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9000调度自动化系统维护手册-V1.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S-9000调度自动化系统维护手册
版本记录
版本时间修改内容修订人
V1.00 2010-01-31 建立PCS9000调度自动化系统维护手
册
卢才云
V1.01 2010-03-26 由于程序升级,修改5.2曲线制作中关
于添加曲线相关内容及图片。
卢才云
目录
PCS9001调度自动化系统维护手册 ------------------------------------------------------------------------- 1 目录 --------------------------------------------------------------------------------------------------------------- 2
一、图形编辑器维护 -------------------------------------------------------------------------------------------- 3
1.1图形编辑器启动---------------------------------------------------------------------------------------- 3
1.2 厂站图绘制 --------------------------------------------------------------------------------------------- 3
1.2.1 新建空白厂站图 ------------------------------------------------------------------------------ 4
1.2.2 修改其他厂站图 ----------------------------------------------------------------------------- 14
1.3 厂站图删除 -------------------------------------------------------------------------------------------- 19
1.4 厂站图发布 -------------------------------------------------------------------------------------------- 20
1.5 厂站图填库 -------------------------------------------------------------------------------------------- 21
1.6 画面在线查看校验----------------------------------------------------------------------------------- 23
二、SCADA模型库生成 -------------------------------------------------------------------------------------- 24
2.1 SCADA模型库界面启动 --------------------------------------------------------------------------- 24
2.2 测点模型生成 ----------------------------------------------------------------------------------------- 25
2.3 采集模型生成 ----------------------------------------------------------------------------------------- 26
2.3.1 RTU配置文本制作 -------------------------------------------------------------------------- 26
2.3.2 RTU配置文本导入导出-------------------------------------------------------------------- 30
2.3.3 采集模型完整性检查 ----------------------------------------------------------------------- 33
2.4 SCADA模型库验证发布 --------------------------------------------------------------------------- 35
三、前置配置监视----------------------------------------------------------------------------------------------- 36
3.1 前置离线配置 ----------------------------------------------------------------------------------------- 36
