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C. 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
故选B。
2.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B
3.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
【答案】D
【解析】
A、反应前乙是氧分子,变成了丙-二氧化碳分子和丁-水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由于A的构成不能确定,分子的个数是否变化不能确定,故选项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生成的丙、丁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可知甲物质中一定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甲的化学式可能是CH2O,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微观示意图的反应关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分析甲的元素组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结合乙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乙的属类,根据物质的质量比计算,据此逐项分析。
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d微粒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b微粒的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b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
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D.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答案】D
【解析】
A、由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该元素为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A、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没有生成新的微粒,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B、八月丹桂飘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错误;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错误。
故选B。
7.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A、2+8+x+6=34,x=18,正确;
B、由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正确;
C、硒字的偏旁是石字,故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正确;
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故选D。
8.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
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
D.锂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锂”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故符合题意;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不符合题意;
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
9.“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
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
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决定物质种类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C. 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 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
10.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
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8,属于原子.故A说法不正确;
B、乙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10,属于阴离子.故B说法不正确;
C、由于甲、乙的核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属于同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反应中已得到两个电子,乙粒子是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阴离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1.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题意,“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所以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
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选项错误;
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错误;
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12.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
代表六种不同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D同族
B.原子序数E<C
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B
【解析】
【详解】
A、A、D在同一列中,属于同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原子序数E大于C,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A、B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属于同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C、F处在同一列,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融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3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
C.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
D.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氮元素是同一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1=2+8+18+X,X=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则镓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不是同一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从而不显电性。
【详解】
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①②④都不显电性,且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①和②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处在第二周期,③④处在第三周期,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显电性的粒子是①和②,故选A。
15.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
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答案】D
【解析】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
解:由图可知,X、Y都是原子,且X表示的是氧原子,Y 表示镁原子。
由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化合价为-2价,Y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为+2价。
A.由图可知,X、Y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都相等,故都是原子,说法错误;B.X、是非金属元素,Y是金属元素,说法错误;C.由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说法错误;D.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说法正确。
故选D。
16.科学家已研究出一种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C.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5+是一种高能微粒,不属于单质,选项A不正确;
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B正确;
C、N5+只是失去了一个电子,中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C不正确;
D、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D
不正确。
故选B。
17.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
不能再分。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C。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18.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
故选B。
19.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B正确;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
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D错误。
点睛∶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
稀有气体元素。
20.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B、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和0,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4.无5.无6.无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13.无14.无15.无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