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修保养作业规范操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程序及安全要求
一, 一般安全要求
1、工作现场,应设立有关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防范措施,如在电梯主要出入口挂上“禁止进入”、“禁止使用”、“严禁吸烟”、“注意安全”、“谨防坠落”、“检修停用”等安全标记;在施工场所、层门处设置安全遮栏,未设遮栏时必须有专人看管,不许他人进入。

2、保证工作场所有足够的采光照明。

3、工作场所保持清洁、畅通;材料物件必须堆放整齐、稳固、防止倒塌伤人或缠脚;油渍布必须存放在指定地点的容器内,并定期清除。

4、不准在工作期间喧闹、打架、恶作剧;不准在工作期间或工作前饮酒;不准在工作中抽烟;不准违章进行垂直多次作业。

5、工作中精神要集中,当感到自己体力不支时,应请求协作。

每次操作前应停留思考一下,判定操作无误后再操作。

6、工作中有涉及他人安全时,要有安全措施(如安全开关、蜂鸣器、对讲机等),在确认对方安全后,方可操作,并及时警告并加以监视。

两人工作时要协同,要双方称呼回复指示后,方可操作等。

7、使用工具要有正确的姿势,按规定操作。

传递工具、材料、零件要小心,切勿投掷。

拆卸下的零件要放妥,防止伤人累己。

不准把零件、工具放在路旁、支架、棚架上,更不准放在活动的部件上。

8、工作中要提防碎片、凸出钉、锋利物避免头部或脚趾等容易疏忽的部位受伤。

9、对单独或隔音情况下工作的人员须保持随时联系。

工作中不可随意离开岗位及进入危险地方,有事离开或进入,应作出安排和交待。

10、严禁站在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严禁站在分隔井道用的工字钢(槽钢)与轿顶之间;禁止层门探头、井道外探身至轿顶等跨骑处进行操作,严禁踩靠在转动、活动的部件上操作等。

11、严禁电梯层站一打开就进去,要看清轿厢位置,以防止踏空下坠。

轿厢不停妥不准进出。

12、严禁短接营运中电梯的内外门锁回路,安全回路。

检修时确需短接,要保证内外门确已关好,做好防范和监护,确保安全,完成作业后及时拆离短接。

13、电梯在维修保养、检测过程中严禁载客载货。

14、维修、清扫、加油电梯转动部件、部位时,电梯应停止运行。

15、要经常检查绝缘情况,慎防触电,除非必要,严禁带电操作。

16、操作印刷电路板前,操作人员要将手对地放电,防止静电损坏
电子元件。

禁止带电插入和拔出电路板。

17、在轿顶检修时,预先在轿内置有司机运行方式,以防止检修完
结外召信号引起电梯自动运行。

在轿顶和底坑作业时,必须断开相应的
安全开关,方可进行工作。

要注意轿顶、底坑上的油渍,防止滑倒跌
落。

18、完成工作后,检查有无遗留工具或零件,有无遗留火种,是否
有未完成的事项。

及时清理现场,不得堆放废物,不得遗留油渍。

19、完成工作后,拆掉临时短接线、支承物、卡阻件。

要确认各部
份安装、调整可靠,没有导物阻卡,连接正确,没有危及他人安全后,
方可恢复正常运行,并撤除各种警告标牌。

20、在离开工地时,必须向电梯管理责任人或有关人员交待有关需
注意的事宜。

若工地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21、每种电梯结构型式不尽相同,进行维修保养须认真阅读电梯的
随机文件和资料。