3.1.1前置界面启动 --------------------------------------------------------------------------------- 36
3.1.2 系统配置--------------------------------------------------------------------------------------- 36
3.1.3 通道配置--------------------------------------------------------------------------------------- 37
3.1.3.1 通道组配置 --------------------------------------------------------------------------- 37
3.1.3.2 通道配置 ------------------------------------------------------------------------------ 38
3.2 前置运行监视 ----------------------------------------------------------------------------------------- 40
3.2.1 前置报文监视--------------------------------------------------------------------------------- 40
3.2.2 前置数据监视--------------------------------------------------------------------------------- 41
四、ALAM模型库维护 --------------------------------------------------------------------------------------- 43
4.1 ALARM模型库界面启动 -------------------------------------------------------------------------- 43
4.2 告警方案定义维护----------------------------------------------------------------------------------- 44
4.2.1 遥信对应量测类型查看 -------------------------------------------------------------------- 44
4.2.2 量测类型对应告警组查看----------------------------------------------------------------- 44
4.2.3 告警组对应告警定义查看----------------------------------------------------------------- 45
4.3 ALARM模型库发布--------------------------------------------------------------------------------- 47
五、棒图/曲线/报表制作--------------------------------------------------------------------------------------- 48
5.1 棒图制作 ----------------------------------------------------------------------------------------------- 48
5.2 曲线制作 ----------------------------------------------------------------------------------------------- 56
5.2 报表制作 ----------------------------------------------------------------------------------------------- 65
一、图形编辑器维护
1.1图形编辑器启动
启动图形编辑器有两种方式:1、在命令窗口运行drawgraph启动图形编辑器;2、在控制台依次通过“工具”—>“图形”—>“图形编辑器”启动图形编辑器,如下图所示。
图形编辑器启动之后显示界面如下图所示:
菜单栏
工具栏
画面字典
绘图区
1.2 厂站图绘制
启动图形编辑器之后,打开左侧文件列表窗口的“画面”标签,画面字典中会显示整个树状画面列表:第一层为应用分类,底下存放各应用下相关画面;第二层为画面分类,在应用之下,按照操作和权限的不同对画面进行分类,其中菜单和控制画面用来存放菜单画面
以及电压棒图等不需要右键操作查看的画面,厂站单线图用来存放受控站一次主接线图等需要通过右键进行查看或控制操作的画面,图表存放各类统计信息、光字牌、RTU监视等画面;第三层为具体某幅画面。
