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林芝地区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56分)
1. (4分) (2019高一上·菏泽月考)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 四川盆地
C . 华北平原
D . 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 纬度高
B . 植被少
C . 地势高
D . 云雨少
2. (4分) (2017高二下·成安期末) 下图为2016年12月12日8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
A . 太原气压高于呼和浩特
B . 呼和浩特降水概率大于上海
C . 乌兰巴托风速小于上海
D . 乌兰巴托风向与呼和浩特相反
(2)未来两天内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A . 乌兰巴托
B . 呼和浩特
C . 太原
D . 上海
3. (6分) (2013高一上·回民月考) 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 . 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 . 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 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A .
B .
C .
D .
(3)若该图为东亚冬季风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三地中,乙是陆地
B . 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高
C . 丙气流的性质是温暖湿润
D . 海陆热力差异是该环流的成因
4. (6分) (2018高一上·揭西期中) 读下图“经纬网和晨昏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α=20°,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为()
A . 20时20分
B . 19时
C . 9时
D . 21时40分
(2)图示的时刻()
A . 太阳直射北半球
B . 太阳直射点北移
C . 可能为6月
D . 宜昌昼短夜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B是晨线
②AB是昏线
③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④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5. (8分) (2015高一上·大庆期末)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 . B环节
B . C环节
C . E环节
D . F环节
(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 . a地背斜成山
C . b地向斜成谷
D . a、b之间有断层
(4)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指导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b处可以找到石油
B . 采石场宜建于a处
C . 隧道选址的理想场所是a处
D . 在b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6. (4分) (2018高二下·宁阳开学考)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1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 . 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
C . 将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 . 火山喷发后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2)该岛屿拥有丰富的()
A . 地热资源
B . 森林资源
C . 太阳能资源
7. (2分)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晨昏线总是与经线重合
B . 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东移
C . 晨昏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D .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8. (4分) (2017高三上·兰州月考) 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

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

(1)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
A . 冷却凝固作用
B . 重熔再生作用
C . 变质作用
D . 沉积作用
(2)在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甲乙沿线可能是()
A . 山谷
B . 山脊
C . 鞍部
9.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 . ①一②一③一④
B . ①一③一②一④
C . ①一④一②一③
D . ④一②一①一③
10. (4分)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

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

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 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下图)。

光敏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在()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下列关于北京雨燕说法正确的是()
A . 繁殖地受到城市化的威胁
B . 飞越天山、东非高原等地区
C . 迁徙中经过岩石圈两大板块
D . 越冬期间,周围稀树草原一片枯黄
11. (2分) (2016高二下·思南期中) 读非洲简图及非洲局部地区放大图,右图中甲、乙之间的铁路建设遇
到的主要困难是()
A .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 . 全年干燥,沙尘飞扬
C . 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D . 地表起伏,地质条件复杂
12. (2分) (2016·吉林模拟)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m之间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
表面。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 . 粤东
B . 苏南
C . 川西
D . 陕北
13. (4分) (2019高一上·普宁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如果下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 . 丙为极地高压带
B .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 . 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 .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 .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 .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 ①气流温暖湿润
14. (4分) (2019高三上·陕西月考) 丹麦长期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且首推风能。

近年来,丹麦风能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海上发展。

下图为丹麦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风能作为首推能源的主要原因是丹麦()
A . 濒临大西洋,盛行西风风力较强
B . 海域辽阔,风能发电场区位优越
C . 风能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
D . 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2)丹麦将风能发电场建于海上,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是()
A . 飓风活动频繁
B . 风大浪高
C . 大雾天气较多
D . 地震频发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7分)
15. (13分) (2019高一上·应县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AB为晨线,日期为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未来三个月公转速度如何变化________。

(2)若AB为晨线,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 台风登陆东南沿海地区
B . 哈尔滨雪花飞舞
C . 地中海沿岸此时炎热干燥
D .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3)若DF为昏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

天津市昼夜长短的情况为________。

(4)在乙图中绘出当甲图DF为昏线时的光照情况________(绘晨昏线并用斜线标出夜半球________),并判断乙图中G点太阳高度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全年最大值的范围________。

16. (10分) (2016高三上·赤峰期中)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参考左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17. (4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有一块著名的“金刚宝石”,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

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

完成下列小题。

(1)“金刚宝石”最可能属于()
A . 花岗岩
B . 石灰岩
C . 玄武岩
D . 石英岩
(2)“金刚宝石”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流水沉积
B . 冰川侵蚀
C . 海浪侵蚀
D . 风力搬运
18. (10分) (2013高一上·铁岭月考)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中A是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B是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是被盛行风吹拂而形成的是________该盛行风为________.
(3)从性质上说①②洋流属于________,③④洋流属于________;像③④性质的洋流对流经地区气候的影响是:气温________;湿度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56分)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5-4、
6-1、
6-2、
7-1、
8-1、
8-2、
9-1、
10-1、
10-2、
11-1、
12-1、
13-1、
14-1、
14-2、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7分)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7-1、
18-1、
18-2、
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