22、杂物梯维修保养安全作业:
A)严禁搭乘杂物梯或站在杂物梯上面,除非这台杂物梯的额定载
重量大于你的体重和工具的重量。

如果你需要在杂物梯上作业,在上轿
顶之间,必须确认杂物梯的轿厢结构足以承担你的体重和工具的重量。

即使轿厢采取了下述措施后也是如此。

B)搭乘或站在杂物梯上作业,须确保以下安全预防措施到位: a保证杂物梯配备有功能正常的轿顶操作盒;
b保证轿顶急停开关有效;
c验证杂物梯确已配备安全制动装置。

C)如果你必须在轿顶作业,而上述三项安全预防措施中的任何一
项没有到位,则必须采用其他方式保障轿顶安全。

启用第四章中闸述的
设备锁闭和标识程序,从轿厢上方将其固定,或在轿厢下房将其固定,
使之能承受你的体重和工具重量之和。

D)在轿顶作业须倍加小心,确保轿厢运行时你的身体在轿厢边
界以内并与井道内的任何突出物体保持安全距离。

E)除了你直接控制下的操作装置外,确保设备的整个操作系统
(按钮、自动平层和自动返回主层站回路等)不起作用。

F)检查轿厢与对重上的绳头螺栓,确保它们有双螺母固定并且
上了开口锁。

钢丝绳在有绳轮上的运行容易发生扭转位移,如果绳头环
螺母未作可靠固定,则当螺母发生转动时会最终从绳头环螺栓上脱落。

G)当轿厢不在层站、平层或处于可以运行状态时,切勿使厅门
处于开门状态或未锁闭状态。

如果必须这样,则门口须有称职的员工看守。

H)上轿顶或下底坑作业前,须检查轿厢上方或下方是否留有 足够的安全空间。

I)下底坑之间须断开作业前,将其锁闭并做好标识。

J)具有自动转换装置的杂物梯,运行前须保证所有这些装置已
放入轿厢内。

K)身体从井道门口或机房门口探入井道作业,需要移动轿厢
时,应谨防被伸出的轿门连杆撞伤。

二,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程序
1、机房、滑轮间清洁
A)清洁机房、滑轮间内与电梯无关的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

B)机房、滑轮间地面尘埃及油污等的清扫。

2、主机清洁
A)让电动机、曳引机座及制动器表面保持不沾尘埃、油污等。

B)清除曳引轮、导向轮上的油污必要时可用金属清洁剂清洁。

C)检查防震胶是否有龟裂、损坏。

D)检查曳引机承重梁、机座和防震胶等安装螺栓、螺母、压码是
否松散。

3、曳引机减速箱油量检查及润滑。

A)测定油量要在电梯停止几分钟后,待搅上齿轮的油流回去后再
进行。

B)用棉纱擦拭油尺,要把尺柄完全插入后再拔出进行检测。

C)油面应达到油尺上、下刻度之间。

若油量不足则应补充该使用
说明要求的机油。

D)电梯运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放置在曳引机轴承位置外壳上,能
停留6秒以上。

否则应检查轴承是否失油或损坏。

4、制动器检查及润滑。

A)制动弹簧的调整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调整。

B)制动皮厚度磨损超过2mm时,须更换制动皮。

C)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
轮的工作面上,松闸时应同步离开,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两侧各不大小
0.7mm。

5、制动器维修
所有电梯的制动器维修都有其维修操作说明书,工作前仔细阅 读,通常如下:
A)将电梯停在高层,确保轿厢内无人,关闭层门、轿门。

B)一人在轿顶、一人在底坑。

底坑人员用一条比对重缓冲器长
50mm---100mm的铁水管(直径60mm----80mm、足够厚度)垂直放置在缓冲器旁正下方且要求底面紧固,底坑人员蹲下扶稳。

C)轿顶人员通过联络底坑人员,确保安全时,向上慢车至不能运行。

D)机房人员松开抱闸使轿厢向上,对重向下至对重被铁水管顶
起。

E)底坑人员出底坑、上机房、切断该梯的所有电源。

F)用工具拆出制动弹簧,然后放下摆杆。

必要时,拆检整个制动器。

G)检查制动皮的安装是否牢固,制动轮、制动皮是否有污脏,若
是则重新固牢,清理干净。

H)检查铁芯、推杆是否灵活、无积聚物,并检查其他各零部件,
发现问题时,须修复。

I)安装制动器的顺序是解体有反程序。

制动器的调整必须按照该
梯的使用说明书或有关资料进行。

J)在轿顶向下行慢车,检查制动器的制动情况是否正常,并及时
调整。

K)确保制动器动作可靠后,让人到底坑取出铁水管离开井道 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检查电梯平层是否正常。