新增一个厂站图,可以新建一张空白画面,然后往里面添加设备,并绘制连接线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粘贴一张结构类似的画面,然后在已有画面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来实现。
1.2.1 新建空白厂站图
在画面字典中依次展开“scada应用”—>“厂站单线图”,将鼠标放置在“厂站单线图”上点击右键,选择“增加画面”,如图所示:
在弹出的画面名称定义对话框中,需要分别定义画面名和厂站名,如图所示:
画面名将显示在窗口左侧画面字典中的画面列表中,厂站名将在画面进行填库之后,会在scada测点模型中按照定义的厂站名生成一个新的厂站。
一般情况画面名和厂站名尽量保持一致,都取子站的厂站名,如“110kV河田变”。
设置完成之后点击“确定”,画面列表中显示新增画面的画面草稿,右边绘图区显示空白画布,如下图所示:
选择文件列表窗口下的“图元”标签,展开“设备”列表,选择将要使用的设备类型,在下方的图元列表选中具体图元,然后直接将其拖拽到绘图区,如下图绘制一条母线:
在弹出的图元设置对话框中需要定义好设备名称、电压等级,如下图所示:
图元参数定义好之后,选择“插入”菜单下的“文字”(给设备添加文字描述),如下图:
这时光标显示一个小十字符号,在要添加文字的地方按住部标左键拖动,选择文字范围,松手后弹出文字属性编辑窗,可以定义显示文字,单击“”按钮可以定义字体格式,如下图所示:
定义好文字属性点击确定,光标将默认还是显示小十字符号,表示当前仍然处于文字
定义模式,如果不需要继续定义其他文字,可以单击鼠标右键退出文字定义模式,光标将显示正常箭头符号。
按照上述方法绘制一条线路,如下图110kV河万线。
点击工具栏中“”横平竖直连接线按钮,光标显示小十字图符,画面进入绘制连接线模式,将光标移动到设备连接点位置,光标将显示红点,表示此时已经捕捉到了相应连接点,单击一下鼠标左键,然后将光标一定到另外一端设备相应连接点处,当显示红点后再单击一次鼠标左键,此时移动光标,连接线仍然跟着光标移动,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右键结束当前连接线绘制,如下图所示:
但这时鼠标还是显示小十字图符,表示当前仍然处于绘制连接线模式,可以继续绘制下一条连接线,如果不需要绘制下一条连接线,则再次点击鼠标右键即可退出绘制连接线模式。
同样方法绘制一个开关,定义好图元属性之后选中开关,直接将其拖到连接线上,这时连接线自动会在开关两侧连接点处断开,将开关加入其中。
如下图所示:
绘制好整个主接线图之后,需要给画面添加标题,将文件列表窗口切换到“画面”标签。
为了在运行画面该厂站图中,能方便的链接到厂站主目录画面,可以将标题做成光敏点的方式显示。
点击工具栏“”光敏点按钮(也可以从其他厂站图拷贝已经设置好的光敏点过来进行修改),光标变成小十字图标之后,在要显示标题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显示合适大小,松开鼠标弹出“光敏点设置”对话框,可以参照下图进行设置:
要设置光敏点字体格式及光敏点显示外观,可以点击“更多属性”进行设置。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然后再点击鼠标右键,退出光敏点绘制模式。
按照相同方法,可以制作分别链接到遥测一览表、遥信一览表及遥控一览表的光敏点按钮。
画面标题及相关链接按钮添加完成之后,点击工具栏“”按钮,将画面保存,如下图所示:
保存结束之后,要注意查看窗口下方的信息提示栏,如有设备因为没有连接好而出现空挂等现象,需要重新处理后再次保存,如下图信息提示栏出现#1主变空挂提示。
处理#1主变的连接关系重新保存,信息栏提示如下:
由于画面还没有进行过填库,而OID相当于设备在数据库中的地址,所以在画面还没有进行填库之前,提示设备没有oid是正常的,可以不用处理。
接着需要给画面生成模拟量前景,先选中某一设备,如110kV河万线,在设备上点击右键选择“按类型创建前景”(也可以选择“创建前景”,但这样只是对当前选中的单个设备生成前景,所有设备需要一个一个生成,不建议采取单个生成前景方式),如下图所示:
在弹出的类型创建前景对话框中,将需要在画面进行显示的模拟量前面选中,如下图所示:
前景生成之后,要注意检查前景所生成的位置是否合理,否则需要手动调整前景位置,保证不挡住画面其他内容,如下图所示:
注意:需要生成模拟量前景的设备一般包含有:线路、负荷、母线、变压器、旁路开关、母联开关、分段开关、容抗器及所用变等(尽量不要用普通开关来生成前景)。
画面绘制完成后,可以进行厂站图发布(参见1.3 厂站图发布)。
1.2.2 修改其他厂站图
启动图形编辑器,先在scada应用厂站单线图原有的厂站图中,找到一张与需要新增厂站图结构和布局类似的画面,并使绘图区显示到该画面,然后将鼠标放置在“scada应用”下的“厂站单线图”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另存当前画面”,如图所示:
在弹出的画面名称定义对话框中,将其修改为新厂站的画面名。
建议取厂站名,如110kV 河田变,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之后将会在画面列表中出现新增的厂站图,如下图所示:
在左侧画面列表中选中该新增画面,并在其画面名称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画面属性”,如下所示:
