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研
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幼儿教育作为现代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幼儿教育方面,家长对其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前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发展,因此对于幼儿园教育,家长非常重视。
同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对幼儿教育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如何有效的配合,才能使幼儿更好的接受教育,健康成长,成为广大教育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小衔接问题解决策略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一定要打好基础。
幼小衔接是上小学的一个准备阶段,幼儿在幼儿园时期所学的知识与教育相对较少,而当幼儿上小学以后,会正式进入义务教育学习中,并接受正规的传统的教育。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独立的团体,由于接触的环境不同,所学的知识不同,所面临的教育难度也不一样。
因此如何使幼儿顺利的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阶段,成为广大教育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我国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小衔接的认知现状
幼儿园教育是由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使幼儿在进入小学以后,更好的适应小学教育的环境和课程安排等方面,减少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遇到的各类问题。
并且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共同承担幼儿的教育,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积极沟通,使彼此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时期的行为表现和
学习状况,从而使老师和幼儿都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成长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进行更好的指引与教育,这样才能体现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但是不同的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教育以及家园合作方式的认知程度却不同,个别家长认为幼儿既然交给了幼儿园老师,就应该由幼儿园教师教育指导,家长只负责接送就可以了,这样的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合作的方式没有清晰的认知。
(二)、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小衔接的行动现状
有些家长在幼儿上幼儿园时期,就过分的对幼儿的成绩学习要求过高。
由于家长在相互交谈过程当中会出现攀比的现象,例如个别家长让幼儿参加了诸多的课外培训班,例如钢琴、字画、美术等,因此个别家长出现了攀比的情况,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也应该做到突出,对幼儿的学习方面太过注重,从而忽略了幼儿对于行为习惯、性格塑造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成长。
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就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幼儿升入小学时对学习的热爱程度。
二、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家园合作不够重视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因此幼儿园教育对于小学教育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家长认为幼儿园只是看管孩子的地方,幼儿园只负责把孩子看管好就可以,这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认知程度非常低。
1.
、家长与老师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分工不明确
当幼儿在家庭中时,父母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幼儿的思想观念、性格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引导,使幼儿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然而很多幼儿父母认为,既然把幼儿交给幼儿园,幼儿老师就应该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教育,父母只要负责儿童的饮食起居就可以了,对于老师组织的家园合作活动却很少参加,老师和家长不能及时有效沟通,导致老师无法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家长也不清楚
幼儿在校园的学习成果,分工不明确,缺少家园合作,因此不能有效促进幼小衔
接教育,这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能力以及健康发展。
家园合作背景下幼小衔接问题的策略
(一)、提升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知
幼儿园教育是向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对小学教育起着奠定基础的
作用,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幼儿的性格
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提升。
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的
特点,在此过程中,家长应该多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园合作实践活动,积极与幼
儿园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校园期间的行为表现,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并且通过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及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同时
家长应该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区别。
通过读书以及知识讲座等方面的学习对
幼儿园知识及小学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家园合作及幼小衔接等
方面的知识进行家庭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在学习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还可以通
过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
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家长与幼儿园合作
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幼儿
园方面应该积极举办家园合作实践活动,邀请家长积极参加,通过老师和家长的
共同交流和互动,使幼儿园老师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习惯。
家长通过实
践活动的学习与交流,也可以获得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学习表现。
这样可以增进
老师和家长对幼儿成长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明确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
教育义务,家长也能明确幼儿在家庭中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培养,这样就可以消
除老师和家长消极合作的观念。
通过积极主动的参加实践活动,共同交流,相互
学习,协调合作,强化家园合作的意识,充分发挥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各自的优势,使幼儿良好的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健康的成长。
(三)、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中的主要教育者,在家园合作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
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幼儿园老师
的接受教育程度,势在必行。
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可以使幼儿得到良
好的教育。
对幼儿园老师进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只有通过正规的幼儿园教师
资格考试才有资格进行幼儿园教育。
同时,对从事幼儿园教育的老师进行定期的
培训与考核,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考核中不及格的幼儿园
教师需进行停职培训,直到达到幼儿园教师的执教资格。
同时还应该提高幼儿园
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查幼儿园教师收受礼品钱财等现象,一经发现要对幼儿园教
师进行停职教育。
最后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家园合作知识的学习,使幼儿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与家庭教育共同配合,协调发展,
为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提供良好的教育。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过渡阶段的重要时期,这
对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形成的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步入到小学以后面临教学课程、教学环境以及教育方式的适应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
幼儿园教师,都应该作为幼小衔接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帮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过度。
指导老师(通讯作者):顾伟俊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