6、曳引钢丝绳磨损检查。

A)清除钢丝绳上粘附的泥沙及油污。

B)检查钢丝绳是否有开叉、断股现象。

C)用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绳直径,磨损应不少于公称直径的7%。

7、曳引钢丝绳的更换.
A)确认曳引钢丝绳需要更换。

B)按5.2.5 a—c,将对重顶起。

C)大葫芦将轿厢吊起,并使轿厢安全钳动作。

必须注意:要有足
够空间使安全钳复位;同时补偿绳不能张得太紧。

D)分批拆卸钢丝绳,每次必须保证仍然有2条或2条以上的钢丝绳
使对重与轿厢可靠联接。

E)依据拆下的钢丝绳,裁剪新钢丝绳的长度,应注意根据不同钢
丝绳预留不同的伸长量。

F)根据电梯绳头组合的种类,如自锁紧楔形绳套、巴氏合金填充
的锥形套筒法等,安装好绳头。

巴氏合金浇注按4、4钢丝绳绕注工作的
有关安全事项执行。

G)将钢丝绳自由垂直放在井道中,防止钢丝绳存在扭曲(放 气),把钢丝绳按照正确的绕法安装好。

H)分批将钢丝绳全部更换安装完成后,使安全钳复位,放下轿厢
拆除葫芦。

调整钢丝绳的张紧力。

I)慢车试运行,确保安全情况下,快车运行。

J)快车往复数次后,再调整钢丝绳的张紧力。

K)检查调整电梯平层精度。

8、曳引轮磨损检查。

A)停止电梯运行,切断整机电源。

B)检查曳引轮绳槽磨损,以下情况需要更换曳引轮:
a曳引轮绳槽有一条或多条己磨损绳槽槽底。

b电梯曳引检查GB10060-1993 4.6.17,确认是曳引轮磨损所致。

c依据该梯使用说明书或相关资料,确认曳引轮需要更换。

9、曳引轮更换。

A)确认该曳引轮需要更换。

B)按5.2.7B—C将轿厢吊起。

C)将钢丝绳从曳引轮取下,并按次序编号。

D)需要时把曳引机机油放掉,将曳引轮或其连接部体从曳引机中
拆下。

再把曳引轮单独拆下。

E)曳引轮经技术人员判定可以重新返车加工的,送到电梯制造企
业加工,或更换新的曳引轮。

F)安装曳引轮程序是拆卸的反程序。

G)曳引机完成安装后,加回机油(如果已放掉),并在未挂钢丝
绳前进行曳引机空车试运行。

H)运行正常后,将钢丝绳按编号次序挂回曳引轮。

I)安全钳复位,放下轿厢拆除葫芦。

J)慢车试运行,确保安全情况下,快车运行。

并在机房确认曳引
机没有异常声响。

10、电动机(如果有)冷却风机拆检、清洁。

A)检查电梯运行时电机旁边有无风吹出,有无损坏和有无碰到外
罩的声音。

B)停止电梯运行,切断电梯电源,在开关手柄上挂“有人工
作”、“严禁合闸”的告牌。

C)把风机盖螺丝拆下后,取出后盖清扫。

D)用油漆扫先把表面粉清扫干净,再用干布抹干净风机和周围粉
尘污秽。

E)清洁完后把风机盖好。

F)试运行无异常,才能投入使用。

11、控制屏清洁、除尘。

A)停止电梯运行,切断电梯电源。

B)清洁工作应在电梯切断电源20分钟后方可进行。

C)控制屏的清洁、除尘首先应用油漆扫对控制屏框架,各种元件进行清扫。

注意清扫元件时,不应用力较大,避免元件接线或焊口扫松。

D)电子板表面清洁工作,应较为仔细、小心,尽量使用较柔软扫毛的油漆扫或抹布进行,且用力较微。

也可以使用电气元件吸尘器。

E)清洁控制屏的同时应检查屏内各元件的安装紧固情况,各插接器的插接是否良好,接线端子是否牢固可靠等。

12、接触器、继电器的检查。

A)停上电梯运行,切断整机电源。

B)人为将接触器吸合,动触头应有约5mm的超行程,超行程可调整定触头位置来达到。

C)检查接触器、继电器接线是否牢固、可靠。

D)检查电弧隔板有否破损,安装是否良好。

E)检查主、付触点是否单边接触,触点是否有开裂、污垢及磨耗。

F)检查接触器、继电器安装是否牢固。

G)完成上述工作后,接通电梯电源正常运行电梯,观察以上元件是否按其功能正常吸合及释放。

13、控制柜内接线和元件固定螺栓的检查与紧固。

A)停上电梯运行,切断电梯电源。

B)检查及紧固工作应在切断电梯电源20分钟后进行。

C)检查及重新紧固控制柜内的所有元件及端子上的接线螺栓。

D)检查及重新紧固控制柜内所有元件的安装螺栓。

14、保险丝、保险管检查及更换
A)停止电梯运行,切断电源。

