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何学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副主席
·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四川分会主席
·中国绵阳青年书画家协会主席
艺术简介
98年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本科学历;现任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副主席、四川分会主席、道象·年展组委会执行主任、绵阳市青年书画家协会主席、绵阳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常委等职。
自93年起先后为沈阳军区、大连陆军学院、辽沈战役纪念馆等部队参与设计、制作雕塑及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举办的书画艺术大展并获奖;先后多次在锦州、大连、沈阳、绵阳、北京、巴黎、首尔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作品录入各类艺术专辑三十余部;出版刊物有:《何学安书画集》、《石心木人墨迹》、《道象·年展走进新北川2012感恩艺术展》等十余部;2012年5月——10月组织道象年展走进新
北川感恩艺术大展;2012年8月书法作品入展《四川省第二届书法创作“谢无量奖”暨“第五届省展”》;2012年10月,应邀参加《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4月参加《首尔亚细亚美术招待展》并获美术赏大奖;2013年7月,参加《ICAF亚细亚美术赏大奖受赏纪念个人邀请展》。
出版著作
《道像·年展走进新北川-2012感恩艺术大展》
《石心木人墨迹-何学安书画》
《何学安书画艺术2012法国卢浮宫作品展集(1)》
《学安书画艺术》
《何学安书画艺术2012法国卢浮宫作品展集(2)》
《何学安韩国个人艺术展集》
名家访谈
高尚的天空
——访谈中国书画艺术名家何学安
在物欲横流的灰色中,如何用色彩表达高尚,答案,恐怕见仁见智。
崇高神圣的艺术殿堂,经过历史沧桑,穿过时空隧道,是否也被金钱腐蚀的锈迹斑驳,拨开尘埃,恐怕精髓始见。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如果这点精神还能折射出熠熠闪光的高尚,则更加令人仰止。
何学安曾是一名军人。
艰苦的军旅生活,钢铁一般的意志,给了何学安一种严谨的创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标准。
在潜心创作的艰苦过程中,何学安对待自己的作品,要求严格几近疯狂。
多少在别人眼里已经很完美的画作,被何学安扯碎丢进纸篓。
笔者曾与何学安把酒畅谈,天高海阔,水秀山青,三教九流,古往今来,所涉话题无所不有。
谈及画作,笔者问:“为何对自己的作品如此苛刻?”何学安朗朗答曰:“艺术崇高,不容玷污;清誉高尚,不容粗劣。
”再问:“难道不知,高尚或许带你走进坟墓?”何学安爽声大
笑。
笑毕,双目紧紧盯着我的眼睛,许久慢慢说道:“我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仍是,而且永远是!试问,军人有怕死的吗?”我们默默相视,画家的眼角有荧光闪烁……
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殷红的鲜血。
这位军人画家此时大碗喝酒的豪气,不禁让我想起:醉卧沙场君莫笑!有一种声音,从无生命的纸上透出,直达你的心灵,有一只手,从无穷尽的宇宙伸来,轻轻拨动你内心深处最隐蔽的琴弦。
突然间,一缕阳光穿破茫茫雾霭照亮你的心田,驱赶你生命深处的寒冷,一股浩然正气让你力扛九鼎,倒海翻江。
细观中国画画家何学安的洋洋大作,只要你能潜心品味,便会被这种高尚之气、高尚之情所冲击,一股豪迈便会在你胸中久久回荡!
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的“笔法”。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
用笔讲究的是“笔意”、“笔理”、“笔法”、“笔趣”。
意,是主观感情、主观认识;理,是客观规律、客观事物;意和理结合,才产生笔法和笔趣。
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
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
”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拆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
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
此说为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人看了,只感受到形象,忘记了用笔的痕迹。
用笔要求:平、留、圆、重、变。
平如锥画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重如山石坠(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变如流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观何学安的画,极尽笔法所能,大开大合,淋漓尽致,随性挥洒,豪放自如。
点划不拘泥,层次有浓淡。
笔墨不可分矣。
用笔和用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讲:“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何学安用墨不在用笔之下,干湿有度、皴润循法,墨色浓而不死,水晕淡而不薄。
既注意物象的外形特征,又注重物象的内在精神。
表现了画家追求高尚理想的精神境界,又表现了画家深厚扎实的基本功和学养。
何学安的精神内核不在于单纯的追求艺术,更重于自己所肩负的崇高责任和时代使命;不在于墨色之间,更在于寄情笔端!
由于何学安生于四川,长于四川,血是四川,筋是四川,骨是四川,肉是四川。
这种家乡情怀给了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也是奠定何学安中国国画艺术创作的基石,其艺术审美观、创作角度、人生的价值尺度,更甚至个人气质,不无与之血脉相连!这种博大的根基,使得画家笔墨喷张,激情勃发,每一幅作品都铿锵作响、掷地有声!构成一个高尚的情感世界!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何学安的笔下,从没有过隐逸避世的虚无缥缈,只有画家那双犀利的眼睛在关注现实,洞穿人生。
在画家独有的艺术天空中,永远写着高尚;在大千世界的苍穹里,画家永远会高尚地写着画着,直至完成生命的里程……
葭轻2013年7月18日凌晨2点写于泰国曼谷[。