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乾隆为何将孝子官员凌迟?“英主”只需要奴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乾隆为何将孝子官员凌迟?“英主”只需要奴才
导语:人都喜欢听人说好听的,据说这是人的弱点,与生俱来的。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好这口。

这不是说,居于上位的人,人类的弱点就体现得比较充
人都喜欢听人说好听的,据说这是人的弱点,与生俱来的。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好这口。

这不是说,居于上位的人,人类的弱点就体现得比较充分。

上面的老爷,这种毛病,往往是下面的人给惯出来的。

有这种毛病,史家的说法,对于国计民生大有干害,每每号召近君子远小人,可是收效甚微。

不过,喜欢听好听的这种人的弱点,也不是全无好处,下面的人如果犯了事,有时倒是可以利用这点给自己觅一条生路。

乾隆年间的尹会一、尹嘉铨父子,是清史上的名宦。

父子都是著名的理学家,官做得都不小,老子做到吏部侍郎,儿子也混了个大理寺卿,都是高干。

不过,两人有名倒不见得是因为官大,二三品的官儿,清朝多着呢。

老子的名气来自为官能干,做地方官劝耕办赈很有成绩,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个受到皇帝表彰的孝子。

而他儿子尹嘉铨的名声,却源于一起大狱——已经退休致仕的他,偏要上奏请求皇帝把他老子和清朝的名臣汤斌、范文程、李光地等一并从祀孔子,并请求给他老子一个谥号,借此为他的老子扬扬名。

自己呢,也顺便博一个孝子做做。

没想到,却惹得皇帝大怒,把他打进了大牢。

鲁迅先生曾经注意到这起特别的文字狱,分析了尹嘉铨得罪皇帝的原因,是因为乾隆这种“英主”,是绝对不允许朝内有所谓名臣的。

太平盛世,没有名臣,也没有奸臣,只能有不好不坏的奴才,才能烘托出一个高耸入云的英主。

可惜,臣子们不一定都能领会皇帝的意思。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