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抗战史:日军侵华前的准备精密程度细思恐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抗战史:日军侵华前的准备精密程度细思恐极
编者语:今年,是日本投降七十三周年,
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
设立的第四个年头。
本来准备纪念日当天开写
这一系列的,结果开学事比较多,一直拖到今
天。
自个儿事忙完了,得说道说道日本人办的
事了——
战争前的合肥
笔者之前的一篇说到了合肥城市发展史,历史上的合肥城因为地理位置和交通,曾经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虽然其后的发展经历了三起三落。
但是,她的地理优势依然未改变,清代时期做过几次安徽省会,其中一次就因为太平军攻陷安庆,合肥成为清廷的安徽省会。
延伸阅读:安徽合肥:老城志|三千年庐阳三迁二扩——“霸都”城市发展史三千年合肥城市发展史:“霸都”城址三迁二扩这些你都知道吗?
合肥县全图(来源:1896《江南安徽全图》)
进入民国时期,合肥城以其人口和面积,是当时安徽省重要城镇。
据1916年《内务府土地人口统计》,1916年合肥县现住户数194157,共计人口数1200227人(其中男性626625人、女性573602人。
1936年统计,合肥县192797户,共1274370人)。
据安徽省陆地测量局1920年代的测量,合肥县6034平方公里(1936年较为准确的,6034.60平方公里)。
合肥是当时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1944年《安徽概览》统计,合肥县人口1274384人
民国时期的合肥前大街(今安庆路,来源:资料图片)
日军战争前的准备
同一时期,日军开始悄悄行动。
1917年,著名间谍机构东亚同文会开始编纂《中国省别全志》,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由外国人编撰的中国志书。
其中第十二卷是安徽省部分,关于合肥的相关章节主要有:第三编都会| 第十五章庐州府城(合肥
县)
第四编交通及运输机关| 第五章各地间
陆运及水运 | 第三节江苏通路(合肥徐州间、
合肥定远县界间、合肥县界定远间)/第四节
河南通路(合肥六安固始间、合肥六安间、合
肥正阳关固始间、合肥正阳关间)/第五节以
合肥为中心道路(滁州合肥间、安庆合肥间、
舒城合肥间、合肥正阳间颍上间、合肥寿县间)
第六编主要物产及商业惯习| 第一章安
徽省的米 | 第四节安徽中部的米产状态(第四
各地取引状况 | 二庐州府)
第六编主要物产及商业惯习| 第四章桐
油及其他油类 | 第二庐州油类
第六编主要物产及商业惯习| 第五章安
徽省江北农产 | 第六庐州(合肥)物产
第七编工业及矿产 | 第一章工业 | 第二节
安徽北部工业 | 第一庐州棉织物/第六合肥工
业
第八编输移入品 | 第六章庐州输移入品
第九编商业机关 | 第五章庐州商业机关
第十编金融货币及度量衡| 第十七章庐
州金融货币及度量衡
20多篇近万字材料阐述了当时合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了人口、经济、交通、农业、工业、金融、商业和进出口贸易等。
《中国省别全志》书影
笔者特别留意了第一条庐州府城,这篇阐述了合肥县的地理位置、城墙河流、人口户数、街道建筑、工商业、交通、教育和宗教、驻军和警察、生活程度和物价、供水等,其详细程度甚至列举了城内茶馆、饭馆、商行数量,并在其间还说了主要物品的价格。
在我们看来,这些无非是鸡皮蒜毛的小事,而在日本研究人员眼中,这些是掌握中国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他们在发起侵华战争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商行和物品价格(来源:《中国省别全志》)
1917年的《中国省别全志》中插入一张《庐州府城图》,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城墙有些畸形,街道建筑标注也有些偏差,不过对于100年前无法使用航测和卫星影像的日本研究人员而言,这张图已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