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任淑贞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1期
任淑贞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断地交流、互动、对话、碰撞而产生知识,产生智慧的过程。
课前预设教学方案固然重要,但在实际
操作中往往会因灵动的生成性资源而难以按步就班,这时就需要进行恰当灵活而又富有创意地
策划和调整,协调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
生的兴趣。
激发了儿童的兴趣,能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因
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使课堂成为师
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预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里到处贴
着五颜六色的鸟,有的展翅飞翔,有的玩耍嬉戏,有的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课一开始,我出
示自制的课件,播放出清脆的鸟叫声和课文画面。
悦耳的鸟鸣声,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
生的心给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趁热打铁,我说:“同学们你们想
和这些美丽可爱的小鸟做好朋友吗?让我们一起到鸟的天堂去看看吧!”然后,我接着让学生
观看课件,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
这样,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兴趣非常浓厚,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二、快乐合作,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学会合作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所以,在实施新课标后的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合作、讨论,形成学生读、学生说、学生议、学生写的教学新局面,让学生
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被落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老师只是学生的同行者、领路人,引导学
生去体验,去参与,去品尝探索的乐趣,去感受与人交流的乐趣。
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参与合作的机会,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
生去讨论,去争辩,变单向的交流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去点燃他们
异向思维的火花。
我们还以各种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的意识,如常以小组、四人
小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不仅当观众,还要当演员,更要争当主角。
如我在教学《我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学生的学习劲上来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学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
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在不理解的地方打
上问号。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共同解决碰到的难题。
语文课富有生命活力,师生应该互相配合全身心投入,不仅掌握作为工具的语言知识,
提高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还能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
人性的灿烂和魅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
我们可以这样说,课堂成了他们人生中一
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三、赏识学生能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有句话说得很好:“赏识、激励产生动力,动力产生不懈的努力,不懈的努力产生能力。
”沃伦·本尼斯也曾说过,“有一项对学校教师进行的研究说明,只要教师对学生们期望
甚高,就足以使学生们的智力商数提高25分”。
老师的鼓励和期望会使他们对自己原先的评价产生怀疑,从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挖掘自己巨大的潜能。
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
的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
课上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激
发“学”的情感,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
激励性的表扬。
如直截了当地称赞:“这位同学可会学习了,他遇到生字,就把拼音读
一读。
”“这个小朋友读这句话时,读错了一个字,他反复读了几遍,终于把这个字读好了,
这是聪明小朋友的聪明方法。
”“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背得这么快?”这样就使
他们自己意识到:其实我也能行!另外让他们头脑中也存有这样一个观念:答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
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调动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变不爱学语文
为爱学语文,积极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开阔视野,语文素质不断提高。
当然,学生发言难免会
出差错。
作为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激励学生改正错误,获得成功。
记得我上课时,学生发言的
声音很小,我顺手把教科书卷成话筒状,亲切地对他说:“我借个话筒给你,好让大家听到你
响亮的声音。
”学生马上就领悟了,提高声音回答老师的提问。
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这位学
生能够毫不胆怯地回答所有的问题,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
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手
段设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
因为学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会转化为
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利用课堂时间,扩大学生知识点与信息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充分重视主体内化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为
蓝本,积极扩大学生课外语文知识的信息量,让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获得以往的课堂中学
不到的东西,使语文课堂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通过语文课内信息的扩展,扩充学生阅读的内容,领悟各种类型的阅读方法,提高语文兴趣。
如第七册《猫》这一课所在的单元习作要求是观察
一种喜爱的小动物,说说它的特点、生活习性等,并把这些内容写具体。
依据这一要求,在学
生品读《猫》之后,教师可补充《我家的小黄狗》《鲸》等一系列写动物的文章供学生在课外
阅读,并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把握情况,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
这一过程扩
充了同一题材的语言信息量,完善了学生头脑中同类知识的建构。
让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
较中积累。
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教师还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合理诱导,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积极探究,主动获
取信息,接受知识。
如学习《月球之谜》这类课文时,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文中的信息量,教
师在肯定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及时提供一些有关月球的科普文章或相关的网站,供学生课余
时间阅读。
这样既能扩充学生的阅读内容,扩阔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
养成主动探求的习惯。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当语文教学开放了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的
空间和时间,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更会思考,更会表达,更会写作了,而语文教学的
境界更开阔,内涵更丰富,课堂更充满情趣和活力了。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
供自由的、开放的、充满人文主义的精神乐园,这应该是每个教师的追求。
五、精心设计课外拓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拓展,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教学的同时,应该教会学生从课堂教学的素材出发,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内容的阅读和了解,这才是真正的
拓展,因为只有在课后多阅读,多学习,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所讲内容,才能够更加全面
地理解文章内容,一篇文章学习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可能理解,但是往往理解不够透彻,因
为,学生对于文章产生的背景或者文章中的表达不是很熟悉,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不能够自己理解到更多的东西,如果学生能够阅读同类型的其他文章,学生就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或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白为什么使用这种表达而不是其他。
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同时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
新理念的语文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就是用知识激活知识,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让课堂在教师手里焕发异彩。
任淑贞,福建省莆田三江口哆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