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牵引手术床在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牵引手术床在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效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牵引手术床在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将60例在我院进行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序号进行随
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C臂床上进行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
骨科牵引手术床上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固定松动和移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

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发生内固定松动和移位情况都比对照组少,且手术
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6.67%比对照组40.00%
低(P<0.05)。

讨论:在骨科牵引手术床上进行髋关节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不仅能够缩短
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固定效果好,
不易出现松动移位现象。

【关键词】牵引手术床;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C臂床
髋部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骨折类型,多发于老年群体中,尤其是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骨
质疏松症等,发病率更高[1]。

髋部骨折患者一般会因为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休养导致褥疮、
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再加上治疗费用,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家庭经济。

其治疗一般
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是广大患者首选治疗方法,目前最常用术式为
髋关节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小,临床效果比较显著[2]。

但是此术需要借助于C臂机
透视进行,因此手术床选择和正确手术体位至关重要,常用手术床有常规C臂床和牵引床,
本研究将对60例在牵引手术床上行髋关节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者进行观察分析,来探讨牵引
手术床在髋关节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

根据病例序号进行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6.16±6.13)岁。

对照组
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7.44±6.49)岁。

纳入标准:①经过影
像学检查符合髋部骨折者;②能够配合调查和术后半年随访者;③意识清醒者。

排除标准:①具有手术禁忌者;②术前出现褥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者;③骨折属于病理性损伤者。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所有人均是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同
意参加本次研究活动,愿意配合医院治疗。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取牵引仰卧位,并进行麻醉处理。

对照组在麻醉后进行手术:①将牵引针置于患
肢和牵引架之间,保持其牵引姿势,另一侧肢平方即可;②将C臂机放置在手术床上靠近患肢一侧,将其推向需要摄片部位,一般需要正位和侧位两个角度进行摄片;③根据摄片具体
情况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取下牵引架。

观察组在牵引床(型号是HOTBODH-1OG)上进行
治疗,具体方法为:①手术前需拔除牵引针,将患者以正确体位摆放在牵引床上;②将患
肢牵引到位,去除其下肢腿板,并安装骨盆会阴柱;③将患者缓慢移向会阴柱,注意不要碰
伤其皮肤,根据患肢长度确定牵引臂长度,控制牵引力度;④将牵引装置固定好,患者足部
放在牵引床上的足靴内,鞋带绑紧,同时利用绷带将足靴缠紧;⑤患者膝关节固定在小腿架上,另一下肢腿板外展,进行常规外展固定,在C臂机透视下完成牵引复位,保持牵引状态,确定复位效果;⑥C臂机放在患者两腿中间,根据C臂机透视结果进行内固定术即可。

1.3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半年,统计内固定松动、移位现象发生率,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
后记录其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有会阴损伤、皮肤损伤、感染、深静脉血
栓四项。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和资料借助于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其中所有计量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方差齐性者再进行t检验,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方面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移位、松动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后出现松动和移位率分别为3.33%和0比对照组26.67%和16.67%少,且手术时间(55.32±6.14)min比对照组短(80.64±7.35)min,术中出血量(66.64±10.13)ml也较对照
组(96.52±14.48)ml少(P<0.05),如下表1
3讨论
下肢髋部骨折是骨外科临床上常见骨折类型,主要包括有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股骨颈骨折等,其中最多的就是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前由于人们对治疗要求的提高、生物材料和技术发展,
外固定已经不再适合骨折治疗,不符合人体生物应力特点,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大多数人会
选择内固定治疗,因此闭合复位、内固定进行顺利与否密切关系到患者今后生活质量和行走
活动[3]。

在进行内固定之前要进行闭合复位,而闭合复位和内固定均是在C臂机透视下完成的,患者体位以及牵引程度都对复位效果有很大影响[4]。

很多临床数据显示[5],在骨科牵引
手术床上进行内固定和闭合复位,有利于骨折部位复位效果提高,而且内固定比较稳定,不
易出现松动、髋内翻等现象,而且手术创伤小,能够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这些与本研究基
本一致。

骨折内固定闭合复位
本研究最终结果还显示,利用骨科牵引手术床进行髋关节复位内固定术,不仅能够提高固定
稳定性,降低松动和移位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术中以及术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手
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但是牵引过程中应选择合适体位,而且牵引力要根据患肢长度来定,
切不可用力过大,拉伤肌肉,增加痛苦。

参考文献:
[1]石涛,张立海,陈华,等.髋部骨折的性别及年龄分布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
34(01):58-59+62.
[2]谢继勇.老年髋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761-2763.
[3]Sebestyén A,Gajdácsi J,Boncz I,et al.Wintertime surgery increases the risk of osteonecrosis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J].Value health,2015,18(07):637-638.
[4]解志波,周景,谢振宇,等.PFNA内固定与半髋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
定型骨折的临床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04):423-426.
[5]Jun Endo,Satoshi Yamaguchi,Masahito Saito,et al.Efficacy of preoperative skin traction for hip fractures:a single-institution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kin traction versus no traction[J].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2013,18(02):250-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