B)打工控制柜,检查各保险丝、保险管规格和标准值(有关该机随机资料、图纸所提供)是否相同,不同或烧断时应立即更换、检查保险丝是否紧固,是否接触良好。

15、绝缘测试
根据该电梯随机文件资料的要求,没有确切清楚时,禁止进行测
试,防止烧坏元器件。

16、限速器清洁检查及加油。

A)停止电梯运行,切断电源。

B)用干净布将限速器表面的油污及尘埃抹干净。

C)将钢线绳头块上的油污抹干净。

D)将限速器电气开关触头抹干净。

E)按说明书要求,在限速器需要加油部位加油。

17、停电自救装置试验(有随机试验说明,按其进行试验)。

A)一人在轿厢将电梯置正常状态上行。

B)另一个在机房当电梯离开门区后,断开主电源开关或按下试验
按钮。

观察电梯是否能转换至停电自救运行状态,应急灯亮并慢车运行
到平层位置开门后,恢复至正常电源状态(电梯运行时,测量电梯电压
并作好记录)。

C)当正常电源恢复时,停电自救装置是否处于待机状态,并检查
输出电压,当电压不足时,充电指示灯是否亮。

D)检查电池水是否足够,电池是否失效。

E)试验完成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18、电池水检查及补充。

A)停止电梯运行,断开电源。

B)检查充电池的液体是否刻度线内。

C)若电解液不足,选取说明书要求的电池水。

旋出电池孔盖, 加电池水,直至刻度线上限,然后,旋紧孔盖。

D)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电池液有强的腐蚀性,检查是否有液体溢
出腐蚀支架。

由于充电时会产生可爆炸气体,所以要禁止吸烟和明火。

特别注意移动电池时,电池正负极不要碰在导体上,避免短路产生火
花。

同时还要保持机房内良好的通风。

19、机房急停、限速器开关检查。

A)将电梯处于检修状态下,慢车上行。

B)分别动作机房急停开关、限速器开关,检查主接触器是否断
开。

C)确认可靠断开后,恢复电梯正常状态。

20、轿内照明检查
首先打开操纵箱下部的开关盒盖,按下急停开关,然后关闭照明开
关,这时轿厢内照明应该熄灭,合上照明开关,照明则恢复正常,到机
房拉下220V照明开关,则轿内应急照明灯(如果有)应亮着。

检查完后
恢复正常。

21、轿内指令的检查
确认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依次按下操纵箱上各层指令按 钮,观察各层按钮灯是否总亮及电梯是否按指令信号停站并有信号观察各轿内数字显示及方向灯是否正确显示,逐层检查后,灯有异常的作出记录,并作进一步的检查。

22、各层检查起动、制停、平层精度及舒适感。

A)确认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检查员在轿厢内按指令按钮,使电梯正常运行。

B)分长程站和短程站检查起动、制动及运行时舒适感。

测量平层精度。

C)对以上检查项目,分别作出相应记录。

23、轿厢框架螺栓的紧固检查。

A)在基站设置检修防护栏及标志,按正确方法进入轿顶及底坑检查。

B)在轿顶检查上梁、主柱、导靴、轿厢、门机、电器箱等螺栓的紧固情况。

C)在轿底检查轿底横梁与主柱、安全钳、轿底架、挂线架等螺栓的紧固情况。

D)以上检查,发现松动螺栓后应马上拧紧。

E)工作完成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24、层门指层器、层门按钮及指示灯确认的检查。

A)使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B)电梯送层运行,分别检查层门指层器的指示是否正确,对于数字指层器,检查是否有缺划,若为跳字式指层器,检查该停层的二极管是否总亮,并检查层外的方向灯是否与电梯的运行方向一致。

C)逐层检查外按钮及其指示灯,电梯上行时可确认下方向的外呼登记和上方向的外呼登记清除及重开门,电梯下行时则相反。

25、轿顶及风扇、照明检查。

A)轿顶的检查,按正确方法进入轿顶,当检查进入轿顶后,按下轿顶急停按钮,打开轿顶照明灯开关,检查轿顶设备、轿顶电器箱,进行风扇、灯罩等的清洁,必要时进行扫除作业。

