跳跃的鱼儿和它的灭顶之灾。

16.《化》是倒叙,《鱼》是顺叙
17.化石为我们传达了太古时代的生命信息科普叙事诗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政治抒情诗
18.第一;第二
19.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20.(1)悲剧发生的悲烈(以生命衬托死亡)。

(2)借助鱼化石完全石化的特点,表达诗人对政治厄运的反抗与蔑视。

21.略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