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
摘要
严重的数学焦虑会使小学生很难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厌恶数学最终成绩下降,产生恶性循环。

因此本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学焦虑程度与数学成绩
的关系,在得出两者的关系后,相应的提出策略以解决学生的焦虑问题,进一步
帮助小学生应对焦虑,使其有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可以获得一个较好的体验,对未
来的学习充满希望,同时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
学习和考试问题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焦虑心理。

关键字:小学生,数学焦虑,数学成绩
三、研究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面向小学生收集数据,然后通过数据测量出小学生的
数学焦虑程度,最后探讨验证数学焦虑程度与数学成绩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是
否存在性别差异;同时测量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变量,探究它们对
儿童数学焦虑程度和数学成绩的影响。

四、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
通过发放问卷并统计数据、计算相关系数。

发现小学生群体中数学焦虑与数
学成绩的相关性。

同时,在研究中,若调查显示小学生的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均
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一结果会向“女孩的数学能力不如男孩”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研究参考个体-环境因素模型,从研究较少的环境因素入手,可以证实小学生
的三种社会关系对其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的影响,表明小学生的数学焦虑和数学
成绩与其社会情况的关系。

结果会指示我们,要想缓解儿童的数学焦虑从而提升
其数学成绩,研究者和教育者们不仅需要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技巧和
认知能力,还可以从周围环境入手,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包括来自教师、家长
以及同伴的关怀和体谅,从而改善焦虑情绪,提升数学成绩。

五、文献综述
(一)数学焦虑的界定
在与小学数学教育有关的文献中,数学焦虑长时间成为焦点,教育工作者和
相关的研究人员己经证实了小学生的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会产生影响。

在国外最
早提出数字焦虑的概念,他们认为数字焦虑是个体对算术与数学所产生的情绪不
安的症状;也指出很多学生对其他科目不感到紧张,却只对数学产生焦虑感。


国内,研究人员从1990年开始陆续开展了对数学焦虑的深入分析。

陈英和与耿
柳娜(2002)认为:数学焦虑是指个人在接触数字、了解数学并进行与数学相关
的测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这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体验。

综合上述,数学焦虑是一种的情境焦虑,由数学焦虑的反应模式可知,当个
体在数学学习产生威胁感时,其焦虑的情绪随之产生,而在个体对焦虑感受进行
再评估后,有其相对应的行为产生;若对应的方式不适当,便会产生数学焦虑。

引起数学焦虑的原因非单一层面,有些层面也会互相影响。

个体的感受、再次自
我认知与评估分析其对应方式,都会决定数学焦虑的轻重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程度。

(二)数学焦虑的形成因素
1.外部因素
从数学焦虑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模式和行为方式。

部分教师
由于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方
法不合理,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教学内容有着全面、准确的了解与
掌握,最终引发数学焦虑的出现。

(周双珠、韩瑽瑽、陈英和,2014)部分人认为数学更加适用于男性,且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学好数学的天赋。


外由于家长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就并未掌握全面的数学知识,这种条件下会对孩
子的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在学习数学前就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最终
导致数学焦虑的产生。

2.个体因素
在研究中表明,具备自卑和内向性格的学生对学习的敏感性更加显著,从而
出现数学焦虑的可能性也较高。

沈阳(2016)指出在对数学问题的处理过程中,
积极探索的欲望、冒险精神以及对待失败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焦虑的
出现。

针对部分缺乏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且难以摆脱失败阴影的学生出现数学焦
虑的可能性更高。

由于学习焦虑的特殊性,导致其与个体的自我认知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赵琪、宋乙宁与赵卫国(2017)指出数学焦虑与数学自我概念两者之间保持着明显
的负相关的关系,并且表示造成数学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自我评价水平相对
较低。

焦虑与数学体验同样保持负相关的关系。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
在于较差的学习体验、他人的负面评价均会造成自我效能感的下降,最终导致出
现数学焦虑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

(三)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关系的相关研究
数学焦虑与成人的算术认知策略选择有着密切联系。

在一项针对高年级儿童
的研究中发现并指出低焦虑儿童需要使用先进策略。

罗琼、韦煜和胡云学(2015)得出结论:高焦虑学生使用低级算术认知策略,计算速度慢,计算结果错误。


过对比与分析发现,低焦虑儿童更加偏向于选择先进的算术认知策略。

从其特点
来看,主要表现为速度快、准确率高。

从现有相关理论来看,大部分学者均认同
数学焦虑对小学生数学认知策略的影响。

基于此,在本文研究中主要以数学焦虑
程度与算术认知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为重点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

(四)研究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关系的调整变量
通过研究发现,数学焦虑与数学分数间的关系通常会受到诸多变量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性别和年龄。

在对学生成就进行预测的过程中,性别在其中占据着重
要地位,现有相关研究中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针对性别因素,数学焦虑的差异性
特征较为明显。

实际上,男性焦虑水平普遍低于女性,特别是针对高中生和大学
生群体,这一特征十分突出。

不同性别间的自我效能感大致相同,但焦虑有着明
显的区别和差异。

(韩晓琳、张康莉、张晓明,2016)。

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尚
未出现以小学生性别差异为侧重点的相关研究,在未来研究中仍需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周双珠,韩瑽瑽,陈英和 ( 2014) .数学焦虑影响数学学
业成就的作用机制.数学教育学报,23 ,14-18.
陈英和,耿柳娜 ( 2002) .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心
理科学,25 ,653-655.
张婕、黄碧娟、司继伟、官冬晓(2018)。

乡镇小学生的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34(04),
453-460。

赵琪、宋乙宁、赵卫国(2017)。

数学教师支持与小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6,25-28。

沈阳(2016)。

影响小学生数学奥数成绩的因素分析。

数学之友,5,6-10。

韩晓琳、张康莉、张晓明(2016)。

农村初中生数学焦虑及与数学成绩之间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4(04),596-599。

罗琼、韦煜、胡云学(2015)。

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93-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