作业完成后将各开关复位。

B)轿顶风扇运转状态的检查,打开操纵箱开关盒盖板,打开风扇开关,风扇正常运转,无异常声响,送风良好。

C)轿顶照明灯能正常开、关。

26、轿门系统的清洁。

A)将电梯开至次高层电梯置于检修状态。

B)将电梯往下开至打开次高层层门能清洁轿门系统的位置。

C)用干净抹布清洁门电机,轿门传动机构,轿门导轨、门挂板及门风扇等部份。

D)对门系统元件的安装螺栓逐一紧固。

27、门机驱动链条、皮带的调整。

A)将电梯开至次高层或以上的层楼。

B)将电梯下降1米左右,打开层门。

C)检查门驱动链条、皮带的张力,以1kg力压在链条上时链条的下移量约为5mm。

D)若不在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螺栓进行调整。

E)用沾有说明书要求的机油的抹布将机油涂抹在门驱动链条上,涂抹时应注意不要使机油沾到踏板及门导轨上。

28、轿门联锁、触板、光电、凸轮开关的调整。

29、安全触板电缆的检查。

A)检查安全触板电缆有没有损伤。

B)检查现场电缆的固定,确定与线夹没有相对移位。

C)检查电缆是否有可能与其他零部件挂碰。

30、轿厢、轿顶急停开关、安全窗开关、安全钳开关检查与确认。

A)电梯处于检修状态下。

B)电梯向上或向下运行,断开轿厢急停开关、安全窗开关、 安全钳开关、电梯能立即停止。

C)以上开关复位后可继续运行。

31、导轨润滑检查。

A)检查员进入轿顶,以检修状态全程运行电梯,检查主、付导轨油杯体是否被损,安装是否牢固。

B)主、付导轨面是否有锈渍,必要时应用砂纸或细纹锉进行打磨去锈。

C)检查油杯的油量是否高于油杯的2/3,若不足,则应补充导轨用油,油量为油杯的3/4,且油面不能超过导油绳夹紧装置。

D)检查油杯油绳是否紧贴导轨面,导油绳夹紧装置应露出油面。

E)慢车上、下运行电梯,检查油绳对导轨的加油润滑情况,若过多或近少,可通过调导油绳夹紧装置的调整螺栓进行控制。

(或者参照电梯有关说明书及资料)。

F)检查完毕,可退出轿顶,恢复电梯运行。

32、导靴、导轮检查及调整。

A)电梯置于检修状态,进入轿顶。

B)检查导靴、导轨安装螺栓或紧固件是否有松动,松动时应旋紧。

C)用干净布对导靴、导轨进行清洁,除油渍。

D)按该梯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调整导靴、导轨的位置及尺寸。

调整完毕后,应锁紧螺母。

33主、付导轨靴衬磨损检查,必要时更换。

A)电梯置于检修状态,然后进入轿顶或底坑。

B)主、付导轨靴衬磨损检查可用塞尺测量,如磨损量超出该梯说明书要求应更换。

C)靴衬的选择及更换方法,按照该梯说明书或有关文件资料。

34、曳引钢丝绳张力检查及调整。

A)一般将电梯开至提升高度3/4位置。

B)置于检修状态,进入轿顶。

C)用弹簧秤测量每一条曳引钢丝绳的张力,每条钢丝绳的张力不超平均张力的5%。

D)需要时调整钢丝绳绳头调整螺栓,使钢丝绳张力一致。

E)检查绳头开口锁使用是否正确。

F)电梯往复运行多次,再重新测量钢丝绳的张力。

G)调整完毕,可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35、井道机件的固定检查。

按正确方法进入轿顶,从上至下检查井道主、付轨撑架、连接板、上下限位开关、隔磁板、层门头、门锁、滑块、底坑对重防护栏、护脚板螺丝、张紧轮重锥、井道照明灯、导轨压码等的固定螺丝、螺母是否可靠坚固及弹簧垫圈、平垫圈齐全。

