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在PICC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技术在PICC中的应用
一.超声检查的原理
1.什么是超声波
声波 声源体发出振动后会引起介质(媒介)的振荡, 这种振荡是一种纵向传播的机械纵波,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音是指可听声波的特殊情形。
超声波 振动频率超过20000周/秒(20千赫兹)的高频声波。
用于人体组织检查的是频率在1-10兆赫的声波。
多普勒效应 超声波遇到静止目标时反射回波频率相同;超声波遇到朝相同方向运动的目标时反射回波频率降低;超声波遇到朝相反方向运动的目标时反射回波频率增高;发射和接收频率之差和运动速度成正比,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2.超声检查的原理
超声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恒定的。
在不同的介质中固体物含量多,声速高;含水多,声速低;没有介质,声波就无法传播。
人体组织也是声波的传递介质。
声波在人体中的传播速度近似水中的速度,近似为1530m/s;
空气中为344m/s(密度大速度快),含气脏器,声速最低。
超声波以不同速度穿过人体的不同组织,不同的组织以不同的方式传播 超声波(反射和散射),人们利用这些现象进行超声检查。
超声仪将回声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出来,回声强则光点亮,回声弱则光点暗。
由于扫查连续,可以由点、线而扫描出脏器的形态、结构。
根据超声的传播速度,把人体组织分为软组织、骨与软骨、含气脏器。
二. 超声仪器的组成
工作过程 声照射入人体
射超声的反应-回声
三. C 的应用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技术于八十年代年在美国开始使用,备,1. 示意图
显示
2.a.单轴声束的b.声束的扫查
c.人体组织对入
d.回声的放大与前处理
e.数字扫描转换器(DSC)
f.显示和记录
超声技术在PIC 1. 超声技术的作用
PICC ( Peripherally 大约在1997年引进我国,近十年来,由于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置留时间长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使用。
然而,虽然PICC 技术非常受患者欢迎,但在实施过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PICC 导管的定位,留置导管位置的复查,监测静脉血流的流速,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等等。
近几年来,国内外纷纷将超声影像技术应用到PICC 领域中,借助超声设
可以四. 超声在我院PICC 置管过程中的应用
术,将便携式超声仪推到患者床旁,在按操作规程将导管置入血管后,用超生探头在患者颈部及锁骨上下反复扫查,超声技术和PICC 相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超声技术的作用,也可以给 清晰地扫查到血管中的导管;显示出外周静脉的结构,包括管腔、内径;借助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显示静脉的血流;可以进行血流变的测定和研究;可以在置管后观察静脉血栓的形成,以降低危险并发症的发生率。
借助超声设备,在穿刺前选择血管,评估血管条件,定位穿刺点,更好地获取穿刺角度,减少比邻动脉及神经的损伤。
超声技术设备比较X-射线机而言,简便、无辐射,特别是对孕妇患者使用此技术,更是较好的选择。
2007年我科在PICC 置管中使用超声技以确定导管是否异位并判断导管的走向;在已经统计的84例病例中,异位率为
3.6%,经调整导管全部到达理想位置。
PICC 带来更广泛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