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内能》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二、学习重点
1、内能、热量的概念。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三、学习难点
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四、知识回顾
1、动能和势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五、新课导入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会通过搓手来取暖;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会吃冰淇淋来降温。

搓手和吃冰淇淋都能改变我们身体的冷热程度,那么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体的内能。

六、知识讲解
1、内能的概念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总和,而不是单个分子的能量。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例如:一块 0℃的冰和一杯 80℃的水,虽然冰的温度低,但由于水的质量大,且分子运动更剧烈,所以水的内能比冰大。

2、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越大,内能也就越大。

但内能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温度,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物质种类等因素有关。

例如:质量相同的 100℃的水蒸气和 100℃的水,水蒸气的内能更大,因为水蒸气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势能较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①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条件:存在温度差。

③实质:内能的转移。

④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热汤变凉、热水袋取暖等。

(2)做功
①定义: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实质: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③生活中的做功改变内能的现象:摩擦生热、压缩气体做功等。

例如:在冬天,我们通过搓手来取暖,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而用热水袋取暖,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4、热量的概念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2)单位:焦耳(J)
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七、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0℃的冰块内能为零
D 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2、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双手互搓发热
C 晒太阳取暖
D 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4、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 20J,那么可能是()
A 它吸收了 20J 的热量
B 它对其他物体做了 20J 的功
C 它吸收了 10J 的热量,同时对其他物体做了 10J 的功
D 它吸收了 10J 的热量,同时其他物体对它做了 10J 的功
八、课堂小结
1、内能的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内能还与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4、热量的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九、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通过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通过这篇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以及明确温度、内能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