在弹出的画面属性对话框中,需要将厂站名修改为新的厂站名(很重要),如下图所示:
需要修改
确定之后保存一下画面,然后开始修改画面内容,先修改画面中原有厂站名文字描述为新厂站名,如下图所示:
需要修改
然后修改各设备名称为新设备名称。
修改设备名可以采取单个设备修改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按照间隔替换字符串的方式,建议新间隔与老间隔结构类似时,采取按照间隔替换字符串的方式比校方便。
如如需要将原图中111间隔,修改为112间隔,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操作。
单个设备修改方式:双击111开关,弹出以下图元属性对话框,需要修改其中的设备名称,如图所示:
需要修改为112
不用管,修改设备名
称并保存画面后会
自动变
画面中111间隔其他设备以及相应文字描述也按照同样方法进行修改。
按间隔替换字符串方式:选中111间隔所有设备及其文字描述,然后点击右键选择“替换字符串”,如下图所示:
在弹出的字符串对话框中,填入新的字符串,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之后,整个111间隔所有设备及相应文字描述全部会被修改成112,如下图所示:
注意:线路、变压器等设备因为没有统一性,需要采取单个修改方式进行修改。
整个主接线图修改完成之后,需要将画面所有前景全部删除,然后安装以上新建空白厂站画面生成前景的方法,重新生成各相关设备前景。
完成前景重新生成之后,可以进行厂站图保存发布(参见1.3 厂站图发布)。
1.3 厂站图删除
如果要删除一张厂站图,则在画面列表中选中该画面,并将鼠标光标放置在该画面名称上点击右键,选择“删除画面”,如下图所示:
弹出如下删除确认对话框:
点击“是”即可完成画面删除操作。
1.4 厂站图发布
整个画面绘制或修改完成之后,点击工具栏中“”按钮,对画面进行保存,然后在画面列表中选中该画面名称,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发布画面”,如下图所示:
画面发布成功之后,画面名称下面将只显示最新版本,如下图所示:1.5 厂站图填库
点击工具栏“”填库按钮,对画面进行填库操作,填库结束弹出以下提示对话框,确定后检查信息栏有无错误信息。
如果信息栏没有提示错误信息,则接着需要进行发布数据库操作。
在命令窗口运行dbiol scada input启动数据库界面,也可以从控制台“工具”—>“scada数据模型维护”启动数据库界面,启动数据库界面如下:
先单击工具栏“”按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则进入数据库编辑态,依次展开“测点模型”—>“厂站”,检查是否增加了相应厂站,并将其地区控制中心关联到“主控制中心\子控制中心”,如下图所示:
点击工具栏“”按钮,对数据库正确性进行验证,提示验证成功后再单击“”按钮,对数据库进行发布,发布成功后出现以下提示:
1.6 画面在线查看校验
启动形编辑器,打开所绘制的厂站画面,点击工具栏“”预览按钮,对画面进行在线浏览,如果所有设备及连接线均显示灰白色(不带电颜色),开关、刀闸、地刀显示叉号(当前位置状态无效),则表示图形绘制成功,如下图所示:
如果显示异常,则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栏“”编辑画面按钮,返回图形编辑器,对画面进行修改,然后保存发布,必要时进行填库并发布数据库,直到画面通过在线浏览查看正常。
二、SCADA模型库生成
2.1 SCADA模型库界面启动
启动scada模型库维护界面有两种方式:1、在命令窗口运行dbiol scada input;2、在控制台选择“维护”—>“scada数据模型维护”。
scada模型库维护界面启动之后如下图所示:
scada模型库维护界面可以对基本参数、采集模型、测点模型、计划模型、历史模型进行维护,其中主要需要维护的只有采集模型和测点模型。
2.2 测点模型生成
测点模型主要包含整个厂站所有一次设备模型,以及这些一次设备的相关量测。
PCS9001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图摸库一体化技术,这里的图摸库一体化主要是指测点模型与厂站图是一体的,测点模型的生成,来自于厂站图画面的填库。
当画完一张厂站图之后,通过画面填库,在测点模型的厂站下就会自动生成相应的厂站。
在第1.5厂站图填库过程中对110kV河田变进行填库之后,测点模型厂站下就会自动生成“110kV河田变”,如下图所示:
2.3 采集模型生成
采集模型主要包含子站远动RTU上传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脉等四遥信息。
采集模型的生成,需要根据子站提供的四遥点表,按照特定的格式来制作出一个RTU配置文本,然后再导入到采集模型中生成。
2.3.1 RTU配置文本制作
RTU配置文本采用csv格式导入,可以先在excel中编辑好,然后再转成csv格式。
文本内容具体格式如下图所示:
以110kV河田变为例,配置文本制作格式说明如下表所示:行说明
RTU 配置文本固定以[RTU]开头。