36、随行电缆的检查与调整。

A)进入轿顶、电梯置于检修状态。

B)检查随行电缆的固定情况。

a电缆架的固定螺丝。

b电缆压码的安装位置及螺丝的固定正确牢靠。

C)检查电缆有否损伤。

D)两端的电缆架及电缆安装位置是否一致。

E)慢车行走电梯检查。

a是否有使电缆扭歪的东西。

b电缆是否与轿厢或井道内零部件接触以及碰撞墙壁。

c电缆与导轨是否相平行。

d保护铁线的安装是否良好(如果有)。

F)进入底坑检查,使电梯开至最底层平层。

G)检查电缆弯曲部份电缆的弯曲直径符合说明书或随机资料
的要求。

H)随行电缆最低部,在轿厢完全压缩缓冲器时不与底坑地面相碰。

37、补偿链(绳)的检查及调整。

A)检查电梯高速运行中是否有异常声音。

B)检查对重与轿厢底部补偿链(绳)螺栓的紧固是否牢固。

开口销的使用是否正确(如果有)。

C)检查补偿链(绳)防止断裂的二次保护装置是否牢靠。

D)检查消声装置是否完好。

E)电梯运行过程中补偿链(绳)与缓冲器、轿厢或其他零部件是否有碰撞。

F)检查补偿链(绳)张紧轮(如果有)是否 安装牢固。

G)按说明书或有关资料要求调整补偿链(绳)的位置尺寸。

38、强迫减速、限位、极限开关的检查与调整。

A)各开关、开关座、开关盖固定牢固。

B)用手按压滚轮,滚轮能准确复位。

开关摆杆连接牢靠。

C)滚轮橡胶有否龟裂、剥离、脱落、磨耗等。

D)触点上是否有污秽和损坏,开关各转动部位灵活。

E)开关内接线端子牢固。

F)限位开关
上行终端限位开关的动作确认,应该在是轿厢上进行慢速上行,在手可达到的开关滚轮处,用手绳制按压滚轮,确认电梯应停止。

另外,慢速下行时,确认电梯不会停止。

下行终端限位开关类同(此方法仅适用正常的保养工作)。

G)极限开关
上行终端极限开关的动作确认,应该是在轿厢上慢速上行时,于手可到达开关滚轮处,用手强制按压滚轮,确认电梯应停止。

下行终端极限开关类同(此方法仅适用正常的保养工作)。

39、层门主、付门锁电气触点行程检查、调整。

A)用干净抹布清洁各层门锁及触点。

B)按照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检查及调整层门主、付门锁电气触点行程。

C)确保门锁在电气动作之前有大于7mm的齿合锁钩深度。

40、层门开、闭性能(自闭力、门滑块、钢丝绳张力、限位轮)确认及调整。

A)检查层门开关时是否圆滑、顺畅、无杂音。

B)当层门关闭时锁钩到达门锁盒时放开手,观察层门能否自然关闭,以确认层门自闭力。

C)清洁门轨尘埃及油污。

D)检查门滑块是否紧固,运行是否顺畅。

是否有磨耗和破损。

E)检查层门驱动钢丝绳张力,参照说明书或有关资料调整。

F)检查限位轮和导轨间隙为0.3--0.7mm,限位轮转动是否灵活。

G)按该梯说明书及随机文件资料要求调整有关层门开、闭性能相关部位或零部件。

41、轿、层门开合运行检查电梯平层后,让轿门带动层门,正常开关门,检查是否顺畅、无杂音等。

42、底坑设施及缓冲器清洁,必要时加油。

A)将电梯开至次高层,停止电梯,在最底层进入底坑。

并按下急停开关。

B)对底坑内包括地面、墙壁、缓冲器、防护栏、张紧轮等设施用扫把或抹布进行清洁。

C)检查缓冲器(液压缓冲器)油量是否合标准,若油量不足按该梯说明书或有关资料选择合适机油加至合适位置。

D)缓冲器墩是否有破损或龟裂。

E)液压缓冲器活塞运作后是否能完成复位,完全压缩后120秒必须自动复位。

F)液压缓冲器活塞露出的部份是否涂有防锈剂,有否生锈。

G)液压缓冲器是否有漏油,活塞部份的盖有否破损。

H)缓冲器的安装螺栓有否松动,液压缓冲器是否用防尘罩包扎好。

43、缓冲器开关、底坑急停开关及缓冲距离的检查确认。

A)把电梯开到次底层停下,置于检修状态。

B)一人在轿厢控制,另一个到底层开门进入底坑。

C)坑底检查员应检查缓冲器及底坑急停开关是否有破损,并对其进行清洁。

D)让电梯向上及向下运行,用手把缓冲器向下压缩15mm,电梯应能立即停止;用手按下底坑急停开关,电梯应能立即停止。

必须注意电梯下行时,底坑人员的安全。

F)将电梯开到顶层平层位置按下急停开关,用钢卷尺测量对重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