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品种推广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的贡献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NGXI AGRICULTURE
123
农业资讯
NONGYEZIXUN
农技推广 质的服务,如指导农民进行良种选择等,只有对农民提供全 方位的、高质量的综合服务,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 品的竞争力。
应引起高度重视,实现良种良法推广;将各种良种补贴制度 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下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奖惩制 度,奖励那些对良种推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 。 2.3 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的示范、展示力度 加快新品种推广 速度主要是通过示范、展示实现的,确保新品种示范田、展 示田得以建立,让农民通过这种直观的效果和印象来接受、 认识和使用新品种。而展示、示范农作物新品种的工作应引 起各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乡、县、市、省的各自特点和实 际情况,建立健全农作物示范、展示基地,并予以一定的经 费支持,实现预期展示效果和规模,不断完善新品种示范、 展示、推广体系 。 2.4 提高广大农民认识和使用新品种的水平和能力 良种的 使用主体是农民,因此在推广新品种过程中,应格外重视对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适当开展各项活动,增加新品种 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对广大农民进行技术培 训和素质教育工作,使他们选择、认识新品种的水平和能力 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同业技术部门应为农民提供一系列优
机构在推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新品种的展示、宣传的力度 和范围较小,其良种推广的任务也无力承担。这样就造成杂 交种如玉米等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常规种如小杂粮 等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滞后。 1.4 以单纯推广品种为主,良种良法配套不足 新品种的推 广势必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采配技术,新品种的作用只有通过 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目前,在新品种推广的 过程中,过分强调品种本身,而忽视了配套技术的重要性。 究其原因,一是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对品种选育过分重视, 没有深入研究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千篇一律地对新品种栽 培技术进行介绍,缺乏针对性;二是农技推广部门与种子部 门“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尚未形 成联合推广体系。
农技推广
农业资讯
NONGYEZIXUN
加强新品种推广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的贡献率
文 / 高自礼(云南省楚雄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 675000)
摘 要 对我国现阶段农作物的推广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建设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体系 的措施,确保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及经费得以贯彻落实,增强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力度和展示力度,使广大农民对新品种的使用水平和 认识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 新品种;推广体系;示范;农作物 DOI:10.19394/ki.issn1674-4179.2016.23.101
1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存在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的省份在农作物新品 种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总结起来 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 市场上品种多且乱,购种者无从选择 农作物品种具有 较强的区域性,尽管有较多的品种已经通过了相关的审核, 但是只有在适宜的区域才能够实现稳产、 高产的目标。 现阶段, 市面上出现的品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各自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仅仅通过企业的宣传资料实际上并不能确定种子是否适合播 种,尤其是部分种子企业为了达到销售业绩,谋取经济效益, 其宣传资料也没有精确地表示品种适宜种植的区域及特性, 含糊其辞的宣传资料很容易误导购种者。加之市面上不乏未 经审核的品种,让农民无从选择,从而造成盲从购种的情况 发生。 1.2 种子企业各显神通,新品种多头推广 新品种的推广势 必会吸引种子企业积极地参与其中,而部分种子企业为了新 品种的销售,在新品种推广中常常采用新品种发布会、新品 种现场观摩、种植品种展示田以及与种子经销商合作等方式, 不同的种子企业会成立各自的网络营销方案,同一区域甚至 会同时进入多家种子企业,各大种子企业对自己的新品种进 行大肆宣传,直接导致同一区域新品种多头推广的现象,难 以形成“一村一品、一区一种”的生产模式,不利于农产品 朝着产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1.3 新品种推广经费不足,良种推广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的 良种推广体系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即县、市、省均 有种子管理机构设置的权利,并由其组织种子公司将良种推 广计划进行推广,良种的供应任务和销售任务自然就落在种 子企业身上。近年来,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已然打破了 这种体制的束缚,但是尚未形成新的体系。目前,新品种推 广的现状是企业会自主推广杂交种,由于常规种较低的经济 效益,导致这类种子无人过问。在这种情况下各级种子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建立健 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体系,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大大提高, 使我国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才能够进一步 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2.1 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建立健全新品种推广制度 以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础,在推广农作物新品种过程中用市 场拉动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行政推动的方式,不同的良种种类, 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推广方式。常规种由于其较低的经济效益、 较高的社会效益,通常不受种子企业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给予补贴,确保各级种子管理机 构的建立健全,将常规种子的推广项目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 种子企业通常感兴趣的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杂交种子,积 极地参与到杂交种子的推广中来,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力量 增强宣传推广的力度,但是需要予以适当的引导,既要提高 对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也要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管理和规范, 一旦查出不法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新品种推广体 制的不断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 2.2 落实新品种推广的保障措施、经费和政策 新品种推广 实际上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在促进国家发展的 同时让农民获益,除去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保障机 制之外,还应保障充足的经费,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将新品种 推广试验的经费纳入进来,根据每年新品种推广试验的实际 情况增加投入,为正常开展新品种的推广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确保独立运作的区试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实现新品种试验 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对与新品种相匹配的栽培技术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影响,逐渐开放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现阶段,我国农产 品市场受日益激烈的农业国际化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相应 就会逐渐提高对农产品的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在迎来发展机 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挑战。现阶段,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建设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体系,有效地转化科技成果,使我国农业 的综合实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