RTU 信息1 —表示在采集模型RTU表中将要分配给河田变的RTU地址。
110kV河田变—(第一个)该厂站在采集模型下的RTU名称。
110kV河田变—(第二个)该厂站测点模型中的厂站名称。
遥测
遥测点表以[遥测]单独占据一行开始,后面每一行定义一个遥测,格式定义如
下:
第一列:遥测点号。
注意从0开始依次往下排。
第二列:遥测名称。
该列可以不填,如果不填,则在点表导入的时,程序会根据[遥测]和点号自动拼名称,如遥测000。
第三列:测点厂站名称。
填该厂站在测点模型下的厂站名称,如110kV河田变,该列也可以不填。
第四列:遥测告警名称。
对于开关母线及线路等设备遥测,命名规则为:“设备元件名+测点名”,如星马线路有功功率定义成“星马线P”;对于变压器设
备,命名规则为:“变压器名+电压等级+测点名称”,如#1主变高压侧有
功功率需要定义成“#1主变110P”。
第五列:K值。
遥测系数。
第六列:B值。
遥测截距。
第七列:零漂。
零漂门槛,收到子站原码值小于该门槛值时当0处理,该列一般不需要填,系统将默认按5处理。
第八列:间隔名。
对于一次设备遥测,该列不需要填;对于直流屏或UPS等遥测,需要填该厂站在测点模型下的厂站名称,如110kV河田变。
第九列:量测类型。
对于一次设备遥测,该列不需要填;对于直流屏或UPS等遥测,需要根据是电压还是电流,填上电压或电流。
遥信
遥信点表以[遥信]单独占据一行开始,后面每一行定义一个遥信,格式定义如下:
第一列:遥信点号。
注意从0开始依次往下排。
第二列:遥测名称。
该列可以不填,如果不填,则在点表导入的时,程序会根据[遥信]和点号自动拼名称,如遥信000。
第三列:测点厂站名称。
填该厂站在测点模型下的厂站名称,如110kV河田变,该列也可以不填。
第四列:遥信告警名称。
对于开关、刀闸等位置类遥信,命名规则为:“设备元件名+设备类型”,如111开关,设备类型只有开关、刀闸、地刀三种;对
于普通光字牌告警遥信,命名字符串不要太长即可。
第五列:间隔名。
统一不填。
第六列:量测类型。
对于开关、刀闸等位置类遥信,可以不填;对于普通光字牌告警遥信,需要定义成保护、一般信号等。
第七列:采集类型。
0普通遥信;1双位分;2双位合;3档位遥信。
不填默认按
照0处理。
第八列:是否取反。
0表示不取反;1表示取反。
不填默认按照0处理。
遥控
遥控点表以[遥控]单独占据一行开始,后面每一行定义一个遥控,格式定义如下:
第一列:遥控点号。
从0开始还是从1开始,需要与子站确认。
第二列:遥控名称。
该列可以不填,如果不填,则在点表导入的时,程序会根据[遥控]和点号自动拼名称,如遥控001。
第三列:填该厂站在测点模型下的厂站名称,如110kV河田变,该列也可以不填。
第四列:遥控对象。
对于开关、刀闸及地刀等遥控,命名规则为:“设备元件名+设备类型”,如321开关,设备类型只有开关、刀闸、地刀三种;对于变
压器档位升降,命名规则为:“变压器名+高压侧电压等级+Tap”,如#1
主变110Tap;对于变压器档位急停,命名规则为“变压器名+急停”,如
#1主变急停;对于复归类遥控,命名字符串不要太长即可。
第五列:控制类型。
0普通遥控;2档位升降;3急停;6复归。
不填默认按照0处理。
第六列:是否防误校验。
0不经五防校验;1需要经五防校验。
不填默认按照0处理。
第七列:控制编号。
遥控时需要输入控制编号进行校验,通过后才可以继续进行遥控操作,不填表示遥控不需要进行控制编号校验。
第八列:是否有返校。
0无返校;1有返校。
如果填成0,则遥控时不发遥控选择命令,而直接发遥控执行命令,不填默认按照1处理。
第九列:控制值类型。
0普通遥控;1检同期遥控。
不填默认按照0处理。
第十列:控制输出类型。
0既关联分遥控,又关联合遥控;1只关联分遥控;2只关联合遥控。
不填默认按照0处理。
在excel按照以上格式完成配置文本制作之后,将其另存为逗号分隔的CSV格式,如下图所示:
保存完成后将生成一个.csv格式的配置文本,如“110kV河田变.csv”,配置文本制作完成。
2.3.2 RTU配置文本导入导出
将制作好的配置文本用ftp工具拷贝到\users\ems\sophic\deployment\etc\scada\rtutxt目录下(如果是windows节点,则目录相应为D:\sophic\deployment\etc\scada\rtutxt)。
然后启动
SCADA模型库维护界面(参见2.1 SCADA模型库界面启动),单击工具栏“”按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将界面切换到编辑态。
在窗口左边模型列表中依次展开“采集模型”—>“RTU表”,显示界面如下:
点击工具栏“”按钮,在右边列表中添加一行,按照配置文本中定义的RTU名称和RTU地址填写相关内容,并关联好对应测点模型下的厂站,如下图所示:
需要关联厂站
设置完成后,点击工具栏“”按钮进行保存,在“采集模型”—>“RTU表”下选中该RTU,点击右键依次选择“附加”—>“数据导入导出”,如下图所示:
在弹出导入导出工具对话框中,点击导入文件后面的路径选择按钮,选择将要导入的配置文本,如下图所示:
点击“RTU数据导入”按钮,出现以下提示后点击“OK”,然后关闭导入导出工具对话框,完成配置文本的导入。
如果需要对点表进行二次修改时,可以用以上导入导出工具将所运行的最新点表导出。
