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中熔盐成分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铝生产中熔盐成分的测定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管道化熔出工艺需要高温热介质供热,国内目前普遍使用高温熔盐。
现在生产中使用的熔盐采用三元系熔盐,是由硝酸钾(KNO3)、亚硝酸钠(NaNO2)及硝酸钠(NaNO3),混合组成配比为KNO353%、NaNO240%、NaNO3 7%。
由于长期高温熔融,这三种成分的比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生产效果,因此需要找到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检测方法定期对熔盐真实配比进行检测,及时调整熔盐成分,以期达到最优生产状态。
下面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本分析方法操作简便、设备普遍,易于掌握。
一、KNO3含量的测定
1、方法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四苯硼钠与钾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白色四苯硼钾沉淀。
2 、试剂及配制
无水乙醇(AR)、甲基红(0.1%乙醇溶液)、冰乙酸(AR,10%溶液)、氢氧化钠(AR,约0.05 mol/L 溶液)、酚酞(1%乙醇溶液)。
四苯硼钠乙醇溶液(34 g/L):称取3.4 g四苯硼钠溶于100 ml 无水乙醇中,用时现配,用前过滤。
乙醇一四苯硼钾饱和液:取试验后的四苯硼钾1 g,加50 ml无水乙醇、950 ml水,摇匀,用前过滤。
3 、实验步骤
将块状试样敲碎,迅速称取1—2 g,称准至0.0002 g,置于100 ml
烧杯中,用水溶解,移入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为溶液A。
移取25.00 ml溶液A置于100 ml烧杯中,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调至微红色,在电热板上加热至4O℃(继续保持溶液呈微红色),取下,在搅拌下滴加8ml 34 g/L 的四苯硼钠乙醇溶液,继续搅拌1min,沉淀。
放置10 min,用在(120±2)℃下质量恒定的G4玻璃坩埚抽滤,用乙醇一四苯硼钾饱和液转移沉淀,并用此溶液洗涤沉淀3~4次,每次抽干,用2 ml无水乙醇眼坩埚壁洗涤一次,抽干。
于(120±2)℃下烘至质量恒定。
KNO3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KNO3% = W1×0.2822÷(W×25÷500)×100
= W1÷W×456.4
注:W1——四苯硼钾沉淀质量,g;W——试样质量,g;0.2822——四苯硼钾换算为硝酸钾的系数。
二、NaNO2含量的测定
1、方法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钠含量。
2 、试剂及配制
硫酸:(1+29)、(1+5)溶液,按比例配出硫酸浓度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高锰酸钾:0.1 mol/L 标准溶液,称取3.3 g高锰酸钾,溶于1050 ml水中,缓缓煮沸15min,冷却后置于暗处保存两周。
以4号玻璃滤坩埚过滤于干燥的棕色瓶中,用时以基准草酸钠标定浓度。
草酸钠:约0.1 mol/L溶液,称取6.7 g草酸钠,溶液于300 ml(1+29)
硫酸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0 ml,摇匀。
移取25.O0 ml A溶液于三角瓶中,用滴定管加入20.00 m1 0.1 mol/L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加入50 ml水,加入10 ml(1+5)硫
酸溶液,在电热板上加热至40℃,取下,准确加入20.00 ml 0.1mol/L 草酸钠溶液,加热至70~80℃取下,趁热继续用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并保持30 s不消失为止。
同时取20.00 ml
01mol/L草酸钠溶液做空白试验。
NaNO2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NaNO2% = (V-V0)×C×0.03450÷(W×25÷500)×100
=(V-V0)×C÷W×690
注:V——高锰酸钾总滴定值,ml;V0——空白消耗高锰酸钾滴值,ml;C——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W——试样质量,g;
0.03450——与1.00 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亚硝酸钠的质量。
三、NaNO3含量的测定
由于熔盐中只有三种成分,NaNO3的百分含量可按下式计算:NaNO3% =100%一KNO3%一NaNO2%
工艺技术质量部
20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