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八年级生物复习《第8讲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操作步骤:
暗处理
遮光、照光
隔水加热、酒精脱色
清水漂洗
染色
观察
考点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①光合作用时间;
②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如农作物要密植,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密;(合理密植)
③适时播种:温室栽培植物时,可适当室内温度。

④在农业生产中,为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常将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能力、仍然消耗养分的枝叶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的转运到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

考点4:呼吸作用应用:(促进或抑制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

2)呼吸作用应用:
①栽培作物中经常松土,防止土壤板结等措施,为了保证根的正常作用。

②储藏瓜果蔬菜最适宜的环境是低温低氧,可以抑制呼吸作用。

另外储藏种子时,必须降低含水量,通常晒干入仓,使作用降至最低,减少有机物消耗。

③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可在温下或降低空气的含量及增加的浓度,减弱呼吸作用。

考点5: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重难点突破·集思广益,团结,就是胜利!
【例1】根据实验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伸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的结果。

●中考·真题回放知己知彼
1、(10株洲)将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广口瓶中密封,放在温暖的地方,
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入广口瓶中(如下图)。

实验结果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A .消耗了有机物
B .消耗了氧气
C .产生了能量
D .产生了二氧化碳
2、(09某某)右图是某实验过程的装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B .小烧杯中酒精的作用是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 C .煮沸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酒精会变成绿色 D .煮沸一段时间后,叶片会变成蓝色
3、(08株洲)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平衡有重要作用,下面的简图表示了调节机理。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 B .图中Ⅱ表示呼吸作用
C .绿色植物能完成图中Ⅰ所示过程
D .只有动物才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4、(10某某)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利用以下图示能很好地解
释这句话,有关图示中符号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 .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 B .图中Ⅱ表示蒸腾作用,Ⅲ表示消化与吸收 C .图中Ⅰ表示吸收作用,Ⅱ表示光合作用 D .图中Ⅱ表示消化与吸收,Ⅲ表示呼吸作用
5、(10株洲)下图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

请回答:
(1)乙装置小烧杯中应加入的液体是,目的是与甲装置进行。

(2)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生物体有机物中的碳 Ⅰ




太阳能
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动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生命活动可利用的能量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

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
A.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B.若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4)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相对平衡。

由于煤、石油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么(答一项即可)?
6、(11某某)下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

①②③④⑤
●课堂达标·在学习中进步,在练习中提高!
1、“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自然现象,而植物体内的水则自下而上往高处移动,植物
体内的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2、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是来自稻谷种子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若白天光照充足,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对作物有机物的积累有利()
A.昼夜恒温25℃ 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C.昼夜恒温15℃ D.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25℃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5、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
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

其重量减
少的主要原因是( ),又单独测得枝条的质量稍有增
加,增加的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 ③

CO 2+H 2O 取

遗体 ① ②
呼吸
呼吸
遗体、粪便
C. 呼吸作用
6、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 2代表二氧化碳,H 2O 代表水。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作用
②代表的是作用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③代表的是 ④代表的是
(3)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4)写出图中①所代表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7、小明同学设计实验如下:把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选一叶片用黑纸片将B 处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

请分析回答问题:
(1)A 、B 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2)经酒精脱色后,叶片A 处变成__________色。

(3)滴加碘液后叶片A 处变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叶片B 处不变蓝,说明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的必要条件。

(4)根据你完成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请填写表中实验操作目的: 实验 步骤 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光
将叶片放入酒
精中隔水加热 向叶片滴加碘

操作 目的
平均温度(℃) 某某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8、在和某某同一个季节种植生产同一品种的甜瓜,某某的甜瓜比的含糖量要高。

经调查,在保持两地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只有温度差别较大,见右表,请根据资料分析:
(1)请根据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解释,为什么某某地区出产的甜瓜含糖量比高?
(2)请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通常,种植农作物为什么要经常松土?.
9、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种植和探究活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向生态园内移栽花卉时,同学们采取了三项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②去掉移栽花卉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着一个“土坨”。

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 ; ③是为了 。

(2)某组的同学把菜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 下种子萌发,观察发现,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 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小组的同学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
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成右图所示的曲线。

注:横轴表示时间(天);纵轴表示干重(毫克/株))。

请你分析回答:
①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原因是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通过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②从第6天开始,干重开始逐渐增加,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

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中的植株变化如下表:
①比较甲、乙两瓶植株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小明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
他发现栽培的
天竺葵生长情况并不理想,甚
至还出现了烂
根,试分析其可能的原
因: 。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甲 92 116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91
25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教 学
反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