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选修3同步备课教案:专题2 2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教材整理1 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
1.欧洲安全问题
(1)法国积极寻求安全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积极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②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抬头。

(2)德国在鲁尔危机后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

(3)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2.《洛迦诺公约》
(1)签订: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7国代表在洛迦诺会议上签订。

(2)内容
①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②《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

③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④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

(3)影响
①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

②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③《洛迦诺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

教材整理2 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
1.裁军问题
(1)背景: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为掩盖军备竞赛,纷纷打出裁军旗号。

(2)形式:裁军主要分国联裁军和多边裁军两种形式。

(3)多边裁军
①法国:保持自己的陆军优势,加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②英国:力图限制法国的陆军力量,采取扶德抑法的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

③美国:对英法控制的国联采取抵制态度,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

④德国:坚决要求战胜国裁军,打着权力平等的幌子,要求重振军备。

⑤意大利:为了抵消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采取与德、英接近的做法。

⑥日本:觊觎远东的霸权,为把英、美排挤出去,迫切需要加强自己的海军实力。

(4)国联裁军
①1920年,国联就组织过一个非政府间的裁军临时委员会。

②1925年12月,行政院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2.军备竞赛
(1)扩建海军舰艇
①背景: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只规定了对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吨位限制。

②表现:各资本主义大国竞相发展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辅助舰只,或致力于改进技术,竞争激烈。

(2)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
①召开:1927年6月20日,美国倡议,于日内瓦召开。

②代表:英、美、日三国,法、意两国拒绝参加。

③内容:美、日主张将华盛顿会议对于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限制比例推广到一切其他舰种。

④结果:会议最后不欢而散,一项协议也未达成。

3.评价
(1)帝国主义只是利用人民要求和平的善良愿望,打出裁军的旗号,制造和缓的假象。

(2)实际上却是在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扩军备战的活动。

[课中思考] (1)英国采取扶德抑法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继续推行其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争夺,达到维持霸主地位并主宰欧洲的目的。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终无法达成裁军协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侵略和扩张,列强为了各自的市场和势力范围,根本不可能裁军。

之所以提出裁军,主要目的是为了欺骗本国渴望和平的人民,捞取政治资本;利用裁军达到解除竞争对手的军备,发展本国军队力量的目的。

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无法达成裁军协议。

教材整理3 《非战公约》
1.背景
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之后,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一次和平运动,以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2.签订过程
(1)1927年4月,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致函美国人民,建议两国决不把战争作为政治手段。

(2)1927年底,美国照会法国,建议将美法双边条约改为多边条约。

(3)1928年8月27日,15国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即《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3.主要内容
(1)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

4.评价
(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2)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做了准备。

(3)《非战公约》对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探究点《非战公约》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非战公约》的原则。

【提示】谴责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2)根据史料二,你认为《非战公约》有何缺陷?
【提示】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没有制定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对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发挥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3)根据史料三,列强的保留条款对《非战公约》的实施有什么影响?
【提示】公约不能束缚帝国主义国家在借口保卫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侵略战争,《非战公约》的签署只不过是列强制造的和平宣传骗局。

【史论拓展】对《非战公约》的评价
(1)进步性
①《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

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②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③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及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④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

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的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2)局限性
①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②它曾提出“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为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③公约的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

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④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

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
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互不侵犯的原则。

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规范解答】第(1)问,需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概括出维护和平的原则;从材料二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内容说明维护和平的虚伪性。

第(2)问,从材料三中“欧美盛行‘和平主义’”“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等关键信息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及评价。

【答案】(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评价:国际联盟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发展的需要。

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1.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
①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基本规定②缓解了欧洲的安全问题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④有利于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③
【解析】《洛迦诺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调整,因此应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A
2.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打出形形色色的裁军旗号,主要是为了( )
A.掩盖军备竞赛B.缓和列强之间的矛盾
C.维护世界和平D.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
【解析】帝国主义列强的军备竞赛遭到爱好世界和平人民的反对。

为此,打出了裁军的旗号,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掩盖军备竞赛。

【答案】 A
3.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

近代以来,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
A.《拉巴洛条约》B.《凡尔赛和约》
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
【解析】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国签订了《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这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答案】 D
4.《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为(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力
B.列强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解析】《非战公约》签订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

这就是随时准备找借口不履行这一条约。

【答案】 B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
材料二“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白里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说的“它”指的是什么?
(2)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为什么都认为“它”将会给欧洲带来和平与安全?
(3)德法两国外长对“它”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洛迦诺公约》,只要联系德法两国外长的言行,不难做出判断。

第(2)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洛迦诺公约》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3)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洛迦诺公约》的消极方面。

【答案】(1)《洛迦诺公约》。

(2)《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改善了法德两国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

(3)不正确。

理由:《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只是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法国与德国的紧张关系也只是暂时缓解。

而且也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