在导入导出工具对话框中,点击导出文件后面的路径选择按钮,选择将要保存的路径,并给导出点表命名,然后点击“RTU数据导出”即可。
2.3.3 采集模型完整性检查
在SCADA模型库维护界面模型列表中,依次展开“采集模型”—>“RTU表”—>“110kV 河田变”(新建RTU)—>“采集装置”—>“采集装置0”—>“遥测”,正常情况“模拟量”属性应该都有关联路径,如下图所示:
如果没有关联上,则需要检查配置文本遥测告警名称是否已经严格按照命名规则命名,或则检查测点库是否存在该测点。
同样方法检查新建RTU下的“遥信”,保证开关、刀闸、地刀等遥信的“状态量”属性是否存在关联路径,普通遥信“量测类型”属性是否关联有相应量测类型。
正常情况应该如下图所示:
普通遥信需要
检查此项
开关、刀闸等遥
信需要检查此项
同样方法检查新建RTU下的“遥控”,保证所有遥控的“合控制关联”和“分控制关联”是否存在关联对象。
正常情况应该如下图所示:
2.4 SCADA模型库验证发布
测点模型和采集模型制作完毕之后,点击工具栏“”按钮,对数据库正确性进行
统一校验(也可以直接点击“”按钮,程序会默认先进行验证,后发布),验证成功后弹出以下成功提示对话框:
点击OK,然后点击工具栏“”按钮,对数据库进行发布,发布成功后弹出以下提示对话框:
点击OK,完成数据库的制作与发布。
三、前置配置监视
3.1 前置离线配置
3.1.1前置界面启动
启动前置界面有两种方式:1、在前置服务器命令窗口运行fe_config命令;2、在前置服务器控制台点击“前置监视”按纽,如下图所示:
启动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3.1.2 系统配置
前置界面启动以后,界面默认处于运行监视模式,点击工具栏上的“”转配置按钮,切换到配置模式,然后点击工具栏上的“”系统参数按钮,该界面需要定义所有前置节点和MOXA的基IP地址,配置完成后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当前配置。
如下图所示:
3.1.3 通道配置
一个RTU对应一个通道组,一个通道组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通道,所以每接入一个新站,都必须配置相应通道组极其通道。
3.1.3.1 通道组配置
首先确保前置界面处于配置模式,然后在窗口左边树型通道列表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增加通道组”,通道组名称可以定义成相应变电站名,编号默认顺序往下排即可,将“工作站值班节点”前打勾,模型选“EMS MODE”,然后点右侧增加按钮,对于采集站需要填写“RTU地址”(对应scada采集模型下相应的RTU地址),对于转发站需要填写“转发RTU 地址”(对应fe转发模型下相应厂站的点号),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
如110kV九峰变作为采集站接入,在scada采集模型下对应的RTU地址为2,其通道组相关参数填写如下图所示:
3.1.3.2 通道配置
选中窗口左侧通道列表相应配好的通道组,点击鼠标右键,并选择“增加通道”,如下图所示:
通道名称:为了直观起见,最好能把通道性质及使用的规约包含进去,如“专线模拟101通道”;将“工作在值班节点”前打勾;编号、通道优先级、进程编号、可运行节点均采用默认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作相应修改;规约选择:先增加应用层规约,然后再增加链路层规约。
注意:
对于应用层规约:采集站选择相应以“_m”结尾的规约,转发站则选择相应以“_s”结尾的规约,参数配置需要与子站核对一致。
对于链路层规约:网络通道采用tcp_client,参数需要配置对方主备IP地址,端口号默认2404;专线通道采用ts_moxa,参数“终端服务器组号”填moxa编号(多个moxa时,编号一般从1按照顺序往下排),“主机类型”默认选择A,“端口号”选择使用moxa的第几个端口,“拨特率”和“奇偶校验”设置与子站一致(模拟通道还需要注意对应9787通道板跳线)。
如采集站110kV九峰变采用模拟通道101规约,使用第一组moxa第一个端口,通讯拨特率为600,使用偶校验,则通道参数配置如下图所示。
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点击“”验库按钮对配置正确性进行初步验证,验证成功后,点击“”发布按钮,对前置配置进行发布。
3.2 前置运行监视
3.2.1 前置报文监视
用fe_config启动前置界面,界面默认将处于运行监视模式,或者在配置模式下通过点击“”转运行监视按钮,将界面切换到运行监视模式。
在窗口左侧的通道树型列表中,选择相应通道组下对应的通道,然后点击右键选择“查看报文”,可以选择查看应用层或链路层的实时报文,或者是历史报文。
如果选择查看实时报文,监视界面如下图所示。
报文窗口工具栏“”为“设置动态参数”按钮,可以进行人工总召唤、手动下发对时命令等操作;“”为“查找报文”按纽,可以检索报文关键字;“”为“暂停”按纽,可以将报文暂停显示;“”为“清除显示报文”按纽,可以清除当前窗口所显示报文;“”为“报文分析”按纽,可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