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正文:
----------------------------------------------------------------------------------------------------------------------------------------------------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带动和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稳步发展,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冀办字〔2013〕125号)精神,现就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为连续多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造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积累矛盾多,大部分农田灌排设施不配套,一些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农田水利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住冬春黄金季节,推动全市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

二、扎实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要求是,围绕“四大攻坚战”总体部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工程、防洪保安和除涝工程、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和农村水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强化保障措施,为夺取明年农业丰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按照城乡一体、联村供水的思路,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加快工
程建设进度,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今冬明春全市建设供水工程22处,新增供水受益人口51万人。

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促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创新管理机制,加强供水水费收取,多渠道筹措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二)抓好节水灌溉工程。

按照省“三区一圈一带”农业节水发展规划布局,全市十个县(市、区)分属环首都经济圈、浅层水超采区和深层水超采区。

全市各县(市、区)要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建设,配套实施农机、农艺等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支持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化种植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立足打造亮点,促进示范。

今冬明春全市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

(三)抓好防洪保安和除涝工程。

加快广阳区龙河治理、大厂县鲍邱河治理、三河市鲍邱河治理、香河县青龙湾减河治理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度,抓好文安县西码头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文安县西滩泵站、西码头泵站,大城县黑龙港泵站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四)抓好小型抗旱水源工程。

做好冬春河渠蓄水工作,提前备好备足抗旱物资;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在建抗旱工程建设进度,谋划建设新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切实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抓好抗旱设施维修配套,确保发挥抗旱效益。

(五)抓好农村水生态环境工程。

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保护表土资源,最大程度减少人为随意挖砂、取土等活动;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大力加强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的规划和建设;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水土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发动群众大规模开展农村河道、沟渠和坑塘清淤治理,改善村镇水环境。

三、确保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

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部门分工,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协调和监督检查。

健全工程建设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运行管理等责任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发动群众搞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完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规划依托、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

健全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实行政府补助与农民自愿挂钩,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个体或其他经济组织等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三)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农建活力。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

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乡(镇)水利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扶持力度,年底前全面完成乡镇水利站建设任务。

明确乡镇水利站职能,加强乡镇水利站能力建设,提升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乡镇水利站作用,推进农村水利工作。

继续推进农
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落实农田排灌工程运行管理费用财政补助政策,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理再上新水平